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4運輸機是最大的嗎?
82年12月安-124首飛,86年第五架原型機參加了英國范登堡國際航展,引起國際轟動。86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87年全面投產,至1997年已生產了54架,年均生產5架,至2000年其中26架在俄軍服役。蘇聯解體后,該機主要作用商業租賃用途,為大量西方客戶提供了空運服務。2007年俄軍表示計劃重新開始生產該機的改進型號。
1985年,安-124創下了載重171,219千克物資,飛行高度10750米的記錄,打破了由C-5創造的載重高度原世界記錄。此外安-124還擁有過20多項國際航空聯合會FIA承認的世界飛行記錄。安-124目前主要租賃給各國客戶,提供超大、超重貨物運輸能力,據稱每飛行小時的租賃費用為6000到8000美元。
安-124粗大的機身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后掠下反式上單翼,翼展達73.30米。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推力為23400千克的D-18T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由扎波羅什“進步”機器制造設計局研制,帶有反推力裝置。機頭機尾均設有全尺寸貨艙門,分別向上和向左右打開,貨物能從貫穿貨艙中自由出入。安-124機腹貼近地面,方便裝卸工作。起落架為前三點式,采用24個機輪。
其貨艙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艙室較狹小,6名機組人員和1名貨物裝卸員組成的機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層艙室還可載88名乘客。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6.4(寬)×4.4(高)米,容積1013.76立方米,載重可達150噸,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
貨艙前后艙門采用液壓裝置開閉,分別可在7分鐘和3分鐘內打開。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地板上還另外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由于貨艙空間很大,安-124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
安-124上安排有廁所、洗澡間、廚房和2個休息間,遠程飛行時飛行員可以得到較好的休息。
機載設備包括氣象雷達、導航/地圖雷達、衛星導航儀、4套慣性導航裝置、大型移動地圖顯示器及大型雷達屏。機組人數為7人。
安-124有多種改進型號,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獲獨聯體型號合格證,最大起飛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載120噸;安-124-100M,與100型相似,換裝西方電子設備,樣機于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換裝電子式飛行儀表系統,機組人員減至3人;安-124FR,滅火型,可裝200噸水,也可改裝成貨機。
安-124-100于1992年12月通過俄羅斯官方認證,最大起飛重量392噸。該機改用利頓LTN92慣性導航系統、洛克韋爾公司的GPS導航系統、漢尼威爾公司的航電設備等西方電子設備。改進型的D-18T發動機可以提供6000小時維修周期,壽命24000小時,機組減少到4人。未來的130、140型改進型號可能采用西方發動機。
作為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安-124充分考慮了用于民航運輸時的適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噪音標準。
俄羅斯早在1998年就啟動了“空中發射”計劃。最近,俄軍醞釀已久的利用大型軍用運輸機在空中發射航天器的“空中發射”計劃進入實施階段,俄空中發射公司將正式利用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來開展衛星發射活動。安-124運輸機是世界最大的戰略重型運輸機之一。此次用于空中衛星發射的是安-124的改進型為安-124-100VS。而直接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則是一枚“飛行”型兩級運載火箭。根據發射方案,安-124型運輸機將攜帶長30米、重約100噸的“飛行”型火箭飛至距地面11公里的高空。飛機進入預定位置后,飛機尾部的艙門將被打開,當機身與水平線呈76度夾角時,機艙中的大功率活塞會把火箭推向艙口,使其順“斜坡”滑出。與此同時,運輸機將作出緊急躍升的飛行動作,使火箭與飛機快速分離。“飛行”型火箭可攜帶各種小型衛星以每秒3.8公里的速度飛向預定的太空軌道。
