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上通過哪些措施使土壤越來越肥沃
要想培肥土壤,首先要了解土壤的組成與結構,進而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質,才能從根本上永久的保持肥沃。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供給作物生長發育的各種生長因素,主要指土壤的水肥氣熱,即土壤的水熱狀況、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和通氣性等。培肥土壤肥力是獲得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
培肥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施行與土壤、氣候條件相適應的輪作:合理的輪作是培肥土壤的有效途徑。深根與淺根作物相互輪換、交替種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上下層的養分和水分,增加土壤上下層的腐殖質含量。與豆科、綠肥作物輪作可發揮豆科、綠肥作物的改良土壤結構、補充土壤營養元素的作用。
增施有機肥:增施有機肥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主要途徑。有機質對提高土壤肥力有著重要作用。有機質供給作物養分與化學肥料不同之處終于它能隨著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不斷釋放營養物質,供作物生長需要,所以肥效穩定,不易流失。土壤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能產生活性腐殖質,它是一種膠結劑,可以促進水穩性團粒結構的形成,從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
秸稈還田:秸稈不經過堆漚處理,直接還田,能夠有效促進土壤肥力的不斷提高,而且節約運輸力和勞動力。秸稈直接施入土壤要比堆積分解后施入土壤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結構,更能加強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加速有機質本身所含職務養料的分解,而且有助于土壤中原有的磷、鉀等礦物質養料的釋放。秸稈直接還田后,將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作物與土壤微生物競爭速效養分,因此秸稈還田時需補充化肥,一般可在秸稈還田時撒施硫酸銨15公斤/畝。
深耕改土:自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耕地多用畜力或小四輪拖拉機,耕深偏淺,一般不超過20厘米,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從而限制了高產。深耕廠打破犁底層、耕深在20厘米以上的耕作措施。深耕要根據具體條件,確定核實的耕深。對粘重土壤深翻時,往往把地下層的膠泥土翻入表層,破壞了土壤結構,延長了表土熟化時間,會直接影響當年產量。如果采用上翻下松的方法,再結合增施有機肥,則會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對瘠薄的沙質土壤,要逐年加深,增厚耕層,才會受到良好的增產效果。對于表肥沃的壤土,耕層養分含量較為豐富,心土也比較容易熟化,可以耕的深些。
如何實施鹽土園林綠化
所謂堿土,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水溶性的堿性鹽,呈較強的堿性反應,pH值在8.5以上。土壤結構極壞,濕時泥濘,干時板結龜裂,造成植物出土困難。堿土有腐蝕性,能破壞植物細胞組織,危害植物生長。堿土組成以碳酸鈉和生碳酸鈉為主。除鹽土、堿土外,往往多是以鹽土為主且含堿土,或堿土為主且含鹽土的混合鹽堿土。
鹽堿地綠化中,園林植物不僅受到鹽土、堿土的危害,而且還常常受到鹽堿灌溉水的危害,如果澆灌堿性水、咸水,即使是良田也會變成鹽堿土。
通常,礦化度超過2克/升的水即為咸水,咸水會對植物產生鹽害。咸水中也往往伴有堿性水,不適合用來澆灌園林植物。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灌溉井用水大多呈鹽性、堿性,目前不少單位用淺井地下水澆灌。如德州開發區一般40米深的淺井水多是堿性水、微咸水。所以水質改良也一直是園林綠化的重要問題。
鹽土改良及綠化技巧,主要分為五個方面:測土測水問題、施用園藝鹽堿土改良肥、施用生根粉與抗蒸劑、選用耐鹽樹種問題以及鹽土園林栽培的其他輔助措施。
一、測土測水作為改良措施。依據重點園林項目應先測定土壤鹽分,取土層為0至10厘米,10至30厘米,30至60厘米的土壤,計算鹽分平均含量,用加權平均數。
二、施用園藝鹽堿土改良肥鹽土型。園藝鹽堿土改良肥內含現代生物技術高分子化合物及多種吸鹽物料,含量為30%的有機質,及適量的氮、磷、鉀營養元素。因為園藝鹽堿土改良肥的pH值為5.5,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鹽量,且對改良微咸水也有一定的效果。眾所周知,鹽堿地改良中,改良堿土容易、改良鹽土難。因此,可利用離子交換的方法,以轉化鹽類、改良鹽土為原理,集改鹽與培肥于一體,有效地改良鹽土鹽堿地。操作時,將園藝鹽堿土改良肥撒于地表,深翻30厘米,配合有機肥施用效果更好。整平土地后再進行施工栽培。
三、施用生根粉和抗蒸騰劑。生根粉含有多種生根劑和營養物質,可促進植物多生根,這對于鹽土栽培的園林植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四、選用耐鹽樹種適地選樹是一條很重要的綠化原則。主要耐鹽樹種有白臘、國槐、合歡、香花槐、復葉槭、構樹、海濱木槿、濱梅、龍柏、石榴、西府海棠、紅葉桃、大葉黃楊、月季等。在高水位鹽土區,還要選擇耐水的樹種。另外,還要盡量選用當地苗木為宜,這樣可以較好地解決植物水土不服的問題,不要用山地苗或化肥催長苗,也不要用遠途運輸來的苗。
五、鹽土園藝栽培其他輔助措施。第一,要爭取帶大土球移植,即使是早春種植,帶大土球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反季節施工挖苗前的7至15天,在圃地按施工要求重度修剪,當苗木進入工地時“傷口”已恢復好,枝葉與根系達到了水分平衡,這項措施特別有利于植株成活。對樹冠進行適度修剪可減少蒸騰量,緩解移植斷根吸水供應不足的矛盾,平衡勢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第三,在圃地選擇一、二年移栽苗對鹽堿地栽培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這種苗木根幅比較豐滿,移植后生根快。第四,重度鹽土可用隔鹽袋法進行園藝客土栽培。
總而言之,鹽土改良綠化的五項技術,要因地制宜、強化管理、靈活實施、綜合運用,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