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與節能環保區別?
碳中和與節能環保區別?
碳中和主要涉及三大環節,首先是碳源頭,即能源結構的改革;其次是碳應用,即各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和產品設計的節能導向;最后是碳排放,即廢氣、廢物凈化處理和環境保護。數據顯示,我國碳排放的三大領域分別是發電和供熱行業、制造業和建筑業、工業生產過程,合計占比已超75%。若要順利實現碳中和目標,2060年我國各行業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應從2019年的115.35億噸減少到接近零。
多方測算表明,節能和提高能效對我國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目標的貢獻在70%以上,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電貢獻接近30%。節能和提高能效,是2050年前能源系統實現二氧化碳大規模減排的最主要途徑。因此,如何更經濟、更高效且更安全地為傳統高耗能高排放產業,諸如電力、鋼鐵、煤炭、化工、建筑、交通運輸等,節能減排賦能,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眾多節能環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低碳與大氣污染的關系?
2020年,多個省份超額完成煤電落后產能淘汰任務,但全國煤電新增核準量卻大于淘汰量4倍以上;清潔取暖累計覆蓋65%北方地區,但北方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率僅為28%;鋼鐵行業產量持續走高,粗鋼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
這些是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10月27日發布的一組數據。該機構認為,我國整體空氣質量已經連續七年得到改善,但能源與產業結構仍然偏重。
“雙碳”將為改善中國空氣質量注入新動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碳中和”目標下,深度低碳能源轉型將帶來顯著的污染物協同減排效益,帶來進一步的減排空間。
大氣污染是當今地球面臨的緊迫難題,他關乎的人類的命運,由于幾百年人類的過渡開發,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給人類的命運帶來危險。
聯合國為了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低碳環保的理念,就是讓人們減少污染排放,實行低碳環保的生活。只有低碳環保才能減輕大氣污染的程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