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 半固態廢棄物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把固體廢物分為三大類,工業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由于液態廢物(排入水體的廢水除外)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廢物(排入大氣的廢物除外)的污染防治同樣適用于《固廢法》,所以有時也把這些廢物稱為固體廢物。固體廢物具有兩重性,也就是說,在一定時間、地點,某些物品對用戶不再有用或暫不需要而被丟棄,成為廢物;但對另些用戶或者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廢物可能成為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原料。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力求使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對那些不可避免地產生和無法利用的固體廢物需要進行處理處置。固體廢物還有來源廣、種類多、數量大、成分復雜的特點。因此防治工作的重點是按廢物的不同特性分類收集運輸和貯存,然后進行合理利用和處理處置,減少環境污染,盡量變廢為寶。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產品邊角廢料,已報廢新產品,喪失實際利用價值或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為所有人拋棄的呈固態或半固態狀態的物品、物質。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