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標回收率的作用 加標回收率的合理范圍怎么制定的?
一、加標回收率的合理范圍怎么制定的?
現在要驗證液相法測定發酵液中組分的含量的方法,我設計了加標回收實驗,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取一定量已知濃度(平行樣測出的平均濃度)的發酵液,向中加入50%、100%、150%發酵液濃度的標準品溶液,按樣品處理方法處理之后,進液相測定。
二、殘留溶劑加標回收率怎么算?
殘留溶劑加標回收率=殘留溶劑實際回收數量÷殘留溶劑應回收數量
三、原子吸收中加標回收的目的?
原子吸收中加標回收是分析測試里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加標回收的目的有很多:
①可以檢驗儀器穩定性,
②可以檢驗樣品背景干擾,
③可以檢驗方法重現性,
④可以檢驗測試人員的操作準確性。
四、加標回收率多少算正常?
回收率超過100%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微量分析中更不稀奇,當然所說的“超百”是有限度的不應該超出太多,一般不超過110%,約定俗成而已,如果是痕量分析,則可超出更多,分析的量級越低,則同樣誤差帶來的影響就越大,因為同一儀器的系統誤差是固定的,隨著分析量級的降低,比如常量、微量、痕量(即%、ppm、ppb、ppt......)同樣誤差則會從不超百到超百。并不是百分之九十幾才是最好的,當然越接近100越好,超過一百的,當然是越大越不好,如果儀器的穩定性好,其它就看試驗水平了。
五、加標回收率的計算?
加標回收率是指在分析中加入已知含量的標準物質樣品,再通過檢測找出它的含量,從而計算出待測樣品中物質的含量的方法。加標回收率的計算公式如下:加標回收率(%)=[(加標后測定值-待測樣品測定值)÷添加量]×100%其中,加標后測定值是指加入標準物質后測得的待測樣品的含量;待測樣品測定值是指待測樣品中物質的實際含量;添加量是指加入的標準物質的真實含量。加標回收率一般應在80%~120%之間,如果結果偏差比較大,就需要進行分析條件的優化和儀器校準等措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