近期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體、“進步”設計局、烏克蘭航空運輸部和俄“伏爾加-第聶伯河”航空公司,聯合研究了安-124-100型的英國航空委員會標準認證問題。2002年6月,上述公司聯合啟動這一計劃。計劃將于2003年底之前,完成安-124及其發動機的英國適航認證。屆時安-124-100將符合西方貨運飛機的標準要求,極大加強市場競爭力。
2003年中,安東諾夫設計局大力游說北約選擇約20-25架安-124型運輸機作為其大型空中運輸平臺。北約目前急需大型運輸機,用于保障其需要快速部署能力支持的反恐、維和和人道主義行動行動。而原本北約各國給予厚望的空中客車公司A400M型運輸機至今尚在字面上,首批A400M型機要在2008-2010年前才能裝備北約司令部,各國對購買數量也有所保留。相比之下,安-124已量產多年,可以立即組建成建制的部隊。實際上這幾年間,北約與俄羅斯的伏爾加-第聶伯河航空公司,即安-124-100型運輸機的持有者,進行了多次合作,僅去年就在阿富汗為北約部隊飛行了260架次,利潤超過1億美元。
2003年8月,在莫斯科航展期間,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體總設計師巴拉布耶夫與俄羅斯“伏爾加-第聶伯河”集團公司總經理伊薩爾金表示,現在已經簽署決議,決定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企業內恢復安-124-100型飛機的制造。據稱,將在俄羅斯的“航星”廠和烏克蘭的“阿維安特”廠恢復安-124-100型機的制造與改進,在烏克蘭的“西奇發動機”廠恢復制造D18T型發動機,也將恢復制造用于安-124-100型機的材料、半成品和配件。實施這一決定的最一個步驟是制訂恢復生產計劃并分階段將現有的安-124-100型機改進成安-124-100M型機,將載重量提高到150噸,同時滿足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四級噪音與排放物要求,以及提高D18T型發動機的功率,配備改進型駕駛導航系統等。
安東諾夫航空科技綜合體針對2003年開始大作宣傳的載重150噸、續航能力為15000公里的歐洲空中客車A380型運輸機,推出了相應的安-124-300型運輸機研制計劃,載重和續航里程和A380一樣。整個計劃經費預算至少為5至6億美元。這個項目將是相當費時費事的。2005年后才能完成項目計劃的制定工作,同時還要尋找投資者和市場。歸根到底是要先確定項目的研制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途徑,然后再根據現有的資源條件不斷調整目標,甚至包括縮短續航里程等。烏方樂觀的認為,A380將不是安-124-300的對手,因為A380造價比它高,又只能裝運集裝箱,而安-124-300還能裝運非標準大件貨物。據悉,烏方打算依靠進口解決該項目的核心問題,在安-124-300上使用加拿大普惠公司或美國通用電氣飛機發動機公司的發動機。因為烏方自己研制新發動機的代價非常昂貴,而這些西方公司有現成可用的發動機,并且它們都愿意出售給烏克蘭。
2004年4月,烏里揚諾夫斯克“航星”工廠生產的安-124-100型開始進行飛行試驗。該機由俄羅斯“飛行”航空運輸公司于2001年4月10日簽訂合同訂購這種飛機,但是主要的制造工作從2002年第二季度開始。該型號的研制費用由生產廠和訂貨方共同承擔。根據航空運輸公司的要求,飛機的載重量從120噸提高到150噸。目前該機已開始飛行試驗,然后將投入使用。
2004年6月,除美、英兩國之外的15個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部長在伊斯坦布爾峰會上,簽訂了”戰略空運過渡方案“(SALIS)諒解備忘錄,授權各簽字國使用安-124-100來支援盟國或歐盟部隊。簽訂空運諒解備忘錄的動議是北約組織國防部長在2002年布拉格峰會上提出來的,還提出了簽訂類似的海運諒解備忘錄的動議?,F在這個空運諒解備忘錄有效期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但是在2006年1月1日之前必須簽訂有效合同,否則該諒解備忘錄將失效。
將米-35運送到斯里蘭卡的安-124運輸機正在進行裝卸作業
北約組織的維護供應局(NAMSA)將負責SALIS采辦事宜。按照該諒解備忘錄規定,各簽字國若需要使用安-124-100戰略運輸機,必須先提供授權簽訂該合同的批準書。主承包商可能是商業運輸公司,在獲得通知之后的6天內,提交多達6架安-124-100戰略運輸機,可連續使用20天,飛行時間最少800小時。使用安-124-100作為歐盟的過渡性戰略運輸機,旨在填補10年前就已存在的戰略空運的空白,直到空中客車軍機公司正在研制的A400M戰略運輸機投入服役時為止。
目前,全球共有三家企業在生產“魯斯蘭”,分別為俄羅斯的“伏爾加-第聶伯”和“飛行”公司,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航空公司”。盡管招標結果還未宣布,但專家們均認為擁有10架安-124的俄“伏爾加-第聶伯”公司將會在招標中勝出。一位專家表示:“對頻繁參加維和行動的北約來說,保持運輸機在如何時候都能迅速投入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只有那些擁有足夠飛機儲備的公司才能辦得到?!绷硗庖患叶砹_斯企業“飛行”公司也擁有8架安-124。盡管開始時北約認為烏克蘭的安東諾夫公司更符合有關條件的要求,但該公司目前的機會已經非常小了。安東諾夫共擁有7架安-124,但其中的兩架已被加拿大和比利時的法院扣押。
