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的?
上海約70%的垃圾處理都在上海老港固廢基地。但基地處理垃圾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因此關于垃圾末端的處理,據報道,上海市重大工程、上海規模最大的濕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老港濕垃圾一期項目,將在明年底投產。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市長應勇在之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將在全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根據《條例》,垃圾分類被明確為“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干垃圾四種。可回收物指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
有害垃圾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濕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等易腐的生物質廢棄物;干垃圾即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擴展資料
《條例》還針對特定對象提出了強制性要求,要求積極推進產品包裝物、快遞包裝物減量工作;快遞企業在本市開展經營活動的,應當使用電子運單和環保箱(袋)、環保膠帶等環保包裝,鼓勵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循環使用的環保包裝。
規定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場應當按照標準配置濕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在綠色辦公、綠色消費方面,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內部辦公場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館不得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上海通過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上海約70%的垃圾處理都在上海老港固廢基地。但基地處理垃圾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因此關于垃圾末端的處理,據報道,上海市重大工程、上海規模最大的濕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老港濕垃圾一期項目,將在明年底投產。
堆肥處理
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至55~70℃儲存、發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后,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再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養分含量低,雜質含量較高,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需在堆肥預處理或后處理單元進行嚴格分選。
綜合處理技術研究勢在必行。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礙一方面在于垃圾自身成分復雜、難于進行資源化利用。
另一方面是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還沒有跟上,現有利用技術往往采用單一的模式(比如焚燒發電),對不同的垃圾成分采用同一方法處理,造成了處理過程自身大量的消耗,經濟性差。因此,因地制宜,根據垃圾成分的不同,進行綜合處理關鍵技術的研究,對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生活垃圾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