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過濾設備(電廠過濾設備結構與運行)
一、電廠設備安裝流程?
一、電氣設備安裝準備階段
施工之前組織參加施工的人員熟悉設計圖紙,明確工藝的流程。在工程的過程中,選派一名精通繼電保護專業、懂遠動專業、熟悉一次設備的復合型人員為工作負責人,來指揮協調施工全過程。準備工作應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確定施工的任務,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和安全交底記錄。二是施工現場一次設備安裝完畢,電纜溝電纜支架安裝完畢,現場設置好安全標示牌,做好安全措施。三是物資準備完成,產品安裝前,開箱檢查銘牌數據,產品外表應無損壞,還須對照清單查收零部件與攜帶的文件。四是標明電纜的編號、起始點、終點、型號準備好;編號管打印完成。五是在施工前開一次現場會議,講清工作任務、施工要求和有關注意事項。
二、電氣施工階段流程
1、設備安裝
設備安裝包括組件安裝、匯流箱的安裝、逆變器室設備安裝、升壓箱變安裝、站用箱變安裝、引出線高壓設備安裝、高壓柜安裝、戶外高壓設備安裝、二次設備安裝、監控設備安裝、消防報警系統安裝、安防監控系統安裝、辦公自動化設備安裝等。
2、電纜敷設
負責人在電纜敷設前對二次圖和電纜清冊進行認真校核,科學制訂計劃,盡量減少敷設過程中的交叉穿越。敷設電纜,按照型號相同進行,每敷設一條,在電纜兩端掛其相對應的電纜牌,(根據經驗用標簽紙貼好后再用透明膠紙包裹或醫用膠布)。同時負責人負責檢查和記錄,防止漏放、錯放和重放。每條電纜兩端電纜牌要確保統一,電纜的兩端的設備一定要正確,并且電纜預留長度滿足接線要求即可,不宜過長或過短,造成浪費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敷設過程中電纜應從電纜盤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注意水管口、支架、墻孔刮傷電纜,對電纜進行有效防護。電纜在電纜井和電纜溝支架上的固定,要統一綁扎材料,綁扎手法,確保電纜在溝內整齊美觀。敷設完畢后負責人盡快進行最后復核,無誤后可清理電纜溝,蓋回電纜溝板,防止外力破壞電纜和減少施工現場的不安全因素。
3、制作電纜頭
首先按照圖紙確定電纜的接線位置,按順序排好電纜,量好接線高度。剝電纜外皮和電纜頭屏蔽層焊接接地線的時候嚴防切傷、燙傷芯線,以至損壞絕緣。電纜頭要用長6cm、大小適中的熱縮管套住,且高度一致。
4、接線
確定電纜順序,剝除芯線部分絕緣層,接線完畢后套上編號管,最后檢查、記錄。注意在校線時所有線芯必須與設備斷開,線芯之間無接觸。校線完畢插上編號管后注意其保護,一般將芯線頭彎曲,以防編號管丟失。盤柜、端子箱等電纜接線時,電纜牌和電纜的綁扎位置、方式、電纜芯彎曲路徑進行統一,接線應排列整齊,固定牢固,芯線應按垂直或水平有規律地配置,應從上到下順序排列,尼龍扎帶綁扎高度要一致,每個端子的一側接線宜為1根,不得超過2根。對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兩根導線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5、檢查恢復
