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中pAC投加到氧化池會不會破壞菌群?
泡沫是污水處理設施在啟動,運行階段經常遇到的頭疼問題,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搜集了相關污水池體泡沫和浮渣的55組問答,希望對于日常負責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及研發的筒子們有用。哈哈,我也知道你看不完,那就先收藏好了。
問題1:哪些原因可能造成二沉池池面浮粘性泡泡呢?
回答:粘性泡沫可能原因如下:
(1)高負荷廢水流入生化系統(白色粘性)
(2)絲狀菌膨脹(活性污泥色泡沫,粘性強,易成浮渣)
(3)活性污泥老化(易成浮渣,粘性一般)
問題2:能否闡述污泥老化形成粘性泡沫的機理?
回答:
粘性泡沫的產生主要以下兩個方面(進水含洗滌劑除外)
(1) 進水有機物過高,是經過曝氣后的水體呈現表面張力加大,形成泡沫,因夾雜高有機物,泡沫顯得帶粘性,這個從水躍發生時,周圍聚結的泡沫程度可見一斑,如,自然水體發生水躍時,泡沫堆積有限,通常不超過半米,而廢水處理設施排口存在水躍的話,泡沫堆積超過半米是常有的事情。而我們知道自然水體有機物含量很低 (25mg/L左右)。
(2)活性污泥老化后會產生解體,細小的活性污泥顆粒會黏附在產生的泡沫上,助長了泡沫的不易破裂性。由于泡沫黏附了解體的活性污泥,自然粘性會加強。
(3)泡沫產生的原因較多,需要綜合其他控制參數來進行分析確認的。
問題3:我的標準標放口有時帶著大量的白色泡沫,有粘性,測COD也在50mg/L,是什么原因呢?生化池里都沒這種現象的。
回答:
(1)主要是因為排放口的水躍明顯,所以泡沫容易堆積;另外COD為50mg/L較一般河流高了1倍,所以,也較河流內容易堆積。
(2)不是所有泡沫的出現都代表系統有問題。
問題4:我們現在的曝氣池里出現了黃褐色粘性泡沫,:請問要如何才能消除這些泡沫呢?
回答:
1、絲狀菌膨脹產生的泡沫,治本的話自然是消除絲狀菌膨脹現象。
2、降低活性污泥濃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給與緩解。
3、噴水消泡在絲狀菌膨脹初期產生的泡沫有效
問題5:沉淀池上面死泥多,一個星期左右,就變少了。請問是什么原因?
回答:
如果是沉淀池的話,通常有如下原因:
(1)反硝化導致的污泥上浮(曝氣池無浮渣)。
(2)絲狀菌膨脹導致污泥黏度增加,繼而進入沉淀池后,夾氣上浮(此時曝氣池也會有同樣的液面浮渣)
(3)污泥中毒導致污泥上浮(通常伴隨出水渾濁)
(4)pH值變化過大導致污泥上浮。
問題6:CAST工藝在潷水階段有小氣泡冒出,請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首先排除反硝化氣泡,由于硝態氮濃度較低,也排除曝氣管里有余氣,因為已經放空。
回答:
(1)不知道產生氣泡的數量有多少。潷水階段也是沉淀階段的后期,部分活性污泥缺氧和正常代謝活動也會產生氣泡,最終浮出水面。
(2)并不是說反硝化才會有氣泡。缺氧狀態下,部分微生物繼續分解有機物時也同樣會產生氣泡上浮,一般對系統影響不會太大。
問題7:沉淀池這兩天老有泥塊上浮,目前進水COD為150mg/L,污泥濃度不高,工藝類似UNITANK,晚上停止進水和曝氣,第二天早上就有泥塊浮起。請幫忙分析下原因。
回答:
既然晚上不進水,也不曝氣,那有污泥上浮應該是很正常的。是否半夜開一下曝氣,可追加自動控制裝置。應該會有好轉。
問題8:在調試一家織造水洗廢水時,發現接觸氧化池的泡沫多的驚人,進水量增加,泡沫就一直增高,泡沫小而密實,以白色為主,用水消泡很難。做實驗微生物沒有異常,sv30為40%,出水還可以,cod不高,為200mg/L,可生化性一般,但含有硅油。近期就要監測驗收了,請問老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解決的方法?
