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廢水主要采用哪些措施?
展開全部
朋友:你好哈!我給你介紹了幾種資料你可以了解一下;
四川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模式主要有三種,(1)納入城市污水收集及處理體系統一處理;(2)單村或聯村集中處理;(3)單戶或聯戶分散處理。
1、人工快速滲濾系統
人工快速滲濾系統主要由預沉池、配水池、人工快速滲濾池和清水池組成。人工快速滲濾池中的滲透介質一般選用天然砂、人工砂、爐渣、粉煤灰等,按照不同負荷及水質凈化標準設計相應的粒徑和厚度,按照自上而下由細到粗依次排列而成。在正常的運行過程中,濾料呈壓實狀態,且表面生長著生物膜。在污水經過時,通過濾料的物理機械攔截作用,濾料中粘土礦物和有機質的吸附作用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和降解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2、人工濕地系統
該系統一般由人工基質(多為碎石)和生長在其上的濕生植物(蘆葦、香蒲、菖蒲、水竹、美人蕉、燈心草和大麻等)組成,是一種獨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態系統,利用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基質的共同作用,逐級過濾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3、傳統三格式化糞池技術
傳統的三格式化糞池是將污水沉淀和污泥發酵,集中在一個腐化池進行處理的工藝。其對污水處理的效率很低,處理后的水質達不到國家排放標準。在厭氧發酵工藝研究發展的初期,該工藝被廣泛用于農村居民住宅區生活污水處理,但現在作為單獨的污水處理方式正逐漸被淘汰,僅作為其它新凈水工藝的預處理工藝繼續使用。但在四川農村仍分布較廣。
4、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一種新型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是在我國農村沼氣池和傳統的三格式化糞池技術基礎上,借鑒日本、德國及臺灣等地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根據現代農村居民的用水狀況及污水水質特點,在裝置內增設多處水力緩沖設施,能在一定范圍內適應生活污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的特點。
5、沼氣池+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沼氣池+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是在沼氣處理的基礎上配套人工濕地,通過濕地植物、基質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并經過多層過濾,降解污染,進一步凈化水質。特點是建造技術要求較低、處理效果良好,但其對地形要求比較高,且要占用一定的地表土地,因而該技術適用于有寬余土地、有地勢差異且地形復雜的農村地區。該技術在四川眉山東坡區及成都市郫縣部分農村均有分布,一般是沼氣池+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模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