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則包括什么(固廢三防措施是什么內容?)
一、固廢三防措施是什么內容?
為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六條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產品應當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包裝物。產品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可以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國家鼓勵科研、生產單位研究、生產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農用薄膜。
二、固體廢棄物三防指的是哪三防?
為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六條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固體廢物。產品應當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包裝物。產品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可以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國家鼓勵科研、生產單位研究、生產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農用薄膜。擴展資料: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相關要求規定: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有權依據各自的職責對管轄范圍內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有關的單位進行現場檢查。
2、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3、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確定需要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三、垃圾填埋場三防措施?
為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六條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產品應當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包裝物。產品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可以回收利用的產品包裝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國家鼓勵科研、生產單位研究、生產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納的農用薄膜。
四、有大氣污染的企業,有水污染的企業,有固體廢棄物污染的企業在布局時應遵循什么原則?要詳細的?
有大氣污染的企業,應該布局在城區盛行風向的下風向,或與盛行風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風向的上風向,需看具體的地方或風向玫瑰圖;有水污染的企業一般選擇建立在經過河流的下游,以不污染城區用水為基本原則;有固體廢棄物污染的企業一般布置在遠離城市和農村可耕地的范圍之內。
五、我國固體廢棄物治理的“三化”指什么?
依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我國固體廢物管理的原則主要有以下三項。
(1)“三化”原則。“三化”即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其中無害化是指對于那些不能被再利用或依靠當前的技術水平無法對其再利用的固體廢物進行一定的處理和處置,使其不能對環境、人體和社會發展構成任何危害;減量化是指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能源,以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對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處理處置,壓縮其體積和質量,盡量減少固體廢物的排放量;資源化是指對已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回收,并輔以相應的技術進行處理處置,將其生產成二次原料或能源再利用。
(2)全過程管理原則。全過程管理是指對固體廢物從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到最終處置的全過程實行一體化的管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規定: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產品和包裝物的設計、制造,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清潔生產的規定。生產、銷售、進口依法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以上規定正是體現了全過程管理這一原則。
(3)分類管理原則,即根據固體廢物的不同來源和性質對其進行分類管理的原則。如國家對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的管理都分別做了規定。
六、減少固體污染物的途徑有哪些?
1、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2、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3、破碎方法
對固體廢物的破碎方法可分為干式、濕式和半濕式破碎三種。其中濕式破碎和半濕式破碎是在破碎的同時兼有分級分選的處理,干式破碎就是通常所說的破碎,可分為機械能破碎和非機械能破碎兩種方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