接線完成后,將所有芯線從端子排上斷開進行一次校線,并隨校隨恢復,注意回路的接地,還要特別注意對CT、PT回路的緊線,確保CT回路無開路、PT回路無短路。通訊線屏蔽層可靠接地;各通訊端口可靠保護;交流電源接地正確。屏上各標簽框完整準確。任一元件應有明顯標識:控制保護屏上壓板、開關、指示燈及裝置名稱標簽;控制保護屏后空氣開關標簽;電度表屏上標簽;交流屏上空氣開關標簽;直流屏上空氣開關標簽框;各屏后端子排按單位做標識;在計算機通訊線的插頭上做標識標明用途。最后做好盤柜等的電纜口封板、填堵防火型有機堵料和接地安裝。屏蔽接地線按一定長度編織,壓接線鼻大小適中且焊錫牢固,端部用熱縮管套好,盤柜間的連接要用多股軟銅線,并與地網可靠連接。
三、電氣調試
1、前期準備階段
首先應對整個站二次綜合自動化系統設備進行全面了解,包括綜合自動化裝置的安裝方式,控制保護屏、公用屏、電度表屏、交流屏、直流屏的數量和主要功能;了解一次主接線,各間隔實際位置及運行狀態;進行二次設備外觀檢查,主要有裝置外觀是否損壞,屏內元件是否完好,接線有無折斷、脫落等;檢查各屏電源接法是否準確無誤,無誤后對裝置逐一上電,注意觀察裝置反應是否正確,然后根據軟件組態查看、設置裝置地址;連好各設備之間通訊線,調試至所有裝置通訊正常,在后臺機可觀察裝置上送數據。
2、調試階段
這個階段包括一次、二次系統的電纜連接、保護、監控等功能的全面校驗和調試。首先檢查調試一次、二次系統的電纜連接,主要有以下內容:
(1)開關控制回路的調試
給上直流屏控制電源、儲能電源或合閘電源,檢查一次開關側儲能電源或合閘電源保險是否合上,以免合閘時燒毀合閘線圈。合上裝置電源開關和控制回路開關,手動逐一分合斷路器,檢查控制回路、斷路器位置指示燈顏色是否正確,反應是否正常。如發現控制斷路器位置指示燈熄滅或紅綠燈全亮,要立即關閉控制直流電源,查找原因。應注意如果裝置跳合閘保持回路需要與斷路器操動機構跳合閘電流配合時,繼電器保持電流是否與斷路器控制回路實際電流值匹配。如果不匹配,當繼電器保持電流比實際電流小時,將燒毀跳合閘保持繼電器;當比實際電流大時,跳合閘不可靠或跳合不成功。
(2)斷路器本身信號和操動機構信號調試
A、彈簧操動機構
檢驗彈簧未儲能信號正確。彈簧未儲能信號應接在裝置的正確位置,且要求在未儲能時,接點閉合用以閉鎖線路重合閘,。若正確,斷路器合上后裝置面板應有重合閘充電(達到裝置充電條件時)標志顯示。
B、液壓操動機構
檢驗壓力信號是否齊全,后臺機SOE事件名稱、時間顯示是否正確,報警應正確。
C、SF6開關氣體壓力信號
應在后臺機上正確顯示SOE事件名稱、時間,報警正確。
3、開關量狀態以及在后臺機上的顯示
逐一拉合一次側斷路器、刀閘,查看后臺機SOE事件名稱、時間是否正確,斷路器、刀閘狀態顯示是否正確。若狀態與實際相反,是斷路器、刀閘輔助觸點常開、常閉接反。此時,可通過更改電纜接線或后臺機遙信量組態改正,但改后臺機遙信量特性組態“常開”為“常閉”時,在調度端也應做相應改動。
4、主變壓器本體信號的檢查
(1)主變壓器本體瓦斯、溫度、壓力等信號在后臺機上顯示的SOE事件名稱、時間是否正確;重瓦斯信號、壓力信號應響電笛并跳主變各側斷路器,輕瓦斯、溫度高信號應響電鈴(無人職守變電站可以省去電笛、電鈴等報警系統)。
(2)查主變壓器分接頭檔位和調節分接頭過程在后臺機顯示是否正確。
(3)查變壓器溫度在后臺機顯示是否正確。一般主變壓器測溫電阻應有三根出線,一根接測溫電阻一端,另兩根共同接測溫電阻另一端用以補償從主變壓器到主控室電纜本身的電阻,提高測溫的精度。在測溫裝置上也應按此方式連接,否則測出的溫度不準,接錯時是最小值。
5、二次交流部分的檢查
(1)用升流器在一次側對A,B,C三相分別加單相電流,對二次電流回路進行完整性檢查。不應開路或串到其他回路,有效值、相別應正確。在裝置面板查看保護電流回路數值、相別和測量回路電流數值、相別;在電度表屏用鉗型表測量計度電流,最后在后臺機查看電流顯示。
