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代替土栽花
一、什么可代替土栽花
1.1花卉營養土的特點
好的花卉營養土應當含有豐富的養料;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能和保水保肥能力;平時不開裂,濕時不粘結成團;酸堿度適宜;且土壤中不含有害物質。土壤疏松、透氣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育和根際菌類活動;排水好,不會因積水導致根系腐爛;保水好,持肥能力強,可保證經常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供應花卉生長發育需要;重量輕,便于運輸和管理。
1.2花卉營養土的配制
配制花卉營養土的材料主要有:山區黑壤土、腐葉土、泥炭土、河沙(或素沙土)、木屑(或鋸末)、腐葉(粉碎)、松針(粉碎)等。配制花卉營養土時所選材料數量按體積比進行選料。因泥炭土中含有豐富的天然植物生長激素胡敏酸,用其配制的花卉營養土特別適用于扦插苗產生愈傷組織和發根,可以大大提高扦插繁殖苗木的成活率。
1.2.1中性花卉營養土的配制
以黑壤土3份、腐葉土3份、泥炭土2份、腐葉1份、松針1份為主要成份,配有多孔吸附劑、土壤調理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機生物肥料等基質組成,并含有花卉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氮、磷、鉀等大量營養元素,以及鈣、鎂、硫、鐵、硼、錳、鋅、銅、鉬、氯等多種中微量元素。適用于栽培大多數花卉,如一品紅、菊花、四季海棠、文竹、瓜葉菊、天蘭葵等。
1.2.2酸性花卉營養土的配制
取落葉松林下的表土5份、落葉2份、泥炭土2份。河沙1份為主要成份,配有多孔吸附劑、土壤調理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機生物肥料等基質組成,并含有花卉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氮、磷、鉀等大量營養元素,以及鈣、鎂、硫、鐵、硼、錳、鋅、銅、鉬、氯等多種中微量元素。適用于南方酸性土花卉,如山茶、杜鵑、米蘭、金橘、茉莉、梔子花等。
二、高氯對鹽堿地有什么影響
氯會破壞鹽堿的有機質,所以不能使用太多的氯,使用微生物菌劑來調節鹽堿地是非常好的。
用如金土壤調節劑是非常好的。
鹽堿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鹽量高和離子毒害。當土壤的含鹽量高于土壤含鹽量的臨界值0.2%,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植物根系很難從中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引起“生理干旱”和營養缺乏癥。另外鹽堿地的土壤酸堿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有效性降低。
改良的技術措施有:
①適時合理地灌溉,洗鹽或以水壓鹽。
②多施微生物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偃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結構,提高土壤中營養物質的有效性。
③化學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的團粒結構和保水性能。
④中耕(切斷土表的毛細管),地表覆蓋,減少地面過度蒸發,防止鹽堿上升。
三、調節劑是誰出產比較可靠些?
中科化工的調節劑很好,是它們自己生產的。它們現在廠有100畝左右。建的很好的。現在主要生產DA-6,萘乙酸鈉,吲哚丁酸鉀等。
四、生長調節劑有哪些?
1.矮壯素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結晶,極易溶于水,吸濕性強,能溶于苯、二甲苯、乙醚、無水乙醇。在中性和微酸性溶液中穩定,遇堿分解。矮壯素是赤霉素的拮抗劑。可由葉片、幼枝、芽、根系和種子進入植物體內,抑制植物細胞伸長而不抑制細胞分裂。表現為抑制植株徒長,促進生殖生長,使植株生長矮小、粗壯,株型緊湊,根系發達,抗倒伏。同時葉色加深,葉片增厚,葉綠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增強,抗逆性增加,導致作物增產。
毒性
低毒。
劑型
50%水劑,95%原粉。
使用對象和方法
(1)棉花:一般用20~40mg/kg。在盛蕾至初花期進行葉面噴霧,棉花封壟結鈴時對果枝外圍噴霧。
(2)小麥:冬小麥返青至拔節前或春小麥開始拔節時用50%水劑0.1%~0.2%藥液噴霧。
注意事項
矮壯素僅限于用在生長旺盛、有徒長趨勢的作物上;藥劑處理不能代替施肥,用藥田塊肥水要跟上,以防植株早衰;噴藥后4~5小時內降雨,需補噴;不能和堿性農藥混用。
2.縮節安
其他名稱:助壯素、調節啶。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無味白色結晶,易溶于水,在土壤中易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等。為內吸性植物生長延緩劑,是生物合成赤霉素的抑制劑,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使節間縮短,葉片增厚和面積變小,因而植株緊湊粗壯和田間群體結構合理。同時增加葉綠素含量和光合效率。
毒性
低毒。對鳥、魚和蜜蜂無害。
劑型
50%、40%、25%水劑,98%原粉。
使用對象和方法
(1)棉花:于苗期和現蕾期,每667平方米用25%水劑0.5~2.5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開花初期,每667平方米用2~5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
(2)小麥:在拔節前每667平方米用25%水劑5.0~7.5毫'升,對水15~20千克噴霧。
(3)花生:每667平方米用25%水劑3.5~5.0毫升,對水15~20千克在初花期噴霧。
