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簡報格式要求? 信息簡報組職責?
一、信息簡報格式要求?
信息簡報格式一般包括以下要求:
1. 標題:簡明扼要地概括信息簡報的主題。
2. 發布日期:標明信息簡報發布的日期。
3. 摘要:簡要概括信息簡報的內容,讓讀者能夠快速了解信息簡報的主要內容。
4. 正文:詳細介紹信息簡報的內容,包括事件、情況、數據等。
5. 結論:對信息簡報的內容進行總結和評價,提出建議或展望未來。
6. 附件:如有必要,可以附加相關文件、圖片、表格等資料,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信息簡報的內容。
7. 簽名:信息簡報的作者或發布者應在文末署名,以便讀者了解信息來源和發布者的身份。
總之,信息簡報應該簡明扼要、內容準確、結構清晰、格式規范,以便讀者快速了解信息內容。
二、信息簡報組職責?
信息簡報組主要的工作職責有以下幾點:
㈠ 信息采訪、簡報的編輯、信息簡報的初審。
㈡ 局內、外網信息維護,其他媒體宣傳。
㈢ 專題活動信息簡報的編輯、制作、發送。
㈣ 信息音像、圖像資料庫建設、分類、保存。
㈤ 多媒體匯報材料、圖文宣傳的資料編輯、制作。
三、信息類簡報含義?
信息,也叫簡報,是機關單位常用的日常文書之一,發揮著匯報工作、宣傳交流等功能。
很多簡報按照總結(尤其是專題總結)的方式來寫,常規的套路是:
標題:××單位“五項措施”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
開頭導語:××單位大力實施××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主體:一,×××。二,××。等等。
寫過總結的朋友都明白,這種簡報就是總結的壓縮版。和總結的唯一區別就是“簡”。
簡報和總結本質盡管有些相似,但本質上是不同的。
區別一:作用不同。簡報是對外交流使用,尤其是給上級領導提供決策參考。總結是自我提高所有,歸納提煉經驗,明確問題教訓(雖然很多總結需要上報,但這不能改變總結的本質作用)。
區別二:內容不同。簡報以現狀,尤其是成績、進展為主,幾乎不寫問題和缺點。總結可以,甚至必須寫存在的問題,少數總結以反思問題為主。
區別三:發送方式不同。簡報必然要通過適當渠道外發,而總結原則上不是外發的文書,不對外公開。總結之所以給上級領導發,是上級了解下級的一種方式。
區別四:發文主體不同。簡報發文主體一般是組織機構,個人不寫、不發簡報。而總結的主體可以是組織機構,也可以是個人。對于一般員工來說,不用寫簡報,只需寫總結即可。
區別五:寫作方式、結構思路不同。正是因為以上幾點差異,導致簡報和總結的寫作方式、思路結構根本的不同。
簡報可以按照新聞消息的模式去寫,突出“新”,講求時效性。簡報也可以按照報告的模式去寫,突出“匯報”作用。簡報也可以按照調研報告去寫,突出決策參考與建議作用。總之,簡報融合了多種寫法。
總結一般按照完成的具體工作—工作分類—工作反思的模式構建主體內容,需要在對完成具體工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煉歸納出具有普泛價值的工作經驗、工作規律或工作教訓。
四、如何寫信息簡報?
