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梳梳頭可以增強記憶力嗎?”
譚木匠的木梳不錯啊,我買了好幾把,各地應該都有賣的,是專賣店。
大腦,是指揮和調節人體各種活動的神經系統中樞。人要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梳頭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最理想的辦法。梳頭不僅可以增強頭發根部的血液循環,以供應頭發的營養。還可以增強和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以滋養氣血,促進新陳代謝。
有一種木梳療法對頭痛、目痛、眉棱骨痛以及三叉神經痛(第一枝)有較好的療效。堅持長期梳頭,還可預防脫發、醒腦提神、延緩衰老。
【概述】
梳頭療法是用木梳或竹篦梳頭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據考證,木梳始于晉朝,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了。木梳和篦箕古代稱為“櫛”,既可用來梳頭,又可作為裝飾,是古代八大發飾之一。梳的原料有水牛角、綿羊角、黃牛角、黃楊木、石楠木、棗木、梨木等,篦的原料主要為青毛竹。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梳與篦到處生產,但主要產區在常州、福州、柳州、衡陽等地。就行業地位而論,常州當首屈一指。不但歷史悠久,質量優良,而且產量占全國80%以上,歷來享有“梳篦世家延陵地”的美稱(延陵為常州的古稱)。從明朝末年開始,常州梳篦就成了宮廷的貢品。清朝慈禧太后專用常州產的黃楊木梳。公元1915年,在美國舉行的巴拿馬和平展覽會上,常州梳篦獲得過銀質獎。
黃楊是一種名貴木材,民間有“鳥中之王稱鳳凰,木中之王為黃楊”之說。醫書上說“黃楊能治頭痛病”。所以用黃楊木梳梳頭,防病治病,早已盛行于民間。
梳頭療法的機理與按摩療法相同。頭部血管、神經十分豐富,又有許多經穴,梳子來回在頭皮上劃摩,可刺激頭皮的神經末梢和經穴,并通過神經和經絡的傳導,作用于大腦皮層,調節整個經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但主要的是調節頭部的神經功能,松弛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神經性頭痛等疾病,尤其是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每天堅持梳頭3~5分,對于解除疲勞和大腦皮層的緊張狀態大有好處。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就經常每天早晨用手指梳頭200~300次,借以醒腦提神,保健延年。清代外治醫學家吳尚先總結梳頭療法的好處時說:“梳發,疏風散火也。”
【操作方法】
用木梳1把(勿用塑料和金屬制品),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和晚上睡覺前梳頭,從前額經頭頂到枕部。初時每分梳20~30次,以后逐漸加快速度。梳時用力要均勻、適當,不要刮破頭皮。如無木梳,用手指代替梳子梳頭也可以。每天治療的次數和時間,要視情況而定。如以保健強身為目的。每天梳頭1次,每次3~5分即可。如用來治療頭痛等疾病,則需每天梳2~3次,每次5~10分,并且需稍用力。
【適應證】
此法對頭痛、目痛、眉棱骨痛以及三叉神經痛(第一枝)有較好的療效。堅持長期梳頭,還可預防脫發、醒腦提神、延緩衰老。
【禁忌癥】
頭面部以下的疾病用此法治療無效。頭面部有瘡癤癰腫時,應暫停梳頭,待病愈后再進行。
【注意事項】
①梳頭療法一般要20~30天后方可見效。故要求患者不能操之過急,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
②梳頭時開始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刮破頭皮。
③用此法治病時,可配合藥物、按摩、針灸、指針、點穴等療法,以盡快取得效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