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水處理過程中產生氣泡,該如何消泡呢?
一、工業水處理過程中產生氣泡,該如何消泡呢?
本人從事工業廢水處理已經十年,第一次回答問題就寫的全面一點,首先您所說的氣泡肯定不是缺氧反硝化的氣泡,因為這個氣泡無傷大雅,應該是好氧池通過曝氣起來的大量氣泡,這類氣泡產生的種類有很多,在負荷較低的時候氣泡還是比較容易破裂的,不會造成堆積,但是在負荷較高或一些其他特殊情況下,氣泡就最對現場的衛生和操作帶來非常多的困擾,一般情況下,我們采取消泡系統進行消除,采取稀釋水或者循環水排污水進行消泡效果就比較好,但是對于粘稠,不容易破碎的泡沫一般配合使用消泡劑,一種含硅的高分子有機物,可以阻止氣泡在水面生成,價格比較貴,對于不能采取稀釋水的處理水站,我們多數建議用二沉池的出水進行消泡,若因停留時間和表面負荷的影響,特殊情況下另外采用池體內下潛水泵使用流量較大的水進行消泡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主要消泡還是要看泡沫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給你提供一個資料,消除泡沫一直是現場很重要的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努力,現在好多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加蓋,尾氣回收等,更加造成了泡沫不易破碎。還需繼續交流和研發。
二、工業廢水處理方案
1.電解法:利用電解池中的電化學反應處理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工業廢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在電解中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形成沉淀或氣體溢出。電解法包括電解氧化還原法、電解氣浮法和電解混凝法,主要用于處理含鉻和氰化物的廢水。
2.化學沉淀法:在廢水中加入可溶性化學藥劑(即沉淀劑),與水中離子態的無機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沉淀凈化廢水。化學沉淀法大多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汞、鉻、鉛、鋅等。化學沉淀法包括氫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鋇鹽沉淀法和鐵氧體沉淀法。
3.消毒滅菌:消毒滅菌技術主要用于水的深度處理。消毒主要采用氯、次氯酸鹽、二氧化氯、臭氧、臭氧-紫外線等。用于給水消毒的二氧化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主要是因為它不會與水中的腐殖質反應生成鹵代烴。臭氧消毒被認為是水處理過程中替代氯氣的有效消毒方法,因為臭氧首先具有很強的殺菌力,其次是氧化分解有機物的速度,使消毒后的水的致突變性降到最低。
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四點:
1.雙膜法預處理工藝
先利用孔徑在20-2000Ao(10-6.5-10-4.5cm)的半透膜進行超濾,可截留蛋白質、各類酶、細菌等膠體物質和大分子物質在濃縮液中,而水、溶劑、小分子和形成鹽的離子則可通過膜,進入透過水中。
由于透過水水量減少,而鹽量沒變,所以透過水含鹽濃度增加。這時再用孔徑在1-20Ao(10-7.5-10-6.5cm)的半透膜進行反滲透,無機鹽、糖類、氨基酸、BOD、COD 等被截留在濃縮液中,只有水和溶劑進入透過水中,鹽在濃縮液中濃度進一步增加,送去蒸發結晶除鹽。
雙膜法除鹽的優勢在于大幅度降低了蒸發結晶除鹽的水量,從而明顯降低蒸發結晶除鹽的運行成本和投資。
2.加藥混凝―氣浮、沉淀傳統預處理工藝
當含鹽原水 COD 濃度在 5000mg/L以下,而且對結晶鹽質量沒有要求時,傳統工藝是將含鹽原水經過“調節―加藥混凝―氣浮、沉淀” 預處理后,再進入“蒸發濃縮結晶除鹽系統”。該方法投資少,運行成本低,但結晶鹽質差,難銷售。
3.Fenton或電―Fenton 催化氧化預處理工藝
Fenton 試劑含有 H2O2和 Fe2+,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且反應速度快,投資低,出水經沉淀凈化后可實現預處理目的。
但 Fenton 或電-Fenton 催化氧化工藝要求特定的反應條件:pH值2-4,而且產生較多含鐵污泥,出水會有顏色。當含鹽原水 pH 值偏低時使用較經濟,否則“加酸降 pH,加堿中和”的過程增加運行成本。COD濃度在 10000mg/L左右尚好,如過高,就要多級氧化凈化處理,Fenton 工藝就無優勢了。
4.臭氧/催化/混凝復合預處理工藝
以臭氧為強氧化劑并復合催化劑和混凝劑,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充分的交聯協同反應,可使廢水中的環鏈和長鏈斷開,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創造合適的反應條件,也可充分地氧化廢水中溶解的有機污染物,破壞廢水中的膠體、發色團、發臭團,去除廢水中的COD、BOD、SS、異味和一些顏色,但不能去除鹽份和較多的氨氮。
根據大量的實踐案例總結,一般水量較大且含鹽量低于5000mg/L 的廢水可首選雙膜法,濃縮以后再除鹽;含鹽原水pH值為2-4的含鹽原水可首選Fenton工藝預處理;pH 值5以上的高濃 COD 且含鹽量大于5000mg/L的含鹽廢水可選臭氧/催化/混凝復合預處理工藝;含鹽原水色度高或氨氮高,則需要單獨進行脫色和脫氨處理。
三、什么是廢水預處理?要達到什么目的?
生化處理前的處理一般都習慣地叫作預處理。由于生化法處理費用比較低、運行比較穩定,因此一般的工業廢水都采用生化法處理,部分公司廢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為主要的處理手段。但是其排出廢水中含有某些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有機物質,因此廢水在進入生化池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目的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物質盡可能地削減或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運行。
預處理的目的有二個:
一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質盡可能地消減和去除或轉化為對微生物無害或有利的物質,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
二是在預處理過程中削減COD負荷,以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
百度武漢格林環保了解更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