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航空起點-SP”公司將于2008年開始組裝首架改進型安-124-100M-150運輸機,其載重量將達到150噸。據悉,安-124-100M-150運輸機的生產周期將長達33個月。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制造公司總經理安納托利?梅里查表示,該公司下屬的30家烏克蘭航空制造廠中絕大多數將參與改進型機的建造計劃。改進型安-124運輸機載重量從原來的120噸增加到了150噸,其在負載120噸貨物情況下飛行距離從原來的4600千米增加到了5400千米。與此同時,由于使用了最新型指揮控制系統,機組人員數量從6人減少到了3人。根據計劃,2027年前俄烏將為訂購商建造和提供55架安-124-100M-150運輸機,而到2030年前還將交付30架該型機,未來世界航空運輸市場對該型機需求至少為100架。據悉,因財政撥款問題,安-124運輸機的批量生產工作于上世紀90年代收縮,目前共建造了56架該型機,其中有10架屬于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所有,6架屬俄“飛行”公司所有,另有7架屬“安東諾夫航線”公司所有,其它歸俄羅斯運輸航空兵所有。此外,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制造公司正在開發另一種改進型安-124型機,其機身預計將加長5米,而翼展將增加13米。根據專家預測,實施這一方案預計需要20-25年時間,而第一階段的撥款將需要4.07億美元,第二階段需要投資約11億美元。
2002年12月,廣州地鐵為在二號線通車時能夠使用德國新型列車首發,特別租用安-124運送該型列車前來廣州。
美洛馬航天公司正在研究可否用安-124運輸機把宇宙神3和宇宙神5運載火箭從丹佛送到東、西海岸發射場。這兩種新型火箭將使用俄羅斯設計的RD-180發動機,正常情況下應使用美國空軍的C-5運輸機運輸。然而,隨著今后幾年內商業發射次數的增多,洛馬需要有后備運輸能力,以防因C-5供應不上而影響發射安排。
安-124座艙,與西方先進運輸機相比有差距
2005年8月,烏里揚諾夫斯克航星股份公司執行總經理瓦列里-薩瓦特契科向記者宣布:航星股份公司正在恢復安-124的批生產。在過去20年里,烏里楊諾夫斯克航星工廠共制造了36架魯斯蘭飛機?;謴桶?124飛機批生產計劃在2005年莫斯科航展上開始,在航展上簽訂了烏里楊諾夫斯克股份公司、伏爾加-第涅伯航空公司和飛行航空公司之間的三方協議。2012年前,烏里楊諾夫工廠需要向每家航空公司提供5架飛機。薩瓦特契科解釋說,烏里楊諾夫航星公司對生產魯斯蘭飛機有全面的準備。在財政充足的條件下,企業很快可以向訂貨人提供2架安-124飛機。對這種飛機的所有需求,包括國外需求,預計有50架。
2006年7月,報道指出安-124重型貨運運輸機在2020年前的市場容量預計為60~80架。這些俄羅斯和國外研究的數據是航空工業公司總經理康斯坦丁-卡杰諾夫在同記者談話時提到的。如果考慮到未來東南亞國家快速發展的要求,那么對安-124飛機的需求可能更多。根據卡杰諾夫的意見,如果不研制新的改型也不生產安-124飛機,那么貨運航空運輸市場將被波音和空客公司的寬體貨運改型飛機占領??ń苤Z夫提起,兩年前已經討論了恢復安-124飛機生產的問題,所有的計算都已經完成,進行了市場研究,制定了清晰的包括投資回報在內的商業計劃,以便研制和生產載重量、航程增加的安-124型飛機,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通過任何決議。對于運輸公司來說,恢復和改進安-124的項目是復雜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項目,同時也是回報很高的項目。他說:國防部暫時不會購買這種飛機,但是現在,民用航空公司需要安-124。當前聯合國和北約組織都對安-124-100飛機表現了興趣。
2007年5月,一架在挪威卑爾根(Bergen)Flesland機場停留的安東諾夫公司安-124-100飛機被迫進行了降噪改裝,其發動機短艙帶有V型罩。該機注冊號為UR-82009,是一架服役16年的飛機,歸屬于安東諾夫航空公司(Antonov Airlines)。該機被觀察到其所有4臺Progress D-18渦扇發動機的噴管做了V型(chevron)改造,這一結構使經過發動機各處的氣流平滑過渡,從而降低噪聲。過去幾年這種改裝作為一種潛在的降噪方法進行了多次測試,并將應用到波音787和747-8的通用電氣GEnx發動機上。靜音技術驗證(QTD)項目的波音777-300ER的GE90發動機也安裝了類似V型罩。
2007年11月,使用俄羅斯的安-124飛機運送防地雷伏擊車輛(MRAP)到伊拉克,在美國國會成為了一個熱門政治話題。國會防務撥款小組主席John Murtha,當他與國會上層David Obey就11月20日的記者會勾畫他們的戰爭經費立場時,明示借用俄羅斯的運輸機。因為五角大樓暴出一項潛在有250億美元的努力,今年生產、裝備和空運MRAP到伊拉克,Murtha著眼點在他們的空運成本,這是因為他考慮到此前布什行政部門另一個完全失敗的案例。Murtha說,如果拉姆斯菲爾德時代防務領導人要改變伊拉克的狀況先行做出調整并因此而做出計劃,那么MRAP可能早就及時生產出來,甚至節省費用裝船運到中東了。替代方法,美國使用由烏克蘭人駕駛的俄羅斯飛機空運它們。美國運輸司令部告訴《航宇日報》,它已由運輸司令部的民用預備空運機隊(CRAF)的合伙人(Atlas航空和Lynden航空貨運公司),通過兩家俄羅斯公司(Volga-Dnepr航空公司和Polet Cargo航空公司)簽下了安-124飛機。MRAP運輸的使用概念是,對于穩定狀態的運輸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安-124飛機……運輸司令部在電子郵件中說。安-124的使用反映出我們利用民用運輸的能力,正像我們例行混用美國政府和商業海運資產支持我們的作戰一樣。運輸司令部聲稱,安-124是不出租的,這樣國防部是為此能力簽約,而不用專用飛機來支持MRAP的快速交付。據司令部說,近來與Atlas/Volga-Dnepr簽下的一份長期合同是每天提供一架安-124飛機直到三月底,約值3億美元。