信息簡報編寫是辦公室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也是辦公室“以文輔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簡報的最大特征,就是形式上的簡潔性、內容上的實在性、功能上的實用性。它的編寫(包括采集、加工、編寫、印制、報送等)工作也有著“真實、適用,簡明、準確,及時、迅速”及“新、實、短,小、快、靈”等特點和要求。筆者曾在基層辦公室從事或接觸過多年的信息簡報編寫工作,深感茲事雖“小”,然司之不易,做好更難。可以說,它是做好辦公室的“入門之作”和文秘人員寫作修成“正果”的“必由之路”,也確實是提高文秘人員語言文字表達等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現試結合工作實踐,就其編寫的幾個要領和注意事項談點粗淺看法。 一、明確編寫宗旨 “小信息、大文章”,“小信息、大作用”。信息簡報雖“小”,但卻有著“窺一斑而知全豹”、“落一葉而知三秋”的功效。它主要是用以反映新情況、新動態,提出新問題、新做法,交流新經驗、新成效等,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和推動工作服務的,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起著輔助領導決策、協助領導管理、促進部門交流、指導基層實踐、推動全局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其編寫工作要緊緊圍繞大(大事)、要(要事)、新(新情況、新問題、新做法、新成效)、急(突發性公共事件)、難(難事)、疑(苗頭性、傾 向性)、內(不宜公開報道,但需引起領導重視及關注的問題)等來進行,在思想內容上要保持前瞻性、預見性、典型性、代表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在加工編寫上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不穿鞋、不戴帽;“一事一議”,直陳其事,不繞彎子、不兜圈子;語句凝煉,文從字順,不疲軟、不含糊。要做到“去同”(去除人云亦云部分)、存異(保留與眾不同的內容,突出事實特色特點)、“不講理”(不空發議論),堅持“五快”(快采、快編、快簽、快印、快發)、“五不”(不遲報、不瞞報、不誤報、不亂報、不漏報)制度。同時,還要遵循“去偽存真、去粗存精”、“多中選好、好中選優、優中選特、特中選精”等宗旨和原則。 二、熟悉采編渠道 一般來講,基層單位信息簡報的收集采編工作有以下幾種常用渠道或辦法。 一是定期收集。在本地、本行業和系統有關單位設立固定的信息網絡(主要是建立相對固定的電腦傳輸網絡和定向信息員信息報送制度及聯席會議制度等,實行定期、定向、定性的互動交流)。 二是預約采編。即圍繞一個時期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重點及本地貫徹實施的意見,提前給基層信息員出題目、擬觀點、定要求,讓他們有的放矢地編寫上報。 三是熱點跟蹤。圍繞一個時期、一個階段改革、發展、穩定的工作重心以及重點、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密切關注相關領域的新動態、新進展,及時予以捕捉、跟進、了解、采編。 四是重點“求索”。對綜合性強、工作性質比較重要、“敏感”的部門或單位,采取經常走訪、聯系和溝通、詢問的辦法,從中索取更多的信息點、信息源、信息“面”。 五是觀察捕捉。隨時留心觀察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動態動向,悉心體會身邊的社情民意,及時從中獲取有利用價值的各類動態、動向性信息。六是綜合處理。即通過對相關會議、文件材料、領導講話等的分析、判斷、提煉,從信息簡報工作的角度予加工整理,形成富有特色的信息。這也是最為常用的一種便捷方法。此外,還有閱讀收聽法、交換法、共享法、委托法、預測法、數據分析法以及上下延伸法、左右拓展法、內外挖掘法等等。
五、怎樣寫信息簡報?
摘 要:信息簡報,是一種向上級領導和上級機關反映情況、向下屬單位通報工作時常用的一種公文(類似過去的“情況簡報”)。領導機關可以用信息簡報指導工作,基層單位可以從中獲得經驗,推動工作更上一層樓。因此,作為黨政機關干部應該努力做到“人人學會寫信息簡報”,就像毛澤東同志當年要求的“人人學會寫新聞”一樣。
六、信息簡報屬于中文嗎?
不屬于,是英文版的,與中文無關
七、信息和簡報的區別?
簡報內容一般是公開的, 信息用于內部了解,在行政機構,信息一般是提供給上級作參考用的; 相對于信息,簡報算是正式文件,信息是把工作進展、部門動態報給領導,盡量簡短的吧事情說明白就行。
而簡報可長可短。八、公示屬于信息簡報嗎?
公示不屬于信息簡報。
公示,不同于“告示”和“公告”這兩種文體。然而有不少人往往把它當作“告示”或“公告”,甚至認為“公示”就是兩者的“合二為一”。顯然,這是不正確的。現代應用寫作學界普遍認為,公示已逐漸成為一種新文種。
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書面形式。簡報又稱“動態”“簡訊”“要情”“摘報”“工作通訊”“情況反映”“情況交流”“內部參考”等。
九、信息專報和簡報的區別?
簡報內容一般是公開的,
信息專報用于內部了解,在行政機構,信息一般是提供給上級作參考用的;
相對于信息,簡報算是正式文件,信息是把工作進展、部門動態報給領導,盡量簡短的吧事情說明白就行。而簡報可長可短。
如果說簡報和信息有所不同的話,我認為簡報是信息的載體,簡報是信息的集中,一期簡報可以刊發一條信息,也可以刊發若干條信息。或者可以說,簡報是更加全面和條理化的信息。總之,“新、準、簡、快、全”是簡報和信息的共有特征,這也就是我認為簡報和信息相同的原因。
十、個人信息簡報怎么寫好看?
可以制作一份自己的個人簡歷,填寫關于自己信息,還有工作經驗,學歷,自我評價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