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對土壤的污染有哪些(化石燃料能源利用對環境都有哪些影響?)
一、化石燃料能源利用對環境都有哪些影響?
由于化石燃料是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開采、燃燒耗用等方面的數量都很大,從而對環境的影響也令人關注。 開采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最典型的是煤炭開采,包括開采對土地的損害、對村莊的損害和對水資源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平均每開采萬噸煤炭塌陷農田0.2公頃,平均每年塌 陷2萬公頃。中國建筑物下壓煤超過48億噸,其中村莊下壓煤占2/3。而且,煤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環境。 在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五省平原地區,壓煤村莊1100個,居住村民百萬以上。開采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量大面廣,平均每開采1噸原煤需排放2噸污水更嚴重的是,在有些地區,由于水源和江河湖海的嚴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 化石燃料在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燃燒時各種氣體與固體廢物和發電時的余熱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時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全球氣候變化。燃料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從而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改變了全球的氣候,生態平衡失衡。二是熱污染。火電站發電所剩“余熱”被排出到河流、湖泊、大氣或海洋中,在多數情況下會引起熱污染。例如,這種廢熱水進入水域時,其溫度比水域的溫度平均要高出7~8℃,使生物要離開該水域。
二、人類對土壤造成什么影響?
1、垃圾填埋,產生COD、BOD濃度非常高的滲濾液,深入土地中.
2、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多環芳烴等等)吸附在細微顆粒上通過自然沉降或者雨洗落到地面上對土壤造成污染.
3、通過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化肥將大量有機物施加到農田里,從而對土壤造成污染,這部分污染物大部分都是難降解的,即常說的POPS.
4、氣態污染物如NO2,SO2排放到大氣中進一步與大氣顆粒物中的鹽分反應生成強酸鹽,隨雨水或自然沉降進入土壤,影響土壤的PH值.
5、過度放牧或者林地過度開墾使其表面過度裸露,使得水土流失加劇,也是對土壤的一種破壞.
三、化肥對土壤的影響?
1、引起土壤酸度變化。過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銨等都屬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養分離子后,土壤中氫離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連續施用單一品種化肥時,在短期內即可出現這種情況。土壤酸化后會導致有毒物質的釋放,或使有毒物質毒性增強,對生物體產生不良影響。土壤酸化還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營養物質,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滲透補給地下水,使得營養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貧瘠化,影響作物的生長。
2、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化肥使用過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膠體吸附的Ca2+、Mg2+等陽離子發生交換,使土壤結構被破壞,導致土壤板結。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養地,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化肥無法補償有機質的缺乏,進一步影響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僅破壞了土壤肥力結構,而且還降低了肥效。
3、有害物質對土壤產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礦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種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成分,它們隨施肥過入農田土壤造成污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