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有哪些可以回收原因是什么?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環的垃圾。本身或材質可再利用的紙類、硬紙板、玻璃、塑料(plastics)、金屬、人造合成材料(Kunststoffen)包裝等,與這些材質有關的如:報紙、雜志、廣告單及其它干凈的紙類等皆可回收。另外包裝上有綠色標章(GrünenPunkt)是屬于要付費的雙系統,屬于可回收垃圾。生活中可回收資源主要有:
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1、有助于改善垃圾品質,使末端焚燒(或填埋)得以更好的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分類后,垃圾“各回各家”,進入不同的后端處理通道,保證了垃圾的純凈度,提高了熱值,有助于垃圾焚燒或填埋處理無害化處理。 2、有助于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節約原生資源垃圾分類后,廚余垃圾進行生化處理,資源垃圾進行再生資源通道,這樣便于資源化利用,節省原生資源。比如,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1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1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3、有助于減少垃圾清運量,從而節約垃圾清運費用和后端處理費用,延長焚燒發電廠和填埋場使用年限。生活分類目前主要的工作是“資源化”,即將已產生的垃圾分類后處理,還不能直接實現前端減量。但通過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制度設計、法律規范等,可以促進前端垃圾的減量。從而,便于節約垃圾清運費用和處理費用,同時也延長了焚燒發電廠和填埋場的使用年限。4、有助于城市的干凈整潔,減少清掃人員的負擔,進而減少雇傭人力資源的浪費。隨著民眾的垃圾分類的習慣逐步養成,大街上的垃圾越來越少,城市越來越干凈,有助于降低環衛工人的負擔,減少環衛工人的數量,讓更多的環衛工人進入前端垃圾分類的收集和指導。作為垃圾分類榜樣的日本,擁有1350萬(2016年)人口的東京市,道路清掃工人僅有2000名左右。而我國同等規模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為1252.83萬,但環衛工人卻多達10萬人。5、有助于增加就業崗位生活垃圾分類屬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據估算,每分類處理100噸生活垃圾,可增加就業機會100――200人,包括宣傳、動員、保潔、環衛及分揀等兼職、專職人員。同時,因此類崗位對文化、技術要求不高,只要身體健康、能吃苦耐勞,經過一定的培訓即能上崗,更適合那些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包括“4050”人員。
6、有助于提升全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垃圾分類是一個社會文明和全民素質的體現。實現垃圾分類,有助于提升全民文明素質和環保素質,同時,也有助于人居環境的改善,使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