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十大名酒排名?
徐州十大名酒排名?
洋河大曲是江蘇省宿遷市的特產,也是十大濃香型白酒品牌之一,其歷史十分悠久,其釀造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兩漢時期,洋河大曲是以優質的黏高粱為主要原料,使用傳統工藝并結合現代技術釀造而成的,酒質清澈透明,口感柔順細膩。
2、雙溝酒
雙溝酒是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溝鎮的特產名酒,雙溝鎮釀酒歷史非常悠久,雙溝酒品質純正,口感獨特,自古以來一直深受各朝代文人墨客的稱贊,為雙溝酒寫下了許多動人詩篇。
3、湯溝白酒
湯溝白酒產自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湯溝鎮,湯溝鎮優越的氣候、土壤和水文條件為湯溝酒的釀造提供了絕佳的條件,也造就了湯溝白酒酒香濃郁,酒體豐滿,口感醇和等優良品質。
4、今世緣酒
今世緣酒是江蘇今世緣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濃香型白酒,是中國十大高端商務白酒之一,其釀造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明清時期最為興盛,憑借綿甜凈爽的口感而深受人們喜愛。
5、沛公酒
沛公酒也是江蘇十大名酒之一,其歷史十分悠久,是以上等高粱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并結合現代先進的釀造技術釀制而成的,釀成的沛公酒芳香濃郁,口感綿甜,還帶有獨特的芝麻香。
6、漢劉邦酒
漢劉邦酒是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的特產,是以歷史名人劉邦命名、以劉邦文化為品牌文化的白酒,漢劉邦酒以優質的高粱、小麥、糯米等為原料將漢代宮廷配方和現代技藝相結合釀造而成的,口感和品質極佳。
7、五瓊漿白酒
五瓊漿白酒是江蘇五瓊漿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白酒,公司作為江蘇省規模較大的白酒企業,研制生產的五瓊漿白酒酒質清澈,香氣濃郁,口感醇厚,將濃香與醬香融為一體,風味獨特。
8、分金亭
分金亭是江蘇分金亭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濃香型白酒,是使用優質原料采用傳統釀酒工藝并結合現代科技勾兌而成的,不僅酒香濃郁,而且口感綿甜,深受人們青睞。
9、五醍漿
五醍漿是江蘇震洲五醍漿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白酒,其釀造歷史悠久,約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是以優質高粱為原料,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釀制而成的,窖香濃郁,余味悠長。
10、御珍酒
御珍酒是江蘇御珍酒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白酒,其釀制工藝獨特,品質優良,口感醇正,深受江蘇人民的喜愛,在全國各地也很暢銷,還被授予“中國白酒質量優秀產品”的稱號。
做土壤原位修復需要用到哪些設備,具體應該怎么做?
春土168,病土游兄原彎鋒位修神鬧襲復專家,土衡論
土壤修復產業宏觀分析
土壤修復市場的熱度已經遠超我們的想像,這不只表現在肢謹業務前景上,更表現在市場布局的爭奪上。通過對115家最具影響力企業的深度分析,本文積累了中國修復企業的一手數據庫,基于這遴選出的修復行業115指數樣本,我們對整個修復產業從業企業從六大維度做了一個宏觀分析,從而一窺我國修復產業整體發展。
六大維度
業務歷冊基鏈分布
企業體量/資本屬性
進入修復市場時間
地域分布
整體研發水平
盈利水平及整體市場空間
土壤修復115指數宏觀分析
土壤修復市場的熱度已經超出了我們想像,它的熱度不只表現在業務前景上,更表現在市場布局的爭奪上。宇墨咨詢通過對這115家最具影響力企業的深度分析,從而積累了中國修復企業的一手數據庫,基于這遴選出的修復行業115指數樣本,我們對整個產業從業務鏈分布、到參與企業體量或資本屬性、到企業進入修復市場時間,空間分布、企業整體研發水平以及企業盈利水平及整體市場空間六大維度,對我國修復產業從業企業做了一個宏觀分析,從而一窺我國修復產業整體發展。
1)從業務鏈分布來看