(4)蘋果、桃、棗樹:每667平方米用25%水劑5.0~5.4毫升,對水50千克在開花結果期噴霧。
(5)葡萄:每667平方米用25%水劑5毫升,對水50千克,在開花期前后噴霧。
注意事項
植株生長期,一般少量多次噴施效果更好(將1份藥分2~3次用),噴藥時間決定控制部位;在缺水、缺肥、弱苗的田塊不宜使用;若作物控制過度時,可用赤霉素30~500毫克/千克緩解。
3.多效唑
其他名稱:PP333、氯丁唑。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結晶,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機溶劑,微溶于水,對光比較穩定。屬三唑類生長延緩劑。其效嘩備應是延緩作物的縱向伸長,增強橫向生長,使分蘗或分枝增多,莖變粗,植株矮化緊湊。生理效應是增加葉綠素、蛋白質和核酸的含量。它易為植物的根、莖、葉吸收,干擾、阻礙植物體內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用于防止倒伏,培育壯秧。
毒性
低毒。
劑型
15%可濕性粉睜猛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水稻:于1葉1心期用15%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噴藥液100千克。拔節期(抽穗前30天)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噴藥液60千克。
(2)油菜:3~4葉期,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750~1500倍液噴霧。
(3)小麥:單棱期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30~40克對水15~20千克噴霧。
(4)大豆:在大豆初花期,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750~15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多效唑在土壤中殘留時間長,不要在一塊田連年使用;使用時藥量要準,噴藥時期要準,噴藥要均勻。如產生抑制過甚,可增施氮肥或噴灑赤霉素解救。
4.烯效唑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結晶,能溶于丙酮、甲醇、氯仿等溶劑,水中溶解度14.3毫克/升(24℃)。為三唑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草本或木本的單、雙子葉植物均有強烈的生長抑制作用,主要抑制節間細胞的伸長。藥劑被植物的根吸收,在植物體內傳導;莖葉噴霧時,可向上內吸傳導,但沒有向下傳導的作用。用于噴霧、土壤處理、種芽浸漬等。具有矮化植株、谷類作物抗倒伏、提高作物產量等作用。
毒性
低毒。
劑型
5%可濕性粉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水稻:早稻浸種濃度以5%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為宜;晚稻以833~1000倍為宜,種子量和藥液量比為1∶1~1.2。浸種36~48小時,雜交稻為24小時,或間歇浸種,整個浸種過程中要攪拌2次,以便種子受藥均勻。
(2)小麥:一般按每公頃播種量150千克計算,用5%可濕性粉劑4.5克,加亂早毀水22.5升(稀釋5000倍液),用噴霧器噴施到麥粒上,邊噴霧邊攪拌,拌后稍攤晾后直接播種。噴霧可在小麥拔節前10~15天,或抽穗前10~15天,每667平方米用5%可濕性粉劑28.5克~40克,對水30~40千克均勻噴霧。
(3)大豆:于大豆花期噴霧,每667平方米用5%可濕性粉劑30~50克,對水30~50千克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
若用藥量過高,作物受抑制過度時,可增施氮肥或用赤霉素解救;本品應貯在于陰涼干燥處。防潮、防曬。
5.赤霉素
其他名稱:九二。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結晶,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冰醋酸等有機溶劑,難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穩定,遇堿易分解。赤霉素能促進植物細胞伸長,加速生長和發育,提早成熟,增加產量。能打破某些植物休眠,促進發芽。
毒性
低毒。
劑型
85%結晶粉劑,10%水溶性粉劑,20%可濕性粉劑,4%乳油。
使用對象和方法
(1)小麥:揚花灌漿期,每667平方米用85%赤霉素1克,對水60千克噴灑穗部。
(2)棉花:盛花至幼鈴期,每667平方米用85%赤霉素1克,對水60千克噴灑枝干。
(3)甘薯:用20mg/kg藥液浸薯秧根莖部10分鐘,立即栽插。
(4)馬鈴薯:當年收的馬鈴薯經處理后,芽眼很快萌動,可做夏播種薯。將種薯切塊,浸在0.5~1mg/kg藥液10分鐘,撈出晾干播種。
(5)葡萄:盛花末期7~10天后幼果開始生長時用藥。無核白、無核紫葡萄用200mg/kg藥液,玫瑰香葡萄用200~400mg/kg藥液,噴灑果穗。
(6)山楂:花蕾期至盛花期噴20~50mg/kg藥液。
(7)水稻:遲抽穗的晚稻,在揚花、灌漿期,每667平方米用85%赤霉素0.5~1克,對水50千克噴灑穗部。
注意事項
噴施赤霉素的時間應,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3點以后,避免烈日暴曬,影響效果;不能同堿性農藥、化肥混用;要隨配隨用。
6.復硝酚鈉
其他名稱:愛多收、豐產素。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本品為混合物,外觀為淡褐色液體,易溶于水及丙酮、乙醚等有機溶劑。能迅速滲透到植物體內,促進細胞的原生質流動,對植物發根、生長、生殖及結果等各發育階段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可使植物提早開花,打破休眠,防止落花落果,改良植物產品的品質等。在植物播種開始至收獲的任何時期均可使用。
