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月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為多少?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1%,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已經連續30年實現“雙增長”。繼續提高森林覆蓋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往哪些方向重點發力,處理好哪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司局負責人和專家。
持續提高森林覆蓋率,增進人民群眾生態福祉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森林覆蓋率僅有8.6%。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點生態工程,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2020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75億立方米,森林面積達到2.2億公頃。
“樹更多、山更青、地更綠,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敝袊挚圃毫謽I研究所所長張建國說,從2000年到2017年,我國貢獻了全球1/4的綠色增量,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全球森林資源大幅下降的趨勢,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仍然低于全球32%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翱傮w上,我國仍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比較脆弱的國家,持續推進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任重而道遠。”張建國表示。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更好發揮植樹造林的重要作用?!睆B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呂志奎說,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很強的固碳作用,要持續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匯增量。
“目前適宜和比較適宜的氣候區和立地區造林綠化基本完成,造林綠化重點將向‘三北’等困難立地區轉移。‘三北’地區多為干旱半干旱荒漠、高寒、鹽堿立地區,造林綠化難度大,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強化科學綠化,造管并重,提高綠化質量,才能如期實現規劃目標。”張建國說。
綠富雙贏、全民參與,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規劃目標如何實現?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司長張煒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們在國土綠化中積累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十四五”時期將繼續堅持。
堅持大工程帶動大發展,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充分發揮國家重點生態工程推進國土綠化的骨干作用?!笆奈濉睍r期將依托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針對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重點區域的突出生態問題,科學實施一批森林草原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加強天然林保護修復,著力加強“三北”等生態脆弱區林草植被保護修復,穩步推進退耕還林還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