回答:
(1)這樣的泡沫多見于污泥濃度快速增長期或培菌初期,系統進入正常階段的話會好些。
(2)水體里含有油類的話,容易形成泡沫。
問題9:三 溝式氧化溝處理能力2萬噸/日,預處理是平流式曝氣沉砂池,氧化溝運行周期為8小時,1.5小時轉刷低速運轉,1.5小時轉刷高速運轉,1小時沉淀,另4 小時相同。中溝DO約3.5mg/l,SV7%,MLSS為1319mg/l,灰分42.6%,污泥指數83,進水COD為200mg/l,BOD為 100mg/l,出水SS為28mg/l,COD為63mg/l,BOD為10mg/l,NH3-N為5mg/,l出水DO約0.7mg/l。氧化溝轉刷 運轉時全是一個個大泡泡,灰白色的,轉刷停止泡泡擠在一起成了一大片漂浮物,灰白色,有10CM的厚度,出水混濁。請問應如何控制工藝?
回答:
(1)分別從COD及BOD的去除率,可以看到,BOD的去除率很高,說明,微生物已經盡力了,再要依靠微生物降低BOD已經不太可能了。而COD的去除率不高,說明出水的這部分COD屬于難降解部分為此,已無必要刻意提高微生物的有機物去除率了。
(2)目前看到的泡沫及出水混濁,基本認定為活性污泥老化,停留時間過長所致。
(3)從結果論講,出水達標即可,至于液面泡沫等,在此種低負荷條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最多降低點MLSS,適當改善一下。
問題10:“污泥齡過短會使泡沫增多,沫的色澤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顏色則有可能污泥齡太長”這兩句話怎么理解?另外,微生物活性高也會導致如此厲害的泡泡?從原理角度談談如何理解?
回答:
(1)污泥齡過短也就是相對的提高了污泥負荷,導致微生物被動處于對數增長期。泡沫茶色代表污泥齡過長,一般是可以這樣認為的。皆為污泥老化解體所致。
(2) 微生物活性高指的是因為飼料充足,而導致微生物處于對數增長期,此時的活性污泥因為微生物的活性高而不容易絮凝,導致階段結果就是曝氣后加劇微生物的解體,解體的微生物同樣具備高有機成分,它與進水高有機成分一起作為產泡原因,使大量白色粘稠泡沫產生,通常產生的階段是配菌階段,但是,在突然的進水負荷 劇增時,同樣可以在以培菌結束后的運行過程中出現。
問題11:我們這里主要處理含苯胺、氯苯、硝基苯的工業廢水.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在物化階段投加了PAM、PAC后,池子上有大量的浮泥..工藝控制PH6~9,溫度25~40還有一個問題,就是PAM和PAC能否同時投加?
回答:
(1)浮泥通常與調整的PH值不適合,進水固有成分容易起泡有關。我的建議是通過現場小實驗,確認出追加投藥組合。
(2)PAM和PAC組合投加是很常見的。應該先投加PAC再投加PAM。另外如果調整后浮渣還是很多,可以看看將PAC換成三氯化鐵,以觀其效。
問題12:我們廠采用的是奧貝爾氧化溝。近一周時間,出現了下列現象:內溝開組轉碟,上午溶解氧為2-3mg/L,下午同樣開兩臺轉碟,溶解氧小于1mg/L;同時,二沉池表面漂著厭氧的泥塊,水中懸浮著很多細小的泥顆粒。這是怎么回事?
回答:
(1)如果不是連續運行的話,剛開始,進水量是逐步提升的,也就是進入氧化溝內底物濃度是逐漸升高的。這樣的話,溶解氧需求也是逐漸升高的,那么,后期就會出現溶解氧降低了。
(2)如果是連續運行的系統,也要看看進水在不同時間的有機物濃度是多少,以及進水量的變化,比如上午進水量小,下午進水量大。
(3)浮泥和細小懸浮顆粒的問題,應該和局部低溶解氧、污泥老化相關。
問題13:早上曝氣停止幾個小時后取了個水樣觀察,與往常沒什么區別,曝氣10h后再次取水觀察,顏色完全變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還有不知為何這幾天進水后就會出現很多泡沫浮渣?
