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產土壤類型和改良方案
一般主要是鹽堿地類型的土壤,再就是山地薄土(主要是巖石風化的土壤,比較貧瘠),鹽堿地需要灌水滲透,降低鹽堿含量,然后是利用酸性肥料或物質來中和鹽堿,最后大量使用農家有機肥來改善土壤結構和性質,以達到我們的需要;對于比較貧瘠的土壤則直接使用農家肥來增加土壤的肥力就可以了。對于沙性土壤(比較貧瘠且不容易保肥保水)那需要一個長期的改良過程。
劉寶元是院士嗎?
不是
劉寶元
所在院系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劉寶元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教學課程:《土壤侵蝕研究》、《流域管理基礎》(英)、《地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主要研究方向:土壤侵蝕
代表性論文:森林破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美國農業(yè)部國家土壤侵蝕實驗室,普渡大學博士后。自1990年以來,一直從事土壤侵蝕研究工作,先后發(fā)表近40篇(部)論文(著),其中10余篇被SCI和EI收錄。同時兼職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美國農業(yè)工程學會會員等社會職務。
2015年1月,在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第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1]
劉寶元,男,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
教育經歷
1978.2-1982.2,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系,理學學士
1982.2-1985.2,水利部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學碩士
1987.7-1990.7,水利部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學博士[1]
工作經歷
1985.2-1992.12,水利部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2.12-1996.5,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美國農業(yè)部水土保持局國家土壤侵蝕實驗室(USDA/ARS/National Soil Erosion Lab)
1996.5-今,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院[1]
目前劉寶元教授還不是院士。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