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采樣原則? 固體廢物的采樣方法有哪些?
一、海水采樣原則?
采集受污染水體的水樣,通過分析測定,以獲得水體污染的基本數據。供分析用的水樣應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水體的化學組成和特征。采樣的方法、位置、時間、次數等都是根據水體特點和分析目的決定的。
二、固體廢物的采樣方法有哪些?
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①利用礦物廢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填墊材料,冶金、化工和輕工等工業原料。
②利用含碳、油或其他有機物質的廢物從中回收能源。
③利用含有土壤、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廢物作土壤改良劑和肥料。
三、三點采樣法的采樣原則?
1、首先在了解污染源、污染方式以及污染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全面考慮土壤的類型、成土母質、地形、天然植被或農作物等情況安排采樣點。田塊不大、形狀規則,可用對角線法和梅花形法;如田塊形狀不規則,地形有變化,或面積較大,可用棋盤式法或蛇形法。力求采樣點的情況能代表主要的土壤類型及其污染程度;同時要采集未受污染的土壤作為對照。
2、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既有因距離污染源的遠近而引起的水平差異,還有因時間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異,因而還要根據土壤剖面層次分層采集土樣。土壤剖面分層要考慮到各類土壤的發生層次,并考慮土壤不同的機械組成、結構、有機質含量等,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均勻的層次部位采集土樣。有時為了完整地反映污染物在剖面中的分布特點,采取連續采樣法。例如表層土以每5厘米為一單元分層,心土和底土以每5或10厘米為一單元分層,進行連續采樣。一般先取底層土樣,再向上逐層取樣。
3、采集土壤樣品的時間和數量,視采集的對象和目的而定。如為測定某種農藥殘留量,要在當年施用這種農藥前采集,或者在作物成熟時、與植物樣品同時采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對土壤樣品的采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研究土壤物理性質,要求采取原狀土樣,即所采土樣應保持其自然結構和水分狀態。
4、研究土壤水分和農作物產量的關系,要求在各個生長期采集深2~3米處的土壤樣品。為研究土壤形態特征,要求采樣層次間界線清楚,能觀察到各發生層的結構、質地、新生體、地下水位等。研究土壤化學性質用的土樣,只要求在特征深度處能采到足夠數量(如1~2公斤)的樣品,而不必保持原來的形狀。
四、沉淀采樣斷面的設置原則?
設置原則:與地表水采樣斷面的相同。
應盡可能和地表水采樣斷面重合,以便數據比較。沉積物采樣斷面一般是指采集泥質沉積物斷面,如水質斷面采不到泥質沉積物時,應根據沉積物的分布圖的下游或上游偏移至泥質區,但必須同時保證所設斷面能充分代表給定河段的水環境特征。如要調查污染源的影響時,應在排污口上游選對照斷面,下游1500m內設若干采樣斷面。
五、固定污染源采樣位置確定原則?
答案:
采樣位置應選在氣流分布均勻穩定的平直管段上,避開彎頭、變徑管、三通管及閥門等易產生渦流的阻力構件。一般原則是按照廢氣流向,將采樣斷面設在阻力構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徑處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徑處。當條件難于滿足時,采樣斷面與阻力構件的距離也不應小于管道直徑的1.5倍。斷面氣流流速在5m/s以下。
六、采樣的目的和原則是什么?
采樣本質上是對隨機現象的模擬,根據給定的概率分布,來模擬產生一個對應的隨機事件。采樣可以讓人們對隨機事件及其產生過程有更直觀的認識。
采樣的作用:
1.采樣也是一種信息降維,可以起到簡化問題的作用。
2.采樣得到的樣本集可以看作是一種非參數模型,即用較少量的樣本點(經驗分布)來近似總體分布,并刻畫分布中的不確定性。
3.采樣這種信息降維的特性,可以幫助人們快速、直觀地了解總體分布中數據的結構核特性。
4.利用重采樣可以保持特定的信息下(目標信息不丟失),有意識地改變改變樣本的分布,以更適應后續模型的訓練和學習,比如用重采樣來處理分類模型的訓練樣本不均衡的問題。
5.很多模型由于結構復雜、含有隱變量等原因,導致對應的求解公式比較復雜,沒有顯示解析解,難以進行精確求解或推理。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采樣的方法進行隨機模擬,從而對這些復雜模型進行近似求解或推理。
七、水質監測采樣布點原則是什么?水質監測采樣布?