2007年12月,俄羅斯空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澤林上將日前宣布,俄羅斯空軍準備在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空企業生產改進型“伊爾”-76MФ運輸機,以及將在這里恢復生產“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伊爾”-76MФ飛機將用來為空軍軍事運輸航空兵補充一批重型運輸機。將安裝新的ПС-90經濟型發動機,起飛重量為60噸,航程為8000千米。首架批量生產的“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于1987年在基輔航空制造廠出產,共計組裝了40架。有關恢復生產和改進“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的決定,于2005年2月由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政府共同做出,并為此成立了一個專門的部門間委員會。經現代化改造后,“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的起飛重量將從原來的120噸提高到150噸,而機組乘員將由6人減少為4人,并將裝備新型機載設備。2020年前計劃組裝80架。
2008年1月,烏克蘭工業政策部宣布,烏克蘭和俄羅斯計劃成立一個聯合工作組,負責制定解決安-124飛機知識產權問題的方案。雙方就這一問題的最近一次商談于2008年1月16日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代表指出,已經準備好了一份為恢復安-124飛機的批量生產而調解知識產權的俄羅斯政府和烏克蘭政府間的協議草案。該文件已經由俄羅斯各部門批準,并提交給烏克蘭方面協商。烏克蘭方面則宣布,俄羅斯方面提出的協議草案與烏克蘭法律相抵觸,因為知識產權劃分應在兩個經濟主體之間的條約關系框架內進行。
2008年2月,烏克蘭國防部長尤里?葉哈努羅夫向記者宣布,俄羅斯將繼續在“安-70”軍用運輸機項目上與烏克蘭合作。俄羅斯方面證實,俄方將繼續“安-70”軍用運輸機的研發工作。烏克蘭防長宣布,目前為了使“安-70”投入批量生產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及試驗。而為了完成該項目需要大約3億美元,一年半的時間。制造“安-70”軍用運輸機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聯合項目。飛機將用于運輸重47噸的貨物及空投傘兵和技術裝備。2006年7月俄羅斯政府決定就中止“安-70”軍用運輸機的研制和批量生產與烏克蘭開始談判。2006年10月24日當時的俄羅斯政府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宣布俄羅斯最終退出“安-70”項目。2007年8月在莫斯科國際航展期間,俄羅斯的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與“烏克蘭航空”國有航空制造公司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發展在運輸和客運航空技術領域的合作,特別是恢復“安-124”“魯斯蘭”飛機的批量生產和在“安-70”軍用運輸機計劃上進行協作。
安-124三面圖
尺寸數據
翼展 73.30米
機長 69.10米,
機高 21.08米,
機翼面積 628.00平方米
貨艙長×寬×高 36.0米×6.4米×4.4米
使用空重 175,000千克
最大商載 15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30,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05,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 865千米/小時
正常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時(高度10000~12000米)
進場速度230~260千米/時
起飛滑跑距離2520米
著陸滑跑距離(最大著陸重量)900米
最大有載航程4500千米
最大燃油航程16500千米
安-124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目前世界上第一大運輸機是安-225。
