無人機能干什么?
戰術無人機可以執行前線偵查和對重點目標實施定點清除。多架小型無人機還可以在智能化網絡信息系統支持下組成蜂群,令它們相互分享信息,協同執行進攻性或防御性任務,以數量優勢壓制敵人,提供空中監視支持,為戰術車輛、飛機及其它無人航行器提供護航。大型高空戰略無人機具有大航程長航時的特點,配備了雷達、光電等多種探測設備,具有很強的戰略偵察和監視能力。美國全球鷹戰略無人機,單波次任務就可覆蓋70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執行持久情報搜索、監視與偵察的任務半徑達3700千米。
可以用來抓拍交通違法行為。
7月31日上午7點,濟南市經十路洪山路口,“空中交警”多旋翼無人機正式上崗執法,主要針對開車玩手機、打電話違法行為進行抓拍。據悉,此系濟南市首次采用警用無人機抓拍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隊共投入4架無人機配合執法。首次亮相半小時內,就現場抓拍到5起違法行為(《北京青年報》8月1日)。
濟南啟用“空中交警”抓拍開車玩手機,迅速引發網絡熱議。許多網友稱贊其是交通執法領域的創新,但也有網友不以為然,認為“無人機抓拍開車玩手機”相當于“高射炮打蚊子”,小題大做。后者的觀點,折射一些人并未認識到開車玩手機的危害性。
智能手機已全面進入人們的生活,不少人玩手機上癮,有的即使開車時也玩游戲,刷朋友圈,或打電話。殊不知,開車玩手機不僅直接影響駕駛員對方向盤的操控,還會造成駕駛員精力分散,妨礙對路面情況和周邊環境的觀察。當車速達到60KM/h時,低頭看手機3秒,等于盲開50米,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極易造成交通事故。據統計,開車打手機時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駕駛的2.8倍,開車看手機時發生事故概率更是普通駕駛的23倍。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違反規定者,可處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并扣駕駛人2分。不過,由于開車玩手機發生在車廂內部空間,又是瞬間可以切換的,交警執法存在一定難度。一些駕駛員到了有視頻監控或交警執法的路口,就會把手機放下來,通過之后重新拿起。因此,對于開車玩手機的處罰難以落到實處,以至于許多駕駛員的陋習已經養成。比如,今年3月以來,浙江寧波針對開車玩手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不到2個月時間就查處了3萬多起違法行為。
無人機的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固定監控取證難的問題。它可以不定時不定點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空中抓拍,實時錄制動態視頻,作為執法證據。在無人機拍到違法行為后,后臺管理部門可以第一時間通知現場執勤民警,對當事人當場執法,這種“趁熱打鐵”的執法效果比事后追責要好得多。與看得見的固定監控和人工執法相比,看不見的無人機抓拍可謂防不勝防。這種不確定性,大大增提高了執法的威懾力。
當然,利用“黑科技”只是一方面,執法還應做到人防、技防相結合。從本周起,深圳將“開車打手機”納入交通違法有獎舉報范圍,舉報查實每宗獎勵100元。這種做法也值得借鑒。上有無人機盤旋,下有群眾監督,如此群防群治的高壓態勢,勢必會讓廣大駕駛員充分認識開車玩手機的危害,并因此爭做守法、安全、文明的好司機。
(來源 信時記者 張淳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