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改造施工方案?
1.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展好的平原村莊推行集中處理。實施鄉鎮所在地、中心村的排水管網基礎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統籌建設,制定分年度實施計劃。逐步建立健全排水系統,根據村莊地形地貌,可采用相對集中加分散處理的模式,因地制宜選擇重力流管道、真空收集管道,有條件有計劃地逐步推行雨污分流。
地域上相近的村莊可采取區域統籌、聯合共建的方式建設污水處理站,實現生活污水相對集中處理。到2025年,新增1406個、累計2303個鄉鎮所在地村莊完成污水收集處理系統設施建設,污水收集處理率不低于80%,再生利用率達到50%以上;新增5206個、累計6258個中心村;新增335個、累計670個省級鄉村振興發展示范村莊完成污水治理任務。
2.對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實施分散收集、集中處理模式。鼓勵采取邱縣糞污一體化治理模式、吳橋“1個中心加X個村莊統一治理”模式、武邑以鎮帶村治理模式或棗強、深州的糞污干濕分離車治理模式等,建設集中糞污處理站,或購買玻璃鋼儲存罐、固液分離車等集中處理設施,建立戶收集、村轉運、鄉鎮處理的清運處置模式,結合農業化肥減量增效、水肥一體化推廣等項目,推進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確保糞污(黑水)全部得到有效治理。2025年底前,新增3617個、累計10103個村莊完成污水治理任務。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