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哪里有小溪玩水?
一、長沙哪里有小溪玩水?
橘子洲溯溪線路:位于長沙市中心的橘子洲島,可以沿著島上的小溪徒步探索,欣賞自然風光。
龍王山溯溪線路:位于長沙市南郊的龍王山風景區,有多條溯溪線路可供選擇,可以欣賞到山水相映的美景。
石門溪溯溪線路:位于長沙市東郊的石門山風景區,有清澈的溪水和壯觀的石門瀑布,是一處很受游客歡迎的溯溪勝地。
桃花源溯溪線路:位于長沙市西郊的桃花源風景區,有清澈的溪水和茂密的森林,是一處宛如仙境般的溯溪勝地。
紅巖溪溯溪線路:位于長沙市北郊的紅巖溪風景區,有陡峭的峽谷和清涼的溪水,適合喜歡挑戰的溯溪愛好者。
龍潭溪溯溪線路:位于長沙市南郊的龍潭溪風景區,有清澈見底的溪水和獨特的巖石地貌,是一處適合初學者的溯溪線路。
長沙市內有一處適合玩水的地方是圭塘河畔。圭塘河畔位于長沙市岳麓區,是長沙首個海綿城市項目。這里經過改造后,變成了一個集休閑、娛樂、生態為一體的景區。河畔一帶有清澈的小溪流經,水質清澈,環境優美。你可以在這里玩水、戲水,感受清涼和自然的氛圍。不需要開車兩小時,也不需要擔心堵車,非常方便。如果你喜歡戶外活動和與大自然親近,圭塘河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長沙水質硬度
在100—200之間。根據長沙銀中市鋒升山2022年市政供水水質監測結果的公告可知,長沙市笑答水質硬度在100—200之間,pH8.0左右。
長沙市的源攔鬧水質硬度在**100-200之間**。衡帆根據2022年長沙市市政供水水質監測結果公告,長沙市水質硬度在100-200之間,pH值為8.0左右。雹罩
三、株樹橋水庫的株樹橋引水及水質環境工程項目
湘江是210多萬長沙市民唯一的飲用水源。今年湘江枯水,長沙、株洲、湘潭三個城市300多萬居民的生活用水遭到嚴重威脅。
在1998年湘江洪水和大旱后,省政府拿出兩套引水方案以解決對湘江的過度依賴,其中一套方案是從郴州東江水庫輸水到長沙,距離約480公里;二是從瀏陽株樹橋水庫輸水至
星沙,距離為76公里。
經各方面專家反復論證,認為株樹橋水庫已經可以滿足作為長沙“第二水源”的需要,長沙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草案)》修改稿,舉世矚目的瀏陽河成為長沙百萬人口的第二水源。
引水工程的水源系株樹橋水庫,供水將采用全封閉不加壓自流到長沙,輸水管道長達76公里,其供水范圍以長沙市東部城區為主,其余部分由城市供水管網傳輸至市內調節水池。輸水管道一次建成,工程預算費用為近20億元。
據介紹,引水工程是將株樹橋水庫的水通過隧洞和埋管,利用80米的高差自流送至長沙 市馬坡嶺水廠。設計供水規模95萬噸/日,年供水能力為3.47億噸,占株樹橋水庫 年徑流量的60%,保證率為95%。輸水規模近期向長沙市輸水32。5萬噸/日,遠 期向長沙市輸水65萬噸/日,從株樹橋水庫引水至星沙,輸水距離76公里,其中隧洞43公里。為當前長沙市最高日需水量的54%(當前長沙市最高日 需水量為120萬噸)。同時預留30萬噸供給株洲、湘潭。工程總投資37.37億元,項目建成后,受益市民將超過100萬。
株樹橋引水工程試通水的整體思路是“全線緩慢注水、逐級提速沖洗、全線動態升壓、統一調試運行”。 歷史上,湘江水質以優良聞名。直至上世紀70年代,湘江整體水質仍為二至三類,有“綠色湘江”之稱。然而,上世紀80年代以來,湘江水質日趨下降。據省水環境監測中心評價,長沙城區水源6個斷面水質為IV或V類水質標準,河流水質污染主要超標項目為石油類、總大腸菌
群和總汞等,嚴重影響了市民生活用水質量。
專家介紹,目前湘江的污染主要來自三類,一類來源于企業和城市。凡湘江河段靠近重要
廠礦的區域,污染都很嚴重。部分河段污水中有害物質超過國家標準3倍以上。
第二類污染來自城市生活污水的過度排放。近年來,衡陽、株洲、湘潭、長沙4大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成倍增加,2000年以來每年城市污水排放量均超過一億噸以上。