回答:
(1)“早上曝氣停止幾個小時后取了個水樣觀察”說明曝氣后有充分的沉淀時間,這有利于活性污泥(包括細小菌膠團)的沉淀,所以水體顏色不深。
(2)“曝氣10h后再次取水觀察,顏色完全變了”首先可能是沉淀時間還不夠;其次,水體長時間曝氣,細小菌膠團和游離的細菌會增多,導致水體顏色變深。
(3)油墨廢水本身不容易降解,部分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在得不到及時降解后,該部分活性污泥活性減低,導致泡沫上有棕色浮渣產生。
問題14:印 刷、食品廢水,原水為印刷的油墨廢水、食品廢水,進水COD2000左右,SS比較高,300左右工藝是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水解出水500左右,二沉池出水COD60左右氧化池污泥污泥濃度較高,掛膜程度不好,DO在4-5左右SV30約10%問題1.好氧池泡沫非常多,個人認為原因可能是食 品廠洗刷盤子有的洗滌劑比較多,好氧池負荷稍低……泡沫如何解決,現用消泡劑,效果很差,不到半小時又滿是泡沫。問題2.污泥產量比較大,接觸氧化應該產 泥量很小才對,可是現在每天二沉池的污泥基本外排,好氧池污泥濃度基本保持不變。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回答:
(1)泡沫顏色你沒有說,如果說是棕黃色的那么和污泥濃度過高有關,當然,如果是白色的可能和進水洗滌劑有關。前者你加強排泥看看效果如何。
(2)污泥增長跟進水有機物濃度高有關,本身就需要通過排泥處理的,沒有什么不正常的。接觸氧化池如果二層池沒有回流的話,應該不會出現污泥濃度的。
問題15:我們廠污水處理曝氣池表面有嚴重的泡沫,不知道怎么辦好了,怎么去除呢,還有就是該添加什么藥劑來控制呢,添加多少呢?
回答:
投加藥劑來控制泡沫不是好的方法,要確定泡沫的原因,一般情況下,修正操作工藝控制參數是可以消除和減少泡沫的,你可以將泡沫顏色、粘度、是否粘有活性污泥以及當時的系統控制參數說出來,我們來一起分析判斷一下。
問題16:如果氧化溝內出現大量泡沫,污泥濃度不斷提高在5000mg/l左右,SVI在140左右,FM在0.04左右,溶解氧始終無法提高,厭氧段污泥上浮,鏡檢 并無絲狀菌但污泥碎,出水BOD、SS、氨氮不斷提高,請問這一情況是污泥膨脹還是污泥老化,除了增加排泥外還有何措施?
回答:
污泥老化。最好方法是排泥。
問題17:最近好氧池前段出現大量泡沫,二沉池出水COD200-250,進水量330噸COD=2500左右好氧池為1000m3的,SV30=65--80,污泥 濃度為5g/l,好氧池表面泡沫清理發現有紅蟲如圖所示,二沉池表面有有一層浮泥,仔細觀察污泥里含有氣泡,最近DO=1.0--1.3之間,好氧池面有 發酵問道,以為是負荷低了,采取措施加大排泥,停止N,P投加,降低DO到0.8,發現COD升高到450了,請問三豐老師是什么原因,該怎么辦?
