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節能減排得合理化建議
一、企業節能減排得合理化建議
節能降耗之一:采用保溫材料 全世界36%的能源消耗在房屋的取暖和降溫上。實際上保溫能節約大量能源,正如瑞士和德國的“零能源消耗住宅”樣板房所顯示的那樣。從涂在建筑物外面的聚胺酯“外保溫體系”到密閉“超級玻璃”窗,人們發明了許多保溫方法。先進的保溫措施遵循回報率這一經濟法則:如果你采取足夠的保溫措施,你就能減少或取消暖氣和空調設備,從而達到節能降耗降成本目的。研究表明,環保工作環境(不需要經常開暖氣或空調的工作環境)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勞動生產率和降低員工生病比率。
節能降耗之二:更換燈泡
全世界20%的電力消耗在照明上,或者說照明消耗的能源相當于每天燃燒大約60萬噸煤。其中40%的電力是老式的白熾燈泡消耗掉的。產生同樣多的光,節能熒光燈消耗的電力比白熾燈省電70%~80%,而且使用壽命是后者的l0倍。在2030年前逐步淘汰白熾燈,可以節省650座發電廠的發電量,每年可以使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減少7億噸。
節能降耗之三:改進家用熱交換器
熱水器、取暖器、空調等熱交換器是能效最差的,只有一部分能源真正用來改變溫度。瑞典的大多數新住宅已經改用地熱泵供暖;喬治?布什在得克薩斯克勞福德的牧場也用地熱泵加熱和降溫。這些系統消耗常規能源少得多(這些系統在封閉循環中利用液化天然氣進行熱交換,只需要很小的電流保持壓縮機運轉)。一些國家采取補貼的辦法來啟動市場, 比如日本,兩年來已經安裝了100萬臺地熱泵,用來加熱洗澡水和暖氣片。節能降耗之四:改進工廠能耗設備從鋼鐵廠和煉鋁廠到紙漿廠和造紙廠,全世界工業部門消耗的能源占大約1/3。工業部門的節能潛力很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 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等鋼鐵企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利用煉鋼爐余熱發電,節約能源超過70%。
節能降耗之五:駕駛環保節能汔車
全世界1/4的能源―― 包括每年生產的2/3石油―― 用于交通運輸。有些節能措施不用花錢,比如,保持輪胎適當充氣就能提高能效6%。油電混合動力車能進一步增加20%里程。諸如大眾帕薩特TDI等現代直噴式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以及法國標致汽車公司和德國戴姆勒一克萊斯勒公司正在研制的柴油一電力混合發動機,都能達到很好的節能效果。節能降耗之六:提宣冰箱節能效果 居民用電一半以上用于家用電器,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居民用電造成的。自20世紀80年代來,制造商已經把冰箱等家用電器的能效提高70%,但是,在這方面仍有進一步改進的余地。
節能降耗之七:設法解決節能投資費用
誰說你必須支付所有的節能降耗投資?能源服務公司可以支付所需的設備改造費用,然后每年從客戶節約的費用中扣抵。例如:北京神霧熱能技術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工業爐窖節能燃燒設備改造工程。神霧公司投資為一家煉鋼廠安裝一臺熱交換器,把進入煉鋼爐的空氣進行預熱,大大降低了客戶的燃料費。神霧公司從客戶節省的費用中提取一定份額,從而使神霧公司和這家煉鋼廠都有利可圖。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控制成本再接再厲
節能降耗減污增效保護環境利國利民
節能降耗人人有責
降廢減損提質,節能降耗增效
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
二、怎么樣認識“清潔生產”和“末端治理”的關系?
清潔生產: 環境工程中是指工藝,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對工藝流程,技術手段的改良,來消除或減少污染物質的排放,并盡力使廢物變為其他生產過程中的原料,達到系統的節能減排治理污染的方式,屬于主動方法。
末端治理: 直接通過對生產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處理達到對污染物的消除或減量化,從而達到對環境的保護,減少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屬于被動方法。
三、清潔生產的應用與發展
要說清潔生產就得說近代生產方式的轉變,從簡單粗放到末端治理再到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有8字方針:節能、降耗、減排、增效。
四、發展低碳經濟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和貫徹哪些基本原則
1.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須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適度適宜、合理節約。對于個人,要培養節約是美德的觀念,徹底改變諸如餐飲浪費等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的陋習;對于企業,則要推行綠色經營的理念,建立清潔生產機制和精益生產方式;國家引導企業將環保成本計入企業生產成本,幫助企業樹立企業公民意識,解決節能減排沒有效益的錯誤認識。
2.解決潛藏在空間格局和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費問題。有效的節能減排必須以工業相對集中為前提,工業相對集中才能產生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催生集群創新,不斷產生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減少物質消耗。
3.培育靜脈產業,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民眾對循環經濟體系的理解目前還處于表層,基本理解為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系統一樣,如果把工業制造系統比作人體的動脈系統,那么,我們使用過的工業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則應如人體的靜脈系統一樣。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靜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4.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解決自主創新成果和人才的匱乏問題。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必須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
5.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于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了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
6.從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問題。我國的縣級城市基本沒有雨污分流的設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設施雖然投資量很大,實施卻不夠徹底,造成大量污水處理廠的勞動成果被不能徹底實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決”。
7.從我國能源結構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中國能源消耗形式主要為動力消耗、農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費、電能消費3種,其中大約有68%的能源是由各種能源轉化為電能后被消費的。而我國電力系統普遍存在著低效率運行和嚴重能源浪費問題,尤其是在配電和用電兩個環節,節能潛力總計為1.2億千瓦,占中國電能的20%。重點推廣配電用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可極大提高節能減排效率。
8.低碳經濟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國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