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度的原理?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種化學腐蝕。空氣中二氧化碳氣體滲透到混凝土內,與其堿性物質起化學反應后生成碳酸鹽和水,使混凝土堿度降低的過程稱為混凝土碳化,又稱作中性化。
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生成大量的氫氧化鈣,使混凝土空隙中充滿了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其堿性介質對鋼筋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使鋼筋表面生成難溶的三氧化二鐵和四氧化三鐵,稱為鈍化膜(堿性氧化膜)。碳化后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當碳化超過混凝土的保護層時,在水與空氣存在的條件下,就會使混凝土失去對鋼筋的保護作用,鋼筋開始生銹。
混凝土的碳化值指自混凝土表面向內的碳化深度。混凝土碳化指混凝土中的Ca(OH)2與空氣中CO2或水中溶的CO2或其它酸性物質反應變成CaCO3而失去堿性的過程。
碳化后混凝土的強度應當是提高的,而不是降低的。它是鋼筋保層厚度的依據。當砼失去堿性環境,鋼筋就易銹蝕膨脹并脹裂砼,最終削弱砼對鋼筋的握裹力,導至鋼筋砼構件的破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