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固體廢物污染物分析測試方法包括(土壤中目標污染物名詞解釋)
一、土壤中目標污染物名詞解釋
土壤污染物是指使土壤遭受污染的物質。其來源極其廣泛,主要包括來自工業和城市的廢水和固體廢棄物、農藥和化肥、牲畜排泄物、生物殘體以及大氣沉降物等,另外在自然界某些礦床或元素和化合物的高集中心周圍,由于礦物的自然分解與風化,往往形成自然擴散帶,使附近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超出一般土壤含量。可以分為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以化學污染最為普遍,分為無機污染物,包括對動植物有危害作用的元素和化合物,主要有Hg、Cd、Cu、Zn、Cr、Pb、As、Ni、Co、Se等重金屬,Sr、Cs、U等放射性元素,N、P、S等營養物質及其他無機物質如酸、堿、鹽、氟等;有機污染物主要是有機農藥,包括有機氮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脂類等。此外,石油、多環芳烴、多氯聯苯、洗滌劑等也是土壤中常見的有機污染物。
二、固體廢物通過什么途徑產生污染?對環境有何危害?
固體廢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生化學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轉化,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采取的處理方法不當,有害物質就將水,氣,土壤,食物鏈等途徑危害環境。
危害:1,侵占土地,固體廢物不加利用時必然占地堆放,堆積量越大,占地也越多
2,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廢物沒有適當防滲措施的垃圾填埋,其中有害組分很容易污染地下水。
3,污染水體,除對地下水的污染外,由于不少國家把固體廢物直接傾入河流,海洋等,使地表水體受到嚴重影響
4,污染大氣,固體廢物污染大氣環境一般是污泥和垃圾中的塵粒隨風飛揚,運輸過程中產生有害氣體,散發毒氣和臭味等。
三、大氣污染型土壤適宜的采樣方法是
大氣污染型土壤的采集方法
1、梅花形采樣法:不少于5點,適用于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地形開闊,土壤相對均勻的田地。
2、對角線采樣法:5~9點,適用于污水灌溉或受污染的水灌溉的平整田塊,對角線分五等份,以等分點為采樣分點。
3、棋盤式采樣法:適宜中等面積、地勢平坦、土壤不夠勻稱的地塊,設分點10個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體污染廢物污染的土壤,分點應在20個左右。
4、蛇形采樣法:設分點15個左右,適用于面積較大,地勢不太平坦,土壤不夠均勻的地塊,多用于農業污染性土壤。當樣品采集量大時,可將各分點混勻后用四分法取1KG土樣裝入樣品袋,多余部分棄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