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什么?
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什么?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
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里,最遠點2384公里,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鐘。
衛星重173公斤。“東方紅”1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在宇航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雖然晚了十幾年,但該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的航天事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由于是我國的第1顆衛星,所以該衛星沒有太多功能,只能簡單測量衛星工程參數和空間環境,以及通過衛星上搭載的無線電發射裝置向地面播送《東方紅》樂曲。
在1970年5月14日,衛星上的電池耗盡,東方紅1號也結束了其工作。不過這28天的工作壽命已經比設計壽命(20天)多了8天,算是超額完成任務。東方紅1號衛星的總設計師正是孫家棟。
中國的第一個人造衛星是東方紅一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哪里發射成功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名為東方紅一號,在1970年4月24日21時25分發射,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自制火箭的國家。東方紅一號的主要任務是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工作時間達到28天。
人造衛星是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航天器。人造衛星基本按照天體力學規律繞地球運動,但因在不同的軌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場、大氣阻力、太陽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壓的影響,實際運動情況非常復雜。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衛星發射數量約占航天器發射總數的90%以上。
人造衛星它可分為三大類: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科學衛星是用于科學探測和研究的衛星,主要包括空間物理探測衛星和天文衛星,用來研究某星球的大氣、輻射帶、磁層、宇宙線、太陽輻射等,并可以觀測其他星體,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造衛星為人造地球衛星,另外有人造火星衛星等。
人造衛星系統中,各種設備按其功能上的不同,分為有效載荷及衛星平臺兩大部分。衛星平臺又分為多個子系統:1、有效載荷(不同類型衛星均不同,共同的有:)對地相機;恒星相機;搭載的有效載荷。2、衛星平臺(為有效載荷的操作提供環境及技術條件,包括:)服務系統;熱控分系統;姿態和軌道控制分系統;程序控制分系統;遙測分系統;遙控分系統;跟蹤和測試分系統;供配電分系統;返回分系統(限于返回式衛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