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沒有過濾如何培養硝化細菌?
一、魚缸沒有過濾如何培養硝化細菌?
魚缸里面放上一些小魚仔,并且保證魚缸能夠曬到太陽,等到小魚仔養到死光的時候,并且尸體完全被水中的微生物消化,那么你的魚缸就培養出了硝化細菌了。
有硝化細菌的魚缸里面的水有一種類似于發霉的氣味,這樣的水養魚怎么養都是會活的。
魚缸不一定需要過濾,可以在魚缸的底部放上比較厚的底沙。這些沙子本身有吸附魚的糞便的作用。由于魚的活動,這些糞便大多會進入沙子的底部。在沙子的底部,這些魚份能夠產生更多的硝化細菌。
通常來說三厘米厚度的底紗足夠用兩三年了,整個兩三年的時間內是不需要換水的,只有當一份,已經沒有辦法被底沙吸附浮到底紗上面的時候,這個時候才需要把魚全部撈出來,把底沙用水清洗干凈。
但是注意在撈魚的時候,一定要保留缸中的水,我們一般只取水中澄清的部分,把有緣分的部分倒掉。
通過這樣的操作,水中的細菌可以完整的保留,并且還有豐富的微生物,最值錢的魚缸并不是魚缸本身,而是魚缸中的水。
在養魚的期間,水會慢慢變少,只需要定期加水就可以了,可以在魚缸上做一個標記,每次加水到那個位置。
加水的時候要小心看到有水逆流下來的時候,他會下意識的往水桶的方向跳,這樣就容易出現在加水的過程中,魚跳出缸。特別是像光唇魚鳑鲏魚這種類型的魚,如果加水不小心容易跳缸。
草缸一定要能夠曬得到太陽,并且定期的修剪,過長的水草,否則在夜間容易缺氧,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裝一個太陽能燈,在夜間的時候可以對草缸中的水草進行照射,避免草根消耗氧氣,造成體積比較大的魚死亡。
只要這些操作得當,你上次可以養得出,那些比較脆弱的魚,比如說白條,還有河水里的黑殼蝦。本人就是用這個方法,黑殼蝦和白條都能夠做到正常繁殖了。
二、魚缸過濾桶已經培養好了消化系菌怎么清洗?
硝化細菌要配合玻璃杯,陶瓷環,生化過濾棉才行,硝化細菌要有生存的地方,這些都是它們著床的地方,一般先養水,養好水之后再放魚,魚缸會有一個從渾濁變澄清的過程,大約需要7天左右。
三、魚缸培菌有什么用?
魚缸里培育的細菌是有益細菌,它們的存在不僅能和致病菌爭奪生存空間,而且還能分泌消化酶,進入魚體幫助消化,還有一類是硝化細菌類,它們雖然不能幫助魚類消化,但是能夠降低對魚類不利的亞硝酸鹽等,活性碳也可以吸附NO3,兩個同用效果更好
四、魚缸生化過濾能用鋼絲球嗎?
生化培養球由于表面積較大且多孔,所以適合硝化細菌的生長和水流分散通過。使用生化球時,不可將其浸沒在水中,否則容易造成硝化細菌由于氧氣不足 而生長數量少的問題。由于其主要作用是進行生物過濾,所以 不用經常清洗,而且必須和具有物理過濾性質的濾材共同使用,且應先利用物理過濾將水中大顆粒廢物濾除后。再經生化球進 行生物過濾。
五、魚缸濾材培養菌哪個效果好?
生化棉是性價比最高的。現在市面上有各種高端濾材,讓人眼花繚亂,其實效果大同小異,如果不差錢就上高端濾材,如果追求性價比的話就普通生化棉足夠用了,最上面用普通濾棉,然后就買那種黑色海綿的生化棉把過濾倉鋪滿就行。生化棉不要買孔隙太大的,盡量買密的。
六、透明過濾盒對硝化細菌有影響嗎?
透明過濾盒對硝化細菌沒有影響。硝化細菌在使用過程當中,對于光照的反應是很微弱的。所以我們使用透明過濾盒,對于硝化細菌的繁殖生成以及飼養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同時,硝化細菌是一種吸氧菌,所以我們在培養硝化細菌的過程當中,最好可以使用打氧泵給水體打氧。
七、生化棉能培養硝化菌嗎?
生化棉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過濾介質,主要起到生化過濾的作用。適用于海水缸、淡水缸、草缸等觀賞性水族箱。它主要用于硝化細菌的培養,讓硝化細菌將水中有毒的NH3/NH4和NO2分解成無毒的NO3。
生化棉的密度比較大,捏起來不會太軟,有的顏色是黑色或者是藍色的。這種過濾器材可以進行物理過濾也可以進行生物過濾,這種濾材可以培養硝化菌,生化棉的功能很多。
八、在沒有過慮槽,使用內慮的小魚缸里怎么培養硝化菌?
沒過濾就不需要培養硝化細菌,勤換水就行了。小缸,比較適合瀑布式過濾,不占魚缸內部空間。還有有氧氣泵的話,把砂頭拔掉,接個水妖精也可以起到過濾的作用。
九、無過濾增氧能培養出硝化細菌嗎?
可以,要控制量,要放極少的量。
硝化細菌是一種喜氧細百菌,在水中會爭奪氧氣,魚缸中有氧氣泵,極少量的放是可以的,但是效果不會太多,硝化細菌是需要附著的載體的;
過濾系統通常都會提供較大的面積度供硝化細菌生活內,雖然魚缸有一些小石頭,面積還是相對很小,不會有明顯效果,如果硝化細菌不能有載體,會在水里飄蕩,不會存活很久。
十、海綿可以培養硝化菌嗎?
可以。在飼養觀賞魚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在過慮當中添加海綿以及其他濾材,用來培養硝化菌。培養硝化菌的物質必須具備內部孔洞非常豐富這一特點。而豐富的孔洞可以為硝化細菌提供大量生存和繁殖的場所。而海綿內部,孔洞豐富,這是非常具備培養硝化細菌的特征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