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會資源浪費?
社會資源浪費,首先是個科學和體制問題,其次才是一個道德和態度問題;首先是無形資源的浪費問題(如思想教條、體制僵化、貿易壁壘、技術封鎖等),其次才是有形資源的浪費問題(如礦山開采、水資源利用、城市規劃的浪費問題)。浪費資源現象在世界各國、在各行、各業均可見到,其原因有:
①不珍惜有限的資源,任意舍棄,如礦井只采塊煤,扔掉煤末;
②技術不成熟或落后或操作不精細,致有用資源未經利用即作為廢棄物扔掉;
③利用方式不合理,致資源未能充分發揮效益,如作物桔稈經過發酵制沼氣作能源,沼渣可培養食用菌,沼水肥田等,可受到多種經濟、環境效益,但許多桔稈直接用做燃料燒掉;
④社會結構不完善或價值比率不合理,如許多部門或學生中的廢紙雖然是極大的造紙資源,但回收極少,廢玻璃、廢塑料、包裝玻璃瓶等回收也很少;
⑤過度消費,近幾年工業發達國在消費方面所占資源比例已占35%,能源方面約占60%。面對世界不可更新資源正日趨減少甚至面臨枯竭的形勢,面對在一定條件下可更新的生物質能資源處于全球環境破壞日趨加劇、生長受到威脅的局面,以及可更新的太陽能、風能等能源資源利用技術尚未過關的現實,亟待盡力減少以至消除資源的浪費。人文資源(如知識、人才、技術等)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人文資源的特點是你使用了它不會變少,你不使用它不會變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