回答:
(1)你的系統還是接觸氧化池工藝吧,計算下負荷,在0.16左右,這個負荷對于接觸氧化池來說沒問題,但游離的活性污泥卻會顯得負荷高,導致泡沫產生,在高負荷情況下,污泥更新解體(膜上的),導致二沉池浮渣出現。
(2)近期。你排泥,停氮磷投加和降低溶解氧,這些做法在高負荷處理時都反了,這是出水惡化的原因。對策也就是恢復原來的操作狀態。當然,你的系統長時間維持目前高負荷,去除率估計沒問題,但出水指標會比較高。
問題18:最近好氧池泡沫較多,且好氧池出口與二沉池間花墻表面大量浮泥,好氧池停下來表面大量浮泥夾帶氣泡,發現大量紅線蟲是怎么回事,近期水量較少,污泥濃度5000左右,目前大量排泥,濃度降到4700還在排泥中,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回答:
(1)先確認是否有發生污泥的絲狀菌膨脹。
(2)再看食微比,看污泥是否老化了。
(3)確認進入好氧池的原水是否ss太高了
進水少,污泥濃度高,那么可能污泥負荷低了導致污泥老化,排泥對的,但不要太大,否則上面浮渣,下面排泥的話,污泥濃度會下降太快的。
問題19:最近我的好氧池中泡沫一直增多,SV沉降速度較快,上清液清澈度也還好,鏡檢未見絲狀菌,生物相也可見{蟲等,但小型游動蟲也較多,請幫忙怎么減少泡沫啊?
回答:
(1)看泡沫很黑,是否溶解氧足夠請確認下。生物相來看你說的小型游動蟲多,如果是中間類的原生動物,則說明系統在惡化,如果是非常小的,要高倍放大才能勉強看到的,則說明你系統負荷可能高了。
(2)另外,這些泡沫除了好氧池自己產生的,也有可能是流入好氧池的,那么要堵住流入的源頭,比如前面的厭氧污泥流入、進水含有腐化的顆粒等。
問題20:為什么二沉池面帶有腥味且未進水有泡沫?
回答:
(1)腥味是微生物產生的,如果出水正常則問題不大。
(2)泡沫的話,水流動就易產生泡沫,也有二沉池沉淀的污泥具有活性,生物活動時產生氣體,上浮后形成氣泡。
pac中氯離子和鋁離子超過一定濃度影響污泥活性,氯離子干擾cod檢測
pam單體有劇毒,過量在污水中降解,影響水質
聚合氯化鋁是一種水溶性無機高分子聚合物,英文縮寫為PAC。
它具有噴霧干燥穩定性好,適應水域寬,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強等特點,成為新興凈水材料和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廣泛用于生活用水、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凈化處理。聚合氯化鋁具有吸附、凝聚、沉淀等性能,其穩定性差,有腐蝕性,如不慎濺到皮膚上要立即用水沖洗干凈。生產人員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穿長筒膠靴。聚合氯化鋁具有噴霧干燥穩定性好,適應水域寬,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強,形成礬花大,質密沉淀快,出水濁度低,脫水性能好等優點。用噴霧干燥產品可保證安全性,減少水事故,對居民飲用水非常安全可靠。因此,聚合氯化鋁,又被簡稱為高效聚氯化鋁,高效PAC或高效級噴霧干燥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適用于各種濁度的原水,pH適用范圍廣,但是和聚丙烯酰胺相比,其沉降效果遠不如聚丙烯酰胺。固體聚合氯化鋁稀釋成液體時,首先要根據原水情況,使用前先做小試求得最佳藥量。在生產上使用聚合氯化鋁時,按聚合氯化鋁固體:清水=1:9-1:15質量比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鋁含量低于1%的溶液易水解,會降低使用效果,濃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勻。藥劑投用后,如見沉淀池礬花少,余濁大,則投加量過少;如見沉淀池礬花大且上翻,則加藥量過大,應適當調整
污水處理的過程是怎樣的
步驟:
1、廢水首先經過格柵、篩網后流至絮凝沉淀池,為了使處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劑,使廢水中懸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藥也起到調節廢水的作用.絮凝沉淀后的廢水流入預曝氣調節池中。
2、曝氣調節池中通入空氣,起到預曝氣調節的作用.調節均勻的廢水用泵提升到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裝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氣頭,并裝入浮動填料,實踐證明該項技術對COD和BOD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一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中廢水自流入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二池采用方法相同。
4、二級浮動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淀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窩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負荷高,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
5、混凝沉淀池與斜板沉淀池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中,然后經污泥脫水機械脫水。
6、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經檢測后外排。
擴展資料:
處理方法:
1、按作用分: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筑物較簡單、經濟,用于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于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后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2、按處理程度分: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來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常用物理法。
(2)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3)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于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當然會
任何藥劑,對菌群都會有影響,所以必須調整投加位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