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樣品處理方法(二惡英土壤采樣方法?)
一、二惡英土壤采樣方法?
一種土壤中二噁英含量檢測的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
s1:取樣:通過土壤層采樣裝置對選定的地點進行從表層至深層的逐層式土壤樣品取樣,并將不同深度層的土壤樣品進行單獨編號和存放;
[0008]
s2:研磨:將土壤樣品與基質固相分散吸附組合物進行混合以及充分研磨;
[0009]
s3:溶解萃取:將研磨后的土壤樣品混合物放置在萃取裝置中的萃取柱中,并從萃取柱的頂端開口進行萃取液淋洗,從萃取柱的底端開口收集萃取淋洗液;
[0010]
s4:萃取液濃縮:通過濃縮裝置對收集到的萃取淋洗液進行濃縮處理,直至膠質狀態;
[0011]
s5:色譜儀分析:用乙腈溶解待檢測物質,過濾后采用hrgc-hrms分離并定性定量檢測出待檢測物質中各組分含量。
二、風干的土樣樣品有什么用?如何制備?
答:從野外采回的土壤樣品要及時放在樣品盤上,攤成薄薄的一層,置于干凈整潔的室內通風處自然風干,嚴禁暴曬,并注意防止酸、堿等氣體及灰塵的污染。風干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土樣并將大土塊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時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
風干后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中備用。瓶內外各放標簽一張,寫明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采樣深度、樣品粒徑、采樣日期、采樣人及制樣時間、制樣人等項目。制備好的樣品要妥為貯存,避免日曬、高溫、潮濕和酸堿等氣體的污染。全部分析工作結束,分析數據核實無誤后,試樣一般還要保存3個月至1年,以備查詢。少數有價值需要長期保存的樣品,須保存于廣口瓶中,用蠟封好瓶口。
三、一般環境土壤樣品采集,樣品布設方法有多少種?
農田土壤采樣常用的布點法有四種:對角線布點法、梅花布點、棋盤布點法和蛇形布點法。它們各有優劣,具體參考《環境監測》。簡述:
1、對角線法:適宜于污水灌溉地塊,在對角線各等分中央點采樣;
2、梅花法:適宜于面積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勻的地塊;
3、棋盤法:適宜于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勻的地塊;
4、蛇形法:適應于面積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夠均勻須取采樣點較多的地塊。
四、土壤樣品的酸分解方法?
酸分解法;堿熔分解法;高壓釜分解法;微波爐分解法
五、土壤團聚體測定方法?
步驟1:將土壤樣品經風干處理后置于40℃的烘箱內一定時間,確保土壤各徑級團聚體初始含水率一致,得到烘干后的土壤樣品;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烘干后的土壤樣品進行不同破碎機制的預處理后,將土壤顆粒轉移到孔徑為0.05mm篩子中,浸沒在質量濃度為95%酒精中上下震蕩20次(振幅2cm);將保留在篩子中的土壤顆粒轉移至燒杯中在40℃溫度烘箱內烘40-50h,得到經過預處理的土壤顆粒;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經過預處理的土壤顆粒過孔徑為5mm、3mm、2mm、1mm、0.5mm、0.25mm、0.1mm和0.05mm篩,獲取>5mm、3-5mm、2-3mm、1-2mm、0.5-1mm、0.25-0.5mm、0.1-0.25mm和0.05-0.25mm徑級土壤顆粒含量;
步驟4:分別步驟3中對各孔徑的土壤顆粒加入雙氧水去除顆粒中的有機質,采用分散劑進行分散,確保所有土壤顆粒均處于原始顆粒狀態;
步驟5:將步驟4中經分散后的土壤顆粒在酒精浸沒條件下過相應孔徑的篩,將留在篩網上的土壤顆粒在40℃溫度下烘干,分別獲取各徑級中土壤原始顆粒含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