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制定和修改什么國家公園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排污許可?
加快制定和修改土壤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環境保護、國家公園、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排污許可、資源綜合利用、空間規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一、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存在許多不足,成為重要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
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要教育廣大干部增強四個意識,樹立正確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務落到實處,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三、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處理重大問題,指導、推動、督促各地區各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
1.落實黨政主體責任。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健全環境保護督察機制。
2.強化考核問責;嚴格責任追究。
四、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1.總體目標。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2.基本原則。堅持保護優化;強化問題導向;突出改革創新;注重依法監管;推進全民共治。
五、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堅持節約優先,加強源頭管控,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清潔化改造,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全面節約能源資源,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1.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和產業布局開展規劃環評,調整優化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規模和結構。
2.推進能源資源全面節約。強化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節約用地和水資源管理制度。
3.引導公眾綠色生活。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六、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1.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2.大力推進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
3.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
4.強化國土綠化和揚塵管控。
5.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七、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快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保障飲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減少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
1.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
2.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
3.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4.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
5.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八、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
1.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耕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
2.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
3.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九、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
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統籌開展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全面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1.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2.堅決查處生態破壞行為。
3.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保障舉措,增強系統性和完整性,大幅提升治理能力。
1.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嚴格生態環境質量管理。
2.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政策體系。
3.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法治體系。依靠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增強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法治意識。加快建立綠色生產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加快制定和修改土壤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環境保護、國家公園、濕地、生態環境監測、排污許可、資源綜合利用、空間規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4.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能力保障體系。
5.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黨政領導干部培訓體系,推進國家及各地生態環境教育設施和場所建設,培育普及生態文化。
我們要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