(2)用調壓器在PT二次側A,B,C三相分別加單相電壓57V。注意觀察該母線段所有保護、測量、計量電壓回路應都有電壓,其他母線段設備無電壓,相別反映正確。用萬用表量電度表屏計度電壓,查看裝置面板、后臺機電壓顯示值是否正確。加三相電壓,用看計度、測量、保護電壓相序。啟動PT切換功能(電壓并列裝置),本電壓等級一、二段母線均應有正確電壓顯示,而其他母線段二次側無電壓。
四、光伏陣列
1.核實所有匯流箱的保險絲是否被取出,并且檢查匯流箱盒子的輸出端沒有電壓存在
2.目測光伏組件和配電盤之間的任何插座和連接器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3.檢查電纜的無應力夾具是否安裝正確、牢固。
4.目測所有光伏組件是否完好無損
5.檢查所有的線纜是否整齊、固定完好
五、接地電阻的測試
測量各接地體的接地電阻,箱(柜)體及金屬基礎等接地可靠。
六、直流側檢測
1.檢查每個光伏組件開路電壓是否正常(施工中進行);
2.檢查集線箱各組串輸入輸出電壓是否正常;
3.檢查逆變器輸入直流電壓是否正常;
4.測量直流正負兩側對地電壓是否異常;
七、監控系統調試
1.檢查各傳感設備接口、通訊線路連接是否正常;
2.檢查數據采集器和各類傳感器的電源線是否接好;
3.檢查太陽輻射儀上罩蓋是否揭開;
4.檢查逆變器和負載檢測電能表的通訊接線是否正確;
5.啟動監控系統,觀察各監測數據是否正常,如某些數據不能獲取,重啟監控系統和該傳感設備。
八、光伏項目試運行
1.調試時,首先對一臺逆變器進行并網操作;
2.逐一并上其它逆變器,觀察啟動與工作狀態;
3.啟動所有光伏子系統、控制回路、監控系統,觀察整個系統運行情況;
4.記錄系統運行數據(如發電量、日運行時間、故障記錄、設備溫度、氣象數據等);
5.試運行十五天,作全面數據記錄,用作分析和工程資料存檔。
九、系統測試試驗
1、檢查并確保光伏陣列完全被陽光照射并且沒有任何遮蔭。
2、如果系統沒有運行,那么打開系統運行開關讓它運行15分鐘,然后再開始系統性能測試。
3、用一種或兩種方法進行太陽輻射照度測試,并且將測試值記錄下來。用最高輻射值除以1000瓦/平方米,得出的數據為輻射比。
4、將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匯總記錄這些值,然后乘以0.7,就得到預期交流輸出的峰值。
5、通過逆變器或系統儀表記錄交流輸出,并將這個值記錄下來。
6、用交流測量功率值除以當時的輻射比值,將這個值記錄下來。這個“交流修正值”是光伏系統的額定輸出功率,他應該高于交流估算值的90%或者更多,如果低于交流估算值的90%,說明這個光伏系統有遮蔭、組件表面臟、連線錯誤、保險絲損壞、逆變器不能正常運行等問題。
二、電廠設備怎么清洗?
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想辦法:
1、提高真空系統的嚴密性
空冷機組真空系統龐大,焊縫多,造成系統泄漏點多。漏量達,造成機組真空變差。導致背壓高,煤耗增大,帶負荷能力差。
2、空冷島散熱器單元清洗
直接空冷的渡夏機組滿發的經驗正在總結和探索之中。各個電廠試驗多種改進方法。比較可行方法有,散熱器單元清洗;向散熱器翅片表面噴霧狀水。夏季,對空冷器的清潔必須重視,每次停機時,需要對散熱器單元內部徹底的清洗,外部的清洗連續不間斷進行。空氣較臟,含大量的煙塵和煤灰。容易沾結在散熱器翅片管上,導熱性能下降。
3、加裝尖峰冷卻系統
尖峰冷卻系統是通過把水用噴嘴霧化,水霧噴到散熱器翅片,迅速汽化蒸發,而吸收汽化熱,從而降低散熱器翅片溫度。達到降低背壓,提高真空,增大發電負荷。噴嘴形成的水珠直徑僅為微米級,因此它可以很快地蒸發,高溫時節快速蒸發的水珠司以使周圍環境下降10℃左右。
三、電廠鍋爐都有哪些設備?