毒性
低毒。
劑型
1.8%水劑(愛多收),1.4%水劑(豐產素)。
使用對象和方法
(1)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用1.8%水劑3000倍液浸種12小時,清水沖洗后播種。水稻秧苗插秧前4~5天噴灑1.8%水劑3000倍液。幼穗形成期噴灑3000倍液。玉米在開花前數日及花蕾期各噴1次1.8%水劑6000倍液,可提高穗粒重,減少禿尖。
(2)經濟作物:棉花2葉期用1.8%水劑3000倍液,8~10葉期、第一朵花開時、棉桃開裂時,用1.8%水劑2000倍液噴灑葉面、花朵及棉桃等部位。大豆幼苗期、開花前4~5天,可用6000倍液處理葉面、花蕾。煙草移栽前4~5天,用2000倍液灌注苗床1次。
(3)果樹:在發芽之后,花前20天、結果后期,用1.8%水劑5000~6000倍液分別噴1~2次。
(4)蔬菜:番茄、茄子、白菜、油菜及果菜類種子,用1.8%水劑6000倍液浸漬4~10小時,晾干后播種。番茄花蕾期用6000倍液噴1~2次,間隔1周。
注意事項
使用濃度高時,會對作物幼芽及生長有抑制作用;藥劑應密封貯藏于冷暗處。
7.蕓薹素內酯
其他名稱:農樂利、益封素、油菜素內酯。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藥為白色結晶粉末,水中溶解度為5μl/L,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多種有機溶劑。該藥為甾醇類植物激素,在很低濃度下,能明顯增加植物的營養生長和促進受精作用,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增大,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增強植物的抗逆性,不受其他激素干擾。
毒性
低毒。
劑型
0.01%乳油,0.2%可溶性粉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小麥:播前用0.05~0.5mg/kg浸種24小時播種。分蘗期用0.05~0.54/L葉面噴霧。孕穗期用0.01~0.05μl/L葉面噴霧。
(2)玉米:抽雄前用0.01μ/L全株噴霧,能明顯減少玉米穗頂端籽粒的敗育率。
(3)大豆、花生:每667平方米用0.2%可溶性粉劑1.0~1.5克,先用少量溫水溶成透明狀溶液,再加冷水50千克,開花期莖葉噴霧。
注意事項
藥劑要貯存于陰冷、干燥處。
8.比久
其他名稱:二甲基琥珀酰肼、丁酰肼。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藥為白色結晶,易溶于水,能溶于丙酮、乙醇、二甲苯等。是1種植物生長延緩劑,主要作用是抑制新枝徒長,縮短節間長度,增加葉片厚度及葉綠素含量,防止落花,促進結實、增產、增色、耐貯。
毒性
低毒。
劑型
95%可濕性粉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蘋果、梨:于盛花期后20天,用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40~50千克,每10天噴藥1次,共噴3次。果實采收前50~60天,用藥50克,對水25千克,每隔10天噴藥1次,共噴3次。
(2)葡萄:于葡萄新枝梢生長6~7片葉時或采摘前15~30天,用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40~50千克噴霧。葡萄采摘后用同樣溶液浸果,可延長貯藏期。
(3)桃:在果核開始變硬時,用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25~50千克噴霧。
(4)花生:盛花期后,用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75~93克,對水75千克噴霧。
(5)番茄:在番茄第一和第四片心葉時,每667平方米用可濕性粉劑80克,對水75千克噴霧,或坐果后每667平方米用36克,對水75千克噴霧。
注意事項
藥液隨配隨用,如變紅褐色就不能用;不能與波爾多液、硫酸銅等含銅藥劑混用或連用;施藥后12小時內降雨,會影響藥效。
9.萘乙酸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針狀結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熱水、乙醇、酮、醚、醋酸和苯。是1種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用于小麥、水稻,可增加分蘗,提高成穗率,促進籽粒飽滿;用于棉花,可減少蕾鈴脫落,增桃增重,改進纖維品質;用于茄類、瓜類,可形成無籽果實;用于果樹,可疏花,促進開花,防止落果;用于玉米、谷子、豆類、花生、蔬菜等,均有催熟、增產作用。萘乙酸還可使作物具有抗旱、抗寒、抗澇、抗鹽堿、抗倒伏能力。
毒性
低毒。
劑型
80%原粉,2%鈉鹽水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小麥:于播種前用80%原粉40000~80000倍液浸種10~12小時,撈出后用清水沖洗2遍,風干后播種,或在拔節前用40000倍液全噴1次,揚花后期用32000倍液重點噴劍葉和穗部。
(2)水稻:秧苗移栽前用80000倍液浸秧根部6小時后移栽。
(3)玉米、谷子:用80%原粉40000倍液浸種12小時,撈出后清水沖洗1~2遍后播種(4)棉花:用80%原粉40000~80000倍液,從盛花期開始,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3次,如棉花有徒長趨勢,最好改用矮壯素。
(5)甘薯:將捆齊的薯秧立放在80%原粉40000~80000倍液中,浸下部(占秧苗的1/3),6小時后取出插栽。
(6)果樹:在蘋果、梨采收前30~40天,用80%原粉20000~40000倍液噴灑2次。
注意事項
田間用藥應選在晴朗、氣溫高、無風天氣進行;使用濃度和藥量應嚴格掌握,防止發生藥害;用于早熟蘋果品種疏花、疏果,易產生藥害。
10.增產靈
