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填埋處理技術 一類固廢處置要求?
一、一類固廢處置要求?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對處置作了明確定義,處置是指將固體廢物焚燒和用其他改變固體廢物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的方法,達到減少已產生的固體廢物數量、縮小固體廢物體積、減少或者消除其危險成份的活動,或者將固體廢物最終置于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填埋場的活動。
處理則沒有查到明確的定義,個人理解,處理更多是強調過程和方法,處置更多是強調活動及最終的消納。
二、一般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固體廢棄物防滲的標準和防滲的方法?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基本上談不上防滲,所謂壓密粘土十的負七次方滲透量,根本無從談起防滲。所以是個自欺欺人的說辭。
危險固廢,防滲標準稍嚴格于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滲。生活垃圾填埋場要求至少一層不少于1.5毫米厚土工膜,危廢要求雙層防滲。
三、關于二類固廢垃圾進場要求?
2019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提出產生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企業臨時貯存設施的防滲要求參照本標準貯存場污染控制要求執行。對I類和I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有不同要求。
對I類和I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要求
I類場的防滲要求
1、當天然基礎層飽和滲透系數小于1.0x10-'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時,可以采用天然基礎層作為防滲村層。庫底清基過程中。應對發現的可能影響地基穩定的溶洞進行清理、回填處理。
2、當天然基礎層不能滿足防滲要求時,可采用改性壓實粘土類村層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滲村層,其防滲性能應至少相當于滲遇系數為1.0x105 cm/'s且厚度為0.75m的天然基礎層。
II類場的防滲要求
1、II類場應采用單人工復合村層作為防滲村層。
2、單人工復合村層中的人工合成材料應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不小于15mm,井滿足CIT 234規定的技術指標要求。
3、單人工復合村層中的粘土保護層厚度應不小于0.75m。且經壓實、人工改性等措施處理后的飽和滲透系數小于1.0*107cm/.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滲村層。
4、粘土保護層施工應充分考慮壓實度與含水率對飽和滲透a)每平方米粘土保護層高度差不得大于2 cm;
b)粘土的細粒含量(粒徑小于0.075 mm)應大于20%,塑性指數應大于10%,不應含有粒徑大于5 mm的尖銳顆粒物:
c)粘土保護層的施工不應對滲濾液收集和導排系統、人工合成材料村層造成破壞。
5、II類場基礎層底部應與地下水年最高水位保持1.0m以上的距離。當場區基礎層底部與地下水年最高水位距離不足1.0m時,應建設地下水導排系統。地下水導排系統應確保I類場運行期和后期管理期內的地下水水位維持在基礎層底部1.0m以下系數的影響。
四、個體工商戶一般固廢儲存,填埋需要環境部門審批資質嗎?
個體工商戶一般固廢存儲,填埋當然需要環境部門的審批資質,環保部門有對環境監督指導管理的職能,廢物的填埋,儲存都要經環保部門的批準。
五、危廢填埋場的審批流程?
危廢填埋場審批流程:
1 ,受理 1個工作日 申請人持申報材料向省政務大廳環保窗口提出申請。窗口工作人員對申報材料進行初步審核,如符合受理條件的進行受理,并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單,將申報材料轉送土壤處。
2 ,審查 18個工作日 1.土壤處組織專家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進行現場評審,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該許可項目進行審核。 2.對符合申請條件和相關規范要求的經營單位,土壤處制作許可證 3 辦結 1個工作日 行政審批辦報經廳領導簽批,出具批復文件,申請人持受理通知單領取。
六、一般固廢填埋場如何辦理手續?
辦理固廢垃圾填埋場,要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審批后,邀請當地土地局、建設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協同選址,并與當地政府簽定《城市生活垃圾特許經營協議書》,委托設計院做《可行性研究報告》,委托有資質的環評部門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并得到當地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收到當地政府同意建設批復、土地部門同意《土地選址意見書》后,即可開工建設。
七、不能進入衛生填埋場填埋的固廢?
嚴禁混有下列物質的廢物進入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1) 有毒工業制品及其殘棄物。
(2) 有毒試劑和藥品。
(3) 有化學反應并產生有害物質的物質。
(4) 有腐蝕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質。
??
??
(5) 易燃、易爆等危險品。
(6) 生物危險品和未經處理的醫療垃圾。
(7) 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物質。
為了保證以上物質不進入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應組織對入場 垃圾進行檢查。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