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樣品制備標準要求 風干的土樣樣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備?
一、風干的土樣樣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備?
答:從野外采回的土壤樣品要及時放在樣品盤上,攤成薄薄的一層,置于干凈整潔的室內通風處自然風干,嚴禁暴曬,并注意防止酸、堿等氣體及灰塵的污染。風干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土樣并將大土塊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時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
風干后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中備用。瓶內外各放標簽一張,寫明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采樣深度、樣品粒徑、采樣日期、采樣人及制樣時間、制樣人等項目。制備好的樣品要妥為貯存,避免日曬、高溫、潮濕和酸堿等氣體的污染。全部分析工作結束,分析數據核實無誤后,試樣一般還要保存3個月至1年,以備查詢。少數有價值需要長期保存的樣品,須保存于廣口瓶中,用蠟封好瓶口。
二、土壤標準樣品有什么特點?
標準樣品是一種材料或物質,這種材料具有以下特點:
(1)這種材料的一種或多種性被確定,即給出了一個或多個特性的標準值。
(2)這種材料具有足夠的均勻性,即不同的最小單元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3)標準值的確定要足夠好。這就要有一套足夠好的程序來保證。另外,“足夠好”也不要求過高的準確度(精確度),只要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就可以啦。
比如馬克隆值標準樣品在使用中的允差為正負0.1馬克隆值,因此它的標準值的準確度在允差范圍內即可,不需要更高的要求。
三、有機質含量測定標準?
有機質含量測定是指測定土壤、懸浮物、底泥、水體等樣品中含有有機物的含量,常用的測定方法有堿解-硫酸法、硫化法、水解法等。
《GB/T 13457-92 土壤有機質含量測定方法》
該標準規定了采用堿解-硫酸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方法。根據該標準,將樣品經過粉碎、干燥、篩分等處理后,將其中的有機物含量用堿解-硫酸法測定出來,以百分數表示。
《GB/T 14492-93 水體有機質含量測定方法》
該標準規定了采用水解法測定水體有機質含量的方法。根據該標準,將水體中的有機物含量用水解法測定出來,以毫克每升表示。
《GB/T 15492-94 懸浮物有機質含量測定方法》
該標準規定了采用硫化法測定懸浮物有機質含量的方法。根據該標準,將懸浮物中的有機物含量用硫化法測定出來,以百分數表示。
四、中國土壤質量標準推導方法?
GB 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適用于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林地、自然保護區等地的土壤。
GB/T 17134-1997 土壤質量 總砷的測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廣度法方法檢出限為0.5 mg/kg(按稱取1g試樣計算)
GB 17135-1997 土壤質量 總砷的測定 硼氫化鉀-硝酸銀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為0.2 mg/kg(按稱取0.5 g試樣計算)
GB 17136-1997 土壤質量 總汞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為0.005 mg/kg(按稱取2 g試樣計算)
GB 17137-1997 土壤質量 總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為5 mg/kg(按稱取0.5 g試樣消解定容至50 mL計算)
GB 17138-1997 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按稱取0.5 g試樣消解定容至50 mL計算為:銅1 mg/kg,鋅0.5 mg/kg
GB 17139-1997 土壤質量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為5 mg/kg(按稱取0.5 g試樣消解定容至50 mL計算)
GB 17140-1997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按稱取0.5 g試樣消解定容至50 mL計算為:鉛0.2 mg/kg,鎘0.05 mg/kg
GB 17141-1997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方法檢出限按稱取0.5 g試樣消解定容至50 mL計算為:鉛0.1 mg/kg,鎘0.01 mg/kg
五、土壤調查技術規范?
如果污染物濃度均未超過GB36600等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以及清潔對照點濃度(有土壤環境背景的無機物),并且經過不確定性分析確認不需要進一步調查后,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可以結束;否則認為可能存在環境風險,須進行詳細調查。
標準中沒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綜合判斷。
詳細采樣分析是在初步采樣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采樣和分析,確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圍。
六、土壤樣品制備時采用四分法的意義?
土壤采樣時,一般每個混合樣品約需一公斤左右,如果樣品取得過多,可用四分法將多余的土壤棄去。四分法的做法是:將采集的土壤樣品放在干凈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勻并鋪成四方形,劃分對角線,分成四份,保留對角的兩份,其余兩份棄去,如果保留的土樣數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處理,直至對角的兩份達到所需數量為止。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