其他名稱:4-碘苯氧乙酸、4-IPA。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針狀結晶,難溶于冷水,能溶于乙醇、苯、氯仿、熱水等。遇堿生成鹽。為內吸性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加速細胞分裂,增強光合能力,調節植物體內營養的運輸及合理分配,促進開花、結實,增加產量。
毒性
低毒。
劑型
95%原粉。
使用對象和方法
(1)棉花:盛花期用15~20mg/kg噴霧,間隔10~15天再用20~30mg/kg噴1次。
(2)大豆:始花期用10mg/kg藥液噴霧,盛花期用15~20mg/kg藥液噴霧。
(3)小麥、玉米、高粱、谷子、花生、芝麻等作物,在蕾花期用20mg/kg藥液噴霧。
注意事項
原粉在水中不易溶解,配藥時,先用適量酒精或熱水溶解,再加水稀釋;藥液中如有沉淀,可用少量純堿使其溶解后再用;噴藥后6小時內降雨,要補噴;可與其他農藥或化肥混用。
11.防落素
其他名稱:番茄靈、促生素、4-CPA。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結晶,微溶于水,能溶于醇、酯和酮等有機溶劑。為內吸性植物生長調節劑。被植物吸收后,能抑制植物體內脫落酸的形成,使果柄等處難于形成離層,從而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加速幼果發育,使產量和品質提高。
毒性
低毒。
劑型
1%、2.5%,5%水劑,95%可濕性粉劑,98%粉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蔬菜:番茄、茄子、青椒在花開50%時用1%水劑100毫升,對水40千克噴灑。大白菜在收獲貯藏前3~15天,用1%水劑100毫升,對水25~40千克,在晴天下午噴灑,每667平方米噴藥液70~100千克。
(2)西瓜:在花開50%時,用1%水劑100毫升,對水50千克噴灑,每667平方米噴藥液50千克。
(3)蘋果:在落花期、幼果生長期、落果期和收獲前1個月各噴1次,用1%水劑100毫升對水25~40千克噴霧。
注意事項
避免在高溫烈日下及陰雨天噴藥,以免發生藥害;施用時加入適量尿素、磷酸二氫鉀效果最好,但要現用現配。
12.乙烯利
其他名稱:一試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長針狀結晶,易溶于乙醇和水。在pH3以下的酸性溶液中比較穩定,pH4以上逐漸分解,同時緩慢地放出乙烯,隨pH值的增高,分解速度加快。乙烯利易被植物吸收,進入莖、葉、花、果等細胞中。一般植物細胞液的酸度都在pH4以上,乙烯利在細胞液的作用下,釋放出乙烯,調節生長發育過程,如促進番茄、蘋果果實成熟,增加黃瓜雌花,促進雌花發育和促進植物器官脫落,誘導某些作物雄性不育,打破種子休眠,改變向性等。
毒性
低毒。
劑型
40%水劑。
使用對象和方法
(1)棉花:主要用于單產高和秋桃當家的品種。在大部分棉鈴已近七八成熟,即鈴期在45天左右時噴藥。一般每667平方米用40%水劑400~800倍液全株噴施,重點噴青鈴上。施藥后要保持最高日溫20℃以上連續3天。
(2)番茄:長成的青番茄,用400倍液噴果1次。
(3)黃瓜:在幼苗3~4片葉時開始用藥,用40%水劑1600~4000倍液全株噴霧,隔10天再噴1次。
(4)蘋果:在采收前3~4周,用40%水劑1000倍液全樹噴灑。
注意事項
乙烯利在中性溶液中極易分解,要現用現配;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宜在晴天使用,用后6小時內降雨應補噴。
13.吡效隆
其他名稱:施特優。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藥白色粉末,在水中溶解度65毫克/升,易溶于丙酮、乙醇。吡效隆是苯基脲類衍生物,能促進細胞分裂、分化和擴大,促進器官形成、蛋白質合成。尤其對瓜果類植物處理后促進花芽分化,防止生理落果極顯著,提高坐果率,使果實膨大的直觀效果明顯。
毒性
低毒。
劑型
0.1%醇溶液。
使用對象和方法
(1)獼猴桃:在謝花后20~25天,用0.1%醇溶液5~20毫升,加水1升,將藥液浸漬幼果果面,濕潤后立即出水。
(2)葡萄:謝花后10~15天,用0.1%醇溶液5~15毫升,加水1升,藥液浸漬幼果穗。
(3)西瓜:開花當天或前1天,用0.1%醇溶液30~50毫升,加水1升,涂果柄或噴液于授粉雌花的子房上。
(4)黃瓜:當花期遇低溫、陰雨光照不足,開花受精不良時,為解決“化瓜”問題,開花當天或前1天用0.1%醇溶液50毫升,加水1升,涂抹瓜柄。
注意事項
嚴格按照規定時期、用藥量和使用方法用藥;加水稀釋后,應當天用完,久置藥效降低;施藥后6小時內降雨,應補施;可與其他農藥、肥料混用。
附錄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引自農業部農藥檢定所)
表1 殺蟲劑/殺螨劑
表1 殺蟲劑/殺螨劑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2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3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4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5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6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7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8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9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0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1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2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3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4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5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6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7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8
表1 殺蟲劑/殺螨劑(續)-19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續)-1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續)-2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續)-3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續)-4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續)-5
表2 殺菌劑/殺線蟲劑(續)-6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2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3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4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5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6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7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8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9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0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1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2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3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4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5
表3 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續)-16主要參考文獻
[1]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二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2] 農業部全國植物保護總站.植物醫生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4
[3] 陳耀溪.倉庫害蟲.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4] 李慕賢等.家宅病蟲害防治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5] 李明遠等.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譜.北京:農業出版社,1992
[6] 呂佩珂等.中國蔬菜病蟲原色圖譜續集.呼和浩特:遠方出版,1996
[7] 中國農學會.保護地蔬菜醫生.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5
[8] 丁夢然等.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9] 徐明慧等.花卉病蟲害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
[10] 張殿京等.農田雜草化學防除大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
[11] 許詠峰.農田雜草化學防除原理與方法.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2] 李孫榮.雜草及其防除.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
[13] 車晉滇.農田雜草彩色圖譜.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4] 呂德滋等.農田雜草及防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5] 農業部全國植保總站等.植物檢疫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16]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新編農藥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17]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藥卷編輯委員會韓熹萊等.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藥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
[18] 王忠等.新編常用農藥安全使用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