納入本次統計范圍的有環境咨詢10家,修復工程61家,修復設備11家,修復藥劑5家,環境檢測12家,下一個風口2家,概念股14家。其中早期進入修復市場但鎩羽而歸的市場早鳥們(即沒吃到蟲兒的早鳥們,共7家)及概念股們,包括從事相關領域、或未從事以及可能從事的概念股企業,不納入統計范圍。可見修復工程作為整個產業鏈最大一塊蛋糕,自然也對應了最多的參與者,占比達到總統計數的60.4%,是本報告中統計環境咨詢企業的6倍,(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歐盟聯合研究中心2013年研究顯示,修復工程費用是場調費用的5.33倍,頗為吻合)。此處值得一提的是,環境咨詢和環境檢測兩單板塊涉及到的大量體制內企業,本報告中均已清單給出,未做詳細分析,從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在數量上的體現。而修復設備和修復藥劑分別僅占4.95%及10.89%,則較為直觀地反映了這兩大細分領域不受國內企業青睞的尷尬地位,但同時也反映了其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而下一個風口本報告重點分析了農田修復和地下水修復兩大細分風口市場,各選取一家企業姿芹作為典型代表,其稀有的數量也反映了目前市場還不成熟,競爭者稀少的現狀,而概念股們未來自然將還是主要撲向修復工程市場,而這些潛力概念股往往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業內人士直言,在擁有大資本和大項目源的潛力股們還沒有參與市場競爭的時候,還說不好誰是行業巨頭,可見未來修復工程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2)從參與企業體量或資本屬性來看(僅用于本文討論,不作為科學劃分依據)
入選本報告的115家企業中,去除掉14支概念股公司,余下101家企業中,央企國企12家,上市公司16家,擬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企業20家,外企5家,改制企業3家,中小企業27家,合資公司5家。
由于整個修復產業鏈目前重頭戲集中在修復工程部分,環境咨詢和環境第三方檢測也基本屬于事業單位和改制企業市場,本處對企業的屬性分析僅針對修復工程企業。考慮到部分修復工程公司兼具上市公司與央企國企雙重身份,而央企國企在土壤修復市場又具備獨特的項目渠道優勢,本處如將這類具備雙重身份的企業統一歸并為國企,將上市公司和擬上市環保公司統一歸并為環保大亨,其他新三板及中小民營企業統一歸并為中小企業。
市場早鳥方面,中小企業參與數量最多,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業基數大且相對更加靈活,而央企國企則憑借著先天的近水樓臺優勢也發力不凡。環保大亨則由于在上述兩方面均不占明顯優勢,表現相對落后。
在新開拓市場層面,大多是資金密集型或行政資源型的央企國企,他們憑借其項目渠道優勢和融資優勢,大舉進駐修復圈,主要包括建筑、水利、水泥、石油、鋼鐵、房地產等領域的跨界者。而中小企業則由于基數龐大,船小好調頭也紛紛入場,環保大亨們則相對謹慎。
如果把這56家修復工程企業的簡單粗暴地劃分為三個梯隊,那么國家隊早鳥、市場大亨早鳥及中小企業的部分早鳥可以作為第一梯隊,如建工、高能、大地益源、中科鼎實等,他們無論是從當前規模還是未來發展前景均屬龍頭,未來可能還將進一步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把國家隊新秀、市場大亨新秀及部分中小企業早鳥作為第二梯隊,如寶武鋼鐵、理工環科、上田環境、新九方等,他們則具有最大的不確定性和最大的增長空間;剩余企業劃分到第三梯隊,如此這般,三個梯隊數量倒也差異不大,但如果考慮大量未納入本報告統計范圍的中小企業也歸并到第三梯隊,則第三梯隊數量最大。
本處如果進一步考慮沒吃到蟲兒的早鳥們(2家國企+2家上市公司+2家中小企業+1家外企)以及概念股們,其呈現出來的趨勢基本同上,但也可以有一些新的發現。例如6家偽概念股公司中,他們均曾經生聲稱要拓展修復業務,但截至到目前仍未看見任何實質性動作和進展的,這進一步反應了環保大亨在這方面的謹慎。而在6家潛力股分析中,央企國企和環保大亨各占半壁江山,憑借已有資源,他們必然在未來市場產生不俗的影響力。而針對還希望進入修復市場的中小企業,除非在技術創新及修復的上下游領域取得突破,否則將變得異常困難。
如果再加上大量場調及檢測環節的體制內企業,同時考慮國家隊們的體量和優勢,似乎就能更加殘酷意識到這個市場究竟是誰的主戰場。
3)從企業進入修復市場時間來看
對本文101家企業(不含14家概念股企業)的進入市場時間進行統計可以進一步發現,2012年是一個入場企業高峰,這主要得益于2011年《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得到國務院批復,尤其是以綠色湘軍企業為代表,而新進入市場的則主要分布在2014,2015及2016這三年,隨著2014年首次土壤污染調查結果的公布以及土十條的呼聲越來越高至16年的出臺,大量企業開始進入這個市場拓展業務。
4)從地域分布來看