第三類污染來自廣大農村。 據環保部門檢測,株樹橋水庫庫區內水質達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的一級標準。用環保專家的評價是:“庫區內沒有礦山,沒有放射性源,土壤背景好。”
庫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7%,存活量大,水系發達,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農藥、化肥污染極少,水庫感官性狀好,水體清澈透明,是理想的天然潔凈飲用水源”。 供水范圍以東部城區為主。
據悉,引水工程分為引水與水質環境工程兩大部分。
其中,引水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輸水工程、凈水廠工程和配水網管工程組成;
水質環境工程為污水處理。 日前,株樹橋水庫壩區電子監控系統正式接入市公安局“平安瀏陽”電子監控網絡實施管
理,9處“電子眼”將24小時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監控引水工程取水口、進壩公路、大壩等9處重要位置。 去年以來,株樹橋水庫管理局圍繞長沙引水工程的實施,建立了株樹橋水庫庫區水系統流域分布圖及信息管理系統,完成了水質監測數據三個斷面數據庫的建設,并于去年10月份 開始啟動“電子眼”監控安裝工作后,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源地監控網絡系統。
據了解,監控管理的第二、三階段還將對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核心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的重要部位實施在線監控。
株樹橋水庫管理局還對水源保護區形成了日巡查、周巡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保證了飲用水水源的潔凈。
株樹橋水庫內的水質是否可以保證?瀏陽市相關部門和水庫集水區域內的居民又是如
何保護水資源的?
當記者到達小河鄉丁家灣水質監測點時,株樹橋水庫水質監測站工作人員邱偉成、吳娜正在抽取水樣。“水樣將送往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進行檢測。”邱偉成說。據介紹,株樹橋水庫庫區分別設立了10多個水質監測點,工作人員對水庫的水實行了動態監測。多年來檢測數據顯示,庫區內水源的88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II類標準。“水質完全可與歐盟飲用水質媲美,屬于理想的潔凈水水源。”吳娜說。
在七寶山鄉蔣埠江村境內,記者看到,株樹橋水庫資源管理所水上監管大隊的幾條打撈垃圾的環保船慢慢地行駛在湖面。工作人員說,他們每天早上天亮就出船進行水面巡查和監管,撿拾水面漂浮物。為了盡最大努力保護好水源,監管隊員們盡量使用沒有污染的小木舟。此外,他們還對危險車輛過境、炸魚、毒魚現象進行監管。
“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有56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自然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內還劃定了核心保護區。”株樹橋水庫管理局水資源保護科科長唐敏表示,當前已在一級保護區、核心保護區設立了193塊界碑,提醒附近村民注意保護水源。
