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一改善污泥負荷與污泥齡 污水中的生物硝化反應屬低負荷工藝,負荷越低,硝化進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轉化的效率就越高。F/M一般在0.05~0.15kgBOD/kgMLVSS·d。負荷越低,硝化進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轉化的效率就越高。與低負荷相對應,生物硝化系統的SRT一般較長,因為硝化細菌世代周期較長,若生物系統的污泥停留時間過短,即SRT過短,污泥濃度較低時,硝化細菌就培養不起來,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SRT控制在多少,取決于溫度等因素。對于以脫氮為主要目的生物系統,通常SRT可取11~23d。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二改善回流比 生物硝化系統的回流比一般較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大,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0~100%。主要是因為生物硝化系統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鹽,若回流比太小,污水處理中的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就較長,容易產生反硝化,導致污泥上浮。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三改善水力停留時間 生物硝化曝氣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也較活性污泥工藝長,因為硝化速率較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長的反應時間。至少應在8h以上。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四改變BOD5/TKN比 TKN系指水中有機氮與氨氮之和,入流污水中BOD5/TKN是影響硝化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實踐發現,BOD5/TKN值最佳范圍為2~3左右。BOD5/TKN越大,活性污泥中硝化細菌所占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就越小,在同樣運行條件下硝化效率就越低;反之,BO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高。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五改變溶解氧 硝化細菌為專性好氧菌,無氧時即停止生命活動,需保持生物池好氧區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況下溶解氧含量還需提高。硝化細菌的攝氧速率較分解有機物的細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細菌將“爭奪”不到所需要的氧。因此,需保持生物池好氧區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況下溶解氧含量還需提高。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六改變溫度 冬季時污水處理廠特別是北方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出水氨氮超標的現象較為明顯因為硝化細菌對溫度的變化也很敏感,當污水溫度低于15℃時,硝化速率會明顯下降,當污水溫度低于5℃時,其生理活動會完全停止。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七改變pH 盡量控制生物硝化系統的混合液pH大于7.0,因為硝化細菌對pH反應很敏感,在pH為8~9的范圍內,其生物活性最強,當pH<6.0或>9.6時,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將受到抑制并趨于停止。
化學法利用氨氮去除劑的氧化作用分解氨氮,這種方法下的氨氮分解效率快,處理時間快,一般都直接在出水口投加藥劑使用,沒有過多繁瑣的操作。希潔氨氮去除劑,能在5~6分鐘左右降解氨氮,并且濃度好調節,靈活性強,根據不同的濃度投加不同的藥劑量就能很好地控制氨氮的濃度了。離子交換法沸石是一種對氨離子有很強選擇性的硅鋁酸鹽,一般作為離子交換樹脂用于去除氨氮的為斜發沸石。但對于高濃度的氨氮廢水,會使樹脂再生頻繁而造成操作困難,且再生液仍為高濃度氨氮廢水,需再處理。A/O系統A/O脫氮除磷系統,即缺氧、好氧脫氮除磷系統。其工藝流程是讓廢水依次經歷缺氧、好氧兩個階段,故人們通稱為缺氧、好氧脫氮除磷系統,簡稱A/O系統。目前實際投入運行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和厭氧氨氧化工藝,但它們的工藝條件要求嚴格,特別是對溶解氧的要求更為嚴格,在實際應用中很難控制;其他新型脫氮技術也只是在實驗研究階段。拓展資料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動物性有機物的含氮量一般較植物性有機物為高。同時,人畜糞便中含氮有機物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時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