1.1調查
確定采樣點布設之前,應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其內容包括:
(1)對本地區大氣污染源進行調查,初步分析出各塊地域的污染源概況;
(2)了解本地區常年主導風向,大致估計出污染物的可能擴散概況;
(3)利用群眾來信來訪或人群調查,初步判斷污染物的影響程度;
(4)利用已有的監測資料推斷分析應設點的數量和方位。
1.2布設采樣點的原則和要求
(1)采樣點應設在整個監測區域的高、中、低三種不同污染物濃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較集中、主導風向比較明顯的情況下,應將污染源的下風向作為主要監測范圍,布設較多的采樣點,上風向布設少量點作為對照;
(3)工業較密集的城區和工礦區,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標地區,要適當增設采樣點;城市郊區和農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濃度低的地區,可酌情少設采樣點;
(4)采樣點的周圍應開闊,采樣口水平線與周圍建筑物高度的夾角應不大于30°。測點周圍無局部污染源,并應避開樹木及吸附能力較強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區的采樣點應設在距人行道邊緣至少1.5m遠處;
(5)各采樣點的設置條件要盡可能一致或標準化,使獲得的監測數據具有可比性;
(6)采樣高度根據監測目的而定,研究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應將采樣器或測定儀器設置于常人呼吸帶高度,即采樣口應在離地面1.5~2m處;研究大氣污染對植物或器物的影響,采樣口高度應與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連續采樣例行監測采樣口高度應距地面3~15m;若置于屋頂采樣,采樣口應與基礎面有1.5m以上的相對高度,以減小揚塵的影響。特殊地形地區可視實際情況選擇采樣高度。
1.3采樣點的數目
采樣點的數目設置是一個與精度要求和經濟投資相關的效益函數,應根據監測范圍大小、污染物的空間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氣象、地形、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規定,按城市人口數確定大氣環境污染例行監測采樣點的數目,祥見附圖。
1.4采樣點布點方法
(1)功能區布點法:一個城市或一個區域可以按其功能分為工業區、居民區、交通稠密區、商業繁華區、文化區、清潔區、對照區等。各功能區的采樣點數目的設置不要求平均,通常在污染集中的工業區、人口密集的居民區、交通稠密區應多設采樣點。同時應在對照區或清潔區設置1~2個對照點。
(2)幾何圖形布點法:目前常用以下幾種布設方法。
①網格布點法:這種布點法是將監測區域地面劃分成若干均勻網狀方格,采樣點設在兩條直線的交點處或方格中心。每個方格為正方形,可從地圖上均勻描繪,方格實地面積視所測區域大小、污染源強度、人口分布、監測目的和監測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個點。若主導風向明確,下風向設點應多一些,一般約占采樣點總數的60%。這種布點方法適用于有多個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較均勻的情況。
②同心圓布點法:此種布點方法主要用于多個污染源構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區。布點是以污染源為中心畫出同心圓,半徑視具體情況而定,再從同心圓畫45°夾角的射線若干,放射線與同心圓圓周的交點即是采樣點。
③扇形布點法:此種方法適用于主導風向明顯的地區,或孤立的高架點源。以點源為頂點,主導風向為軸線,在下風向地面上劃出一個扇形區域作為布點范圍。扇形角度一般為45°~90°。采樣點設在距點源不同距離的若干弧線上,相鄰兩點與頂點連線的夾角一般取10°~20°。
以上幾種采樣布點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濃度,為大氣監測提供可靠的樣品。
八、采樣的一般原則是什么?
環境監理。
環境采樣,無非就是學習相關標準,熟練掌握各種采樣儀器,一般一個月,學的再慢一點兩個月儀器就搞明白了。然后學學怎么出報告,怎么做原始數據。
對比兩個工作,環境采樣這一份工作,不可避免的要出差。工作內容當中,必然會包括爬煙囪這一項。如果你們檢測公司接到混凝土攪拌站的活,你還可能會被要求爬到混凝土罐上面去取樣。(大部分都是直梯,不是折梯,大概30米高?總之非常恐怖)
而環境監理,要學習什么我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工作內容大體上就是巡場加開會,開會么就是簽到,我遇到過甲方,甲方問我是干啥的,我說環境監理,甲方再問環境監理是干啥的。。。。。。。(甲方也不知道環境監理是做什么的,甲方的一部分工作人員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單位找了環境監理)
綜上所述,個人感覺。環境監理工作比較輕松,要學習的東西也比較多,錢途也不錯。而環境采樣,一兩個月搞明白之后就沒啥要學習的了,工作內容要出差要爬高。
反正我在檢測公司工作的時候,環境采樣人員,沒有年紀太大的,年紀最大的老師30出頭。想來也很簡單,年紀大了你還爬的動煙囪?所以我感覺環境采樣不是一份可以長期做下去的工作。
個人推薦,選擇環境監理。
九、廢水采樣點的設置原則是什么?
布設原則 第一類污染物采樣點位一律設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排放口或專門處理此類污染物設施的排口。
第二類污染物采樣點位一律設在排污單位的外排口。進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進入城市污水管網的污水采樣點位應根據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確定。污水處理設施效率監測采樣點的布設對整體污水處理設施效率監測時,在各種進入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設施的總排口設置采樣點。
對各污水處理單元效率監測時,在各種進入處理設施單元污水的入口和設施單元的排口設置采樣點。
十、什么叫采樣?采樣的目的、基本原則和基本過程是什么?
煤炭采樣(和制樣)的目的,是獲得一個其組成和特性都能代表被采樣的試驗煤樣,或者說其試驗結果能代表被采樣批煤組成和特性的試驗煤樣。 采樣的基本原則,是被采樣批煤的所有顆粒都可能進入采樣設備,每一顆者有相等的幾率被采入試樣中。 采(制)樣的基本過程,是首先按規定的程序從健在于整個被采樣批煤的許多不同部位各采取一份試樣(即初級子樣),然后將各初級子樣合并成一個總樣,再按規定的制樣程序(包括篩分、破碎、縮分和空氣干燥)制成要求數目和類型的試驗煤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