據了解,長沙引水工程涉及水源保護的23個成員單位、5個鄉鎮都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對所在區域的集水區、一級保護區及核心區分片分責任進行管理。株樹橋水庫管理局還對水源保護區形成了日巡查、周巡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保證了飲用水水源的潔凈。
2005年 12月,《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頒布,將株樹橋集水區域劃為自然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整個高坪鎮都在株樹橋集水區域的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向水體內傾倒垃圾,在16個村和1個社區分派了垃圾桶,派專人收垃圾。 7月30日上午10時18分,瀏陽株樹橋引水工程取水口開始開閘試通水,試通水主要是讓水管適應水壓。“長壽水”抵達長沙長需在途中跋涉三天。8月18日長沙市民就能喝上株樹橋水。
水庫的集水面積有564平方公里,每年可集水5.4億立方(噸),株樹橋水庫的總庫容為2.78億立方,一期工程通水后,每天只需要引出65萬立方的水,一年下來也才需要輸出2.3億立方,水庫每年進得多出得少,不可能沒水。水庫有兩個取水口,上取水口底檻高程152米,下取水口底檻高程132米,汛期時水底渾濁,從上取水口取水,枯水期時才從下取水口取水 記者首先來到位于株樹橋水庫大壩附近的長沙市引水工程源頭。按照設計要求,株樹橋引水工程的取水口距離大壩約170米,共有兩個取水口,分別位于海拔高程152米和132米處。“設計兩個取水口,主要是考慮了汛期對水質的影響。汛期時水位高,水庫底部的源水渾濁,這將影響源水質量,將采用高程152米的上取水口。”工程技術人員尋常清介紹說,在枯水期,水位較低,水勢平穩,則使用高程132米的取水口取水。
尋常清表示,取水口處安裝了三道閘門,不僅用于取水,也用于處理應急事故。“如果檢測部門檢測認為水源有安全問題,或者引水管道出現異常情況要求關閘,那么最前端
的閘門就會被關閉。”
據介紹,取水口還設有一個源水監測點,適時監測水質,一旦發生 突發性污染事故,將立即啟動緊急預案,停止供水。
在取水口入口處,這里24小時有保安堅守和攝像機監控,取水口也被保護樁架和柵欄團團圍住。任何人來此,只有獲得“入境許可證”后,才可進入取水口參觀 株樹橋水庫取水口與長沙落差達到了120米,株樹橋的水是在管道中依靠落差自流到長沙的。由于落差大,一旦管道出現小裂縫或者爆裂,后果將非常嚴重。
為了防止管道中水的壓力過大造成危險,引水工程在適當的位置設置了調壓站,站內設置了釋放水壓的調壓井,可以為管道透氣減壓,保障管網穩定安全運行。為防止管道因熱脹冷縮出現裂縫,整個管道安裝了20多只“伸縮節”, 100多個“保護樁”。同時合理布置測壓點,對76公里的管線實現實時監測,如有爆漏將會自動報警。此外,為了防止人為破壞,管道通水后,每天都會有專人在輸水沿線巡查。 隨著昨日輸水管道的全線試通水,每天將有65萬噸的株樹橋水庫水輸送至長沙縣廖家祠堂水廠,在這里水廠日生產凈水35萬噸,還有30萬噸原水經此再經過22公里的輸水管道送至長沙第五制水有限公司置換湘江水源。也就是說,現使用第五制水公司自來水的居民將率先喝到株樹橋水。
當株樹橋水庫水進入凈水廠時,首先要接受人工和監測儀的雙重檢查,隨后還要在沉淀 池和濾池分別接受人工和儀器的“監測”,最后還要經過水質檢測中心的“考核”,才能安全進入供水管網。 問題一:
株樹橋的水能直接飲用嗎?
65萬噸水從瀏陽株樹橋水庫過來,要經過98 公里長的管線,水的質量雖然好,但還是要先消毒。
問題二:
我們村是自己打井取水,不知道水能不能過來?
沙市所有的供水管線都是相通的,株樹橋的水也能供給城西和城南,只是水壓會小一些。此次株樹橋水入長只是置換五水廠的水源,不在五水廠自來水管線內的區域還無法享受。
問題三:
哪里的人先喝上啊?
株樹橋引水工程一期將先惠及星沙和開福區的居民。二期規劃30萬噸,是供應給株洲、湘潭還是再進長沙還沒確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