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樣的布點原則是什么有哪些布點方法
布點原則:隨機,等量,多點,具有代表性
布點方法:小面積地塊——五點布局和棋盤式布點
大面積地塊——蛇形布點(“S”形布點)(推薦)
采樣深度根據耕作層深淺及種植作物而定,一般大田為0-20厘米、果樹0-60厘米左右。每個采樣點的取樣深度、采樣量及上下層比例均要相同。樣品量以1公斤左右為宜,如果過多就用對角線四分法進行取舍。
想要測土壤的重金屬含量應該怎么布點采樣
銅、鋅不僅是土壤中供作物生長發育的必需的營養元素,也是污染環境的重金屬元素。在農業生長中,來源于大氣、礦質肥料、農藥、污灌以及工業廢棄物的重金屬直接進入土壤,造成銅、鋅在土壤中大量累積,破壞了土壤環境中的營養元素平衡,降低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威脅著人、畜的健康。重金屬銅、鋅對土壤—植物環境的污染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如何快速、簡便地測定土壤中的銅、鋅含量也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個難題。 本研究按照農業速測的要求,即:在常規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為了降低土壤養分綜合測式成本,而進行的比常規分析方法測試速度更快,測試周期更短,而測試精度能滿足測土施肥要求的一項綜合測試技術。首先選定了具有快捷性、簡便性和便攜性,又能滿足測試的精度要求的速測儀:分光光度儀。試驗試劑的選擇:Mehlich 3 浸提劑和雙硫腙顯色劑能夠實現多種重金屬的聯合浸提和測定。形成了獨特的速測重金屬銅、鋅的M3-雙硫腙法。在此基礎上,對M3-雙硫腙法與常規分析方法(DTPA-AAS 法)進行了相關性研究,并對M3-雙硫腙法的重現性和回收率作了分析,同時為了更完整地說明本法的完備性,對于本法提取的銅的形態;干、鮮土中銅、鋅含量的相關性等問題,本文也進行了分析探討。主要研究結果和結論如下: 1.供試土壤狀況 供試土壤采自山東省龍口市0~20cm 的土樣。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如下:5.7pH7.5;0.95有機質(%)1.62;14.12粘粒含量(0.002mm)%16.81;15.15CEC(ml/100g)20.55。 2.M3-雙硫腙法與常規分析方法的相關性 本法與常規分析方法(DTPA—AAS 法)之間有良好的相關關系。 其中銅: M3-雙硫腙法與常規分析方法的相關方程式為:Y=1.1689X-0.3781。相關系數:r=0.8206。r0.05=0.707rr0.01=0.834,說明M3-雙硫腙法與DTPA-AAS 法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顯著; 鋅: M3-雙硫腙法與常規分析方法的相關方程式為:Y=1.1689X-0.3781。相關系數:r=0.8925。M3-雙硫腙法與DTPA-AAS 法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顯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