全國主要修復企業仍集中分布在北京(26),江蘇(19),上海(17),浙江(11)以及湖南(10)四個市場,這四個市場的企業占到全國所有修復企業的大半江山(65%)以上。北京和江蘇作為環保企業重鎮,自然不需過多解釋,上海及浙江則得益于本土經濟發展較快、工業搬遷場地較多,從而孕育了巨大的土壤修復市場容量,湖南則是在重金屬治理的風口成長起來了一大批綠色湘軍,為此輪修復大業做了充分的準備。而新疆、西藏、寧夏、甘肅、青海以及東三省、河南、海南等地由于本土修復市場容量有限,且當地經濟水平、環境污染水平以及環保企業發展受限等原因尚未出現本土強力競爭對手,本土市場依靠相關體制內單位以及外省修復龍頭企業來完成。例如如高能環境、永清環保等中標甘肅、新疆等修復項目,上海立昌環境中標青海等項目。
此外,整體來看,修復企業密集分布與南方,北方明顯較少,這主要與與土壤污染聚集區域有一定關系,總體來說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
全國各省修復企業數量分布圖
5)從企業整體研發來看
雖然土壤修復在歐美是一個成熟市場,修復工程更多依賴于對成熟技術的掌握程度以及經驗的積累,但對技術的研發仍然是衡量一個企業,乃至一個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反映研發較為簡單粗暴的一個標準即是專利的申請。
首先整體來看,我國主要修復企業的修復專利基本從2011年起步,隨著12年重金屬治理的風口起來,隨后逐漸穩步上升,從2009年的3項申請專利到2011年的9項,12年的40項,直到2016年的291項,可以說國內企業對修復技術專利的申請明顯提高,反映了企業已經從前期不規范的市場逐漸過渡到了在市場日趨競爭激烈的環境注重提高技術壁壘的現狀。而這個專利的變化情況與前述的企業進入市場的時間以及市場拓展時間表也可以基本吻合。
然而,如果進一步深入研究這115家企業的專利數量分布,又可看到我國企業修復專利分布數量極不均勻,以蓋亞環境、建工修復、上田環境及高能環境等企業為首的企業(而這四家也一定程度上分別代表了中小企業、央企國企及上市公司里面發展態勢最好的企業),其修復專利申請量占到了總量(863)的36.6%,累積超過20項修復專利的僅10家企業,51家企業修復專利更是為零,占總統計企業的44.35%,由此可見我國修復企業專利申請分布嚴重不均,企業之間研發實力差距巨大,絕大多數企業技術研發薄弱。
6)修復企業盈利水平及市場空間
最后,針對修復領域的重頭戲環節(場調環節及修復工程環節)的行業空間及盈利水平,我們分別從中遴選了幾家典型修復企業,對其營收及毛利作了初步分析,從而一窺行業發展。
從我們遴選的幾家具有代表性的修復企業歷年修復營收角度來看,各大企業基本呈現穩步上升階段,2011-2015這五年期間(即十一五期間),從各大企業修復營收來看,行業發展較慢,處于探索階段,在這一階段表現不俗的主要是幾大修復巨頭,包括建工高能等以全國修復市場大力布局的龍頭企業,也包括憑借重金屬治理風口異軍突起的湘軍企業,以永清環保及航天凱天為典型代表,此階段多數中小企業因為外在市場不振及內部技術實力不濟等原因而表現平平,但到了2016年,盡管也有部分企業因為具體原因不升反降,如永清,上田,卓錦等(參見報告具體分析),但主線條上,各大公司修復營收呈明顯增長,據估計,2016年修復市場整體規模達到100億。土十條及各大配套政策的出臺及落地還將進一步刺激市場打開,據宇墨咨詢調研顯示,相當一部分修復企業在2017年中即已經完成去年全年營收額,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0億。
盡管整體行情不斷向好,蛋糕不斷做大,但卻并不一定意味著企業吃到嘴的蛋糕變多,這一點可以從企業歷年毛利率水平分析得出結論。由圖可見,修復領域的環境咨詢業務毛利率呈現出了三個特點:其一是不同企業毛利率水平相差較大,從上田環境2015年最高的90%毛利率到上海環鉆的21.72%跨度巨大,這主要是由于不同企業技術手段不同,技術水平差異以及所處區域要求不一等綜合影響;其二是從2012-2016,環境咨詢業務毛利率整體穩中有升,但隨著參與者明顯增加以及市場的規范化,尤其是隨著《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的出臺(目前處于征求意見中),未來毛利率預計將變為穩中下降;其三是整體盈利水平明顯高于修復工程,相比修復工程領域整體在28%左右的毛利率水平,環境咨詢業務作為典型的“輕資產”業務類型,毛利率明顯較高,這可以在眾多同時從事修復工程和環境咨詢的企業里找到證據,例如上田環境,又或者業界龍頭建工修復,2016年度公司環境咨詢(技術服務)毛利率一個項目就高達87.53%,但當期修復工程毛利率則僅為18.9%。
相對而言,修復工程整體營收幾個特點如下:其一,不同企業修復工程毛利率水平存在差異,但整體差異較小,整體集中分布范圍在20%-30%之間;其二,是修復工程毛利水平整體呈現穩中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與競爭者加劇以及管理的趨嚴,例如由于異味控制增加大棚等;其三則是相比咨詢業務,工程的毛利水平偏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