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是法規?
按照《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采取經濟、技術、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21個重點行業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2015年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的投資項目,暫停對該地區重點行業建設項目辦理審批、核準和備案手續。2016年、2017年,各地區要制定范圍更寬、標準更高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再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公路綠化帶對防治大氣污染的作用有哪些?
??由于樹木或森林對顆粒物具有吸附和阻擋作用,因而能使空氣 中的大部分顆粒物沉降下來。樹木及一些植物還能與空氣中一些污 染物發生一定的反應,使空氣得到凈化,減輕公路沿線鄰近地區的 空氣污染程度。(1)植物對顆粒物的凈化作用凡是能長期或短期內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和液體粒子都稱懸浮顆粒污染物,或簡稱為顆粒物。
??地 表(確切講為近地面層)的不平度是影響顆粒物擴散的一個重要因 素,一般草地或裸地的不平度可能只有幾厘米,而樹林或森林則可 達幾米。含有各種污染物的氣流被高低不平的林木阻擋,其污染物 的擴散范圍可減小。因此,當污染源附近有樹林帶或森林時,能使 顆粒物的最大濃度出現在污染源附近,距離污染源越遠顆粒物的濃 度便越低,樹林或森林形成了阻擋顆粒物擴散的有效屏障。
??因此, 在公路兩旁種植樹木或人工林帶具有保護鄰近地區免受空氣污染或 減輕遭受污染危害的作用。據估算,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灰塵20?60kg。如一棵中 等大小的樺樹,約有20萬片葉子,相當于2畝地的面積,故可截 留大量的粉塵飄塵。林地的減塵率年平均為21%?39%,夏季為 最高,可達61。
??1%,即使在冬季落葉期,減塵率也在20%左右。 離污染源越近,減塵效果越顯著。據報道,一條寬36m的林帶, 在距樹高30倍遠的地方,仍可使飄塵量減少30%。草坪的降塵效果也很大,草坪滯留塵埃的能力比裸土大70倍。 據調查,沒有綠化的地區比綠化地區空氣中的塵埃要多15倍左右。
??(2)吸收有毒氣體樹木對有毒氣體均有凈化功能。樹種不 同,對污染物的吸收和反應不同,凈化能力也有差異。植物吸收so2大致包括三種情況:①含硫粉塵附著于植物葉片、枝、干上;②葉片吸收SO2并在植物體內積累;③吸收的SO2 被植物的代謝過程同化或轉移。
??據研究,植物通過葉孔吸收SO2后, 大多數硫積累在葉片中,其中一部分以硫酸鹽的形式存儲于細胞中, 或形成蛋白質、胱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有機化合物。植物對SO2的 凈化作用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差,且白天優于晚上。不同 樹種對SO2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垂柳、懸鈴木、廣玉蘭、桂花、 茶花、香樟、大葉黃楊和美人蕉等具有較強的吸硫能力。
??據有關資料報道,路側種植林帶對汽車尾氣中污染物C0的凈 化率如下:單行喬、灌木,寬3?4m,凈化率7%?25%;雙行 喬、灌木,寬10?12m,凈化率40%?50%。但總的來說,植物對空氣污染都是敏感的。當污染物濃度超過 一定限度時,即使是抗性強的植物也可能受到危害。
??只有當植物處 在能夠生存的條件下時,它才能吸收極少量的污染物質,也才能具 有“濾塵”作用。因此,不能把植物的凈化空氣作用估計過大或過 分夸大,應該首先在消除或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采取措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