電廠鍋爐由鍋爐本體水壓部分、燃燒設備部分、附件儀表及附屬設備組成。
1、“鍋爐水壓部分” 包括: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進出口聯箱及汽水聯通管道、固定和懸吊鍋爐部件、受熱面、爐墻等設備的構架等。“燃燒設備” 部分: 爐膛、燃燒設備、空氣預熱器、煙道和風道等。
2、輔助系統包括:燃料供應系統、煤粉制備系統、給水系統、通風系統、除塵除灰系統、吹灰系統,水處理系統、測量及控制系統和煙氣脫硫系統等。各個輔助系統都配有相應的附屬設備和控制裝置。
3、 燃燒系統由燃燒設備、制粉系統和風煙系統等組成,完成燃料在爐內的燃燒和高溫煙氣對受熱面的傳熱過程。
4、汽水系統由給水系統、蒸發系統和過熱系統及再熱系統組成,分別完成水的加熱、蒸發和過熱三個階段的任務。
四、電廠ups供哪些設備?
電廠ups供監控,通信,自動化等不能中斷供電的設備
五、電廠設備主要包括哪些?
電廠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系統設備很多,總體分為幾大部分:
1、鍋爐、鍋爐給水泵、送風機、引風機、制粉設備、輸煤設備、除塵設備及其它的鍋爐輔助設備;
2、汽輪機、循環水泵及循環水冷卻系統、凝結水泵及其它汽輪機輔助設備;
3、水處理設備;
4、發電機及發電機控制系統、送變電設備;
5、各種控制裝置和自動化儀表設備;
6、汽車、鏟車、卸煤機等現場運煤設備;
7、還有通訊聯絡設備等等以及其它設備。
六、電廠十大設備?
電廠的主要設備及系統有哪些
火電廠主要有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及其附屬設備,比如風機、磨煤機、給水泵、凝結水泵等。
系統主要有風煙系統、汽水系統、抽汽回熱系統、冷卻水系統、潤滑油系統、疏水排污系統、氫冷發動機的氫油水系統、汽輪機軸封系統、抗燃油系統、鍋爐燃油系統、輔助蒸汽系統、壓縮空氣系統、消防水系統、各設備的子系統等。
輸煤:給鍋爐原煤斗運煤的設備
鍋爐:用煤燒蒸汽的設備
電氣系統:電廠里面設備的電源,線路,發電機相關的系統
七、電廠脫硫設備有哪些?
電廠脫硫設備包括振動給料機、顎式破碎機、石灰石磨粉機、斗式提升機、皮帶輸送機、調節料倉、控制柜等。石灰石磨粉機可以選用自行生產的歐版磨或立式磨。
脫硫設備的基本組成部分主要有:
1防板結料倉、
2粉料輸出系統、
3自動稱重與計量系統、
4變頻及低壓控制系統、
5計算機系統五部分。
選購設備部分主要是脫硫劑的半成品加工制粉設備,粉料輸入料倉的輸送設備和除塵設備三部分
八、過濾油的設備?
濾油機,又稱油過濾機、凈油機。其作用是對受污染的油品進行過濾、凈化,恢復或提高油品本身的屬性。包括油品的清潔度、含水量、含氣量、酸值、粘度、閃點、絕緣強度、顏色等等,再者能有效去除油品中的雜質保障用油設備安全運行。
九、火電廠的燃料設備包括哪些?火電廠的燃料設備?
火力發電廠的燃料設備都差不多,皮帶機、碎煤機、滾軸篩、除鐵器、除大塊、皮帶秤和鏈碼這些。
十、熱工設備和電廠設備各包括什么?
定義上個人理解補充: 熱工設備:對熱力設備(如鍋爐、汽輪機、壓力容器等)監視、測量、控制、保護的設備。
電廠設備估計樓主說的是電廠的電氣設備:分一次和二次設備。
一次主要是直接參與發、配電的設備,如變壓器、發電機、高壓開關等。
二次設備是對一次設備監視、測量、控制的設備。
如繼電保護、儀表等。
二次設備和熱工設備的性質類似。
隨著DCS的普及,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