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到春運時間了,需要買一千個口罩備著嗎?口罩會不會漲價?
最近幾日情況似有不妙,因為國內多地都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而且滿洲里都已經采取了封城措施,可見力度之大!但這還都是局部零星散發的案例,并未造成聚集性病例的群發和傳播,再加上第一時間的控制、檢測及治療等措施也一定會將病毒遏制在小范圍內解決掉。
從我們過去幾個月的經歷來看,無論是之前的北京、大連、青島等地,還是近日的上海、天津等相繼出現的個案也都很快被遏制或就要被控制,而且現在的防疫機制更健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體系更高效,還有疫苗等助力。因此,包括張伯禮院士在內的多位專家都說“我們不會再爆發像武漢那樣的情況”。
只要是疫情不會再大面積爆發或復發,那就不會影響到全國人的大多數出行,對即將到來的春節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當然口罩是我們出門在外的必需品之一,確實應該繼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及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基本要求,至于要不要吞1000多個,那取決于你及家人們的需求量。
另外,口罩價格會不會像年初那樣上漲呢?一般來說價格是由供求關系影響并決定的。我認為不會的,一方面是我們已經有信心有能力可以將病毒控制在局部,二是經歷上次防疫物資的緊缺后,我們國家就進行了大量的戰略儲備,對當時的生產企業做出承諾,疫情后將全部買下。因此,咱們的儲備物資現在有很大的規模,屆時萬一市場需要就可以提供,并起到平抑物價上漲過快的作用。舉個例子來說,咱們今年向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僅提供口罩就超過1900億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企業的生產能力有多強?
總之,防患于未然是對的,但也不必過于緊張和擔憂!今非昔比了,經過近一年下來的抗疫經驗也已經日漸成熟,在聯防聯控的防疫機制下我們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檢測動員能力,比如說青島市僅僅用了幾天時間檢測近1000萬人,讓世界刮目相看。物資方面我們也吃過虧,現在儲備量不是小而是太大了。因此沒必要吞太多超出需要的部分,足夠應對短期出行使用的即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