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危險固廢檢測的判定標準是多少?
固廢是生活消費中所產生的固態已經半固態的廢棄物,也可以理解為垃圾,固廢包括一般固廢和危險固廢。危險固廢是一種危害性大的固廢,我國目前環境問題很不樂觀,危險固廢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而且滲出來的廢水流入到地下還會對地下水造成破壞,那么危險固廢檢測判定標準是什么?
以下是國聯質檢危險固廢檢測判定標準:
腐蝕性鑒別 ——GB5085.1—2007
急性毒性初篩 ——GB5085.2—1996
浸出毒性鑒別 ——GB5085.3—1996
腐蝕性鑒別 ——GB5085.1—2007
有機汞——GB/T14204
汞及其化合物——GB/T15555.1
鉛——GB/T15555.2
- - - - - - - - - - - -
GB:國標,由國家制定的標準。
危險固廢檢測的方法是什么?
固體廢棄物檢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土壤 水分、pH值、有機質、金屬元素全量(鉛、鎘、鉻、銅、鋅、鎳、砷、汞等)、和金屬元素有效態分析(有效鐵、有效鋅等)、氮素(全氮、水解性氮、銨態氮、硝態氮);
二,污泥 揮發酚、礦物油、金屬元素、總氮、總磷等;
三,固體廢物及固體廢物浸出液毒性檢測:腐蝕性、重金屬元素(鉛、鎘、砷、汞、六價鉻、銀、銅、鋅、鎳等)、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多環芳烴、鄰苯二甲酸酯、農藥殘留等。
固廢檢測評價機構對企業提交的資料進行完整性和準確性審查,對企業生產過程與提交資料的一致性進行現場核查,確定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和數量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機構(以下簡稱評價機構)依據統一的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
固廢檢測單位:
中科檢測
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的企業應向評價機構提交以下資料:
(一)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企業近兩年生產經營情況說明(包括但不限于企業基本情況、經營規模、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種類、產品產量、年產值等);
(三)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采購(或接收)、消耗、庫存及產品生產、出庫、外銷的相關報表;
(四)工業固體廢物原料摻量證明材料;
(五)產品標準及工藝技術說明;
(六)產品質量檢測報告;
(七)質量、環境管理體系,物質計量統計體系等相關管理體系建設情況;
(八)需要的其他證明材料。
固廢檢測報價
根據省環保廳固廢管理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申報企業8372家,申報年產生量5845.2萬噸,綜合利用量4848.4萬噸,利用率82.9%,處置量664.2萬噸,處置率為11.4%,貯存量1.49萬噸。
產生量最大的5個城市為韶關、湛江、陽江、廣州和東莞,分別占全省產生總量的13.3%,13.1%、8.5%、8.3%和8%。
廢物類型以粉煤灰、冶煉廢渣、爐渣、煤矸石、尾礦和其他廢物為主,分別占產生總量的27.1%、19.4%、17.2%、11.2%、10.1%和15%。
粉煤灰、冶煉廢渣、其他廢物、爐渣綜合利用率較高,分別達92.9%、98.9%、84.2%和77.5%,尾礦主要來源于韶關大寶山礦業、云浮云硫礦業、梅州金雁銅業、河源大頂礦業和韶關凡口鉛鋅礦等礦企,綜合利用率較低,僅37%,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企業自愿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補充的通知》(財稅〔2009〕163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及勞務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1〕11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的納稅人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知》(財稅〔2013〕23號)同時廢止。
哪些企業可以申請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
一、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二、銷售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不屬于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禁止類、限制類項目。
三、銷售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不屬于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綜合名錄》中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或者重污染工藝。
四、綜合利用的資源,屬于環境保護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列明的危險廢物的,應當取得省級及以上環境保護部門頒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且許可經營范圍包括該危險廢物的利用。
五、納稅信用等級不屬于稅務機關評定的C級或D級。
危險固廢大多是一些企業、核工業等單位拍出來的廢棄物,這種固廢檢測出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感染性等一種或多種危險特性的廢物,或可能對環境或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被危險固廢所影響的土壤,基本上都失去了植物生長的功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目前固廢檢測的方法大多是利用化學公式,結合儀器,計算出這些固廢里面所包含的一個有毒物質,比如:砷、汞、鉛、鉻、氰化物等一般都是找第三方的,個人檢測不了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