安-124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集團設計,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產的安-22重型運輸機,在性能上優于美國的C-5運輸機。安-124綽號“魯斯蘭(Ruslan)”北約代號“禿鷹”(Condor),魯斯蘭是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一個英雄的名字。目前由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星SP廠和烏克蘭基輔飛機廠分別生產。至1995年為止,共生產了56架。
安-225運輸機(英語:Antonov An-225 Mriya“,北約代號:哥薩克”Cossack“,烏克蘭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я,俄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 研制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該機起飛重量640噸,是至2015年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其翼展寬度僅次于美國休斯力士運輸機,是翼展第二寬的飛行器。
唯一一架安-225是由現屬烏克蘭所擁有。該機是蘇聯時代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為”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運輸用途研制,迄今為止僅實際制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該機是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安-225運輸機可以運送超大型貨物,機艙的載重量可達到250噸,機身頂部的載重量可達到200噸。
安-225更大。
安-225巨型運輸機
安-225是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研技術聯合體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6發渦扇重型運輸機。 1985年中期開始設計研究,1988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飛,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帶“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飛行。至今只生產了1架飛機。安-225在安-124基礎上加大,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飛機總重和載重能力都增加了50%,機身加長,客艙的基本橫截面和機頭艙門未變,取消了后部裝貨斜板/艙門,垂直尾翼由單垂尾改成雙垂尾,兩個垂直尾翼安裝在帶上反角的水平尾翼兩端,所有翼面都后掠,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則分為三段。
安-225貨艙內可裝載16個集裝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設備,或天然氣、石油、采礦、能源等行業的大型成套設備和部件。機背能負載超長尺寸的貨物,如直徑7~10米、長20米的精餾塔、俄羅斯的“能源”號航天器運載火箭和“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這樣將大型器件從生產裝配廠整運至使用場所既保證了產品質量,又縮短了運輸周期。
動力裝置為6臺扎波羅什“進步”機器制造設計局 229.5干牛 D-18T渦扇發動機,裝有反推力裝置。座艙駕駛艙內有6名空勤人員。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座椅高度可調節里可轉動以易于出入。2名飛行工程師面朝左壁而坐。領航員和通信員在駕駛員背后面朝后壁而坐。機翼中央段后底層貨艙上方為運以 60~70名人員的客艙。
主要機載設備和安-124大致相似,帶自動飛行操縱系統和活動地圖顯示器。設有電子飛行顯示器,機頭內裝有前觀氣象雷達和下視地面地圖/導航雷達,有慣性、羅蘭和歐米加導航設備。
尺寸數據 翼展 88.40米,機長 84.00米,機高 18.20米,機翼面趴 905.00米2;貨艙長×寬×高43.0米×6.4米×4.4米。
重量數據 最大商載250,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600,000干克。
性能數據 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時,起飛平衡場長3500米,航程(帶200,000千克,內部商載)4500千米,(帶100,000千克,內部商載)9600千米,(最大油量)15,400千米。
不是的
安-225運輸機
前蘇聯研制,前蘇解體后,烏克蘭安東諾夫公司制造的AN-225運輸機,擁有6個引擎,可以載重250噸,它的翼展足有88.4米,貨艙長43米、寬6.4米、深4.4米,可以承載80輛轎車
最大的飛機是安-225運輸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