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生石灰下多了怎么辦,造成土壤堿性過高,如何改良?
生石灰使用在土壤中,只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殺菌,第二改良酸化的土壤,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但是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不能過量使用,正常情況下一畝地200-300斤就好!
生石灰雖然有兩大好處,但是副作用也是相當明顯。在使用時,容易引起土壤中氮肥流失,造成土壤肥力減少。生石灰使用以后,要把肥料補充充足,尤其是氮肥一定要補充充足。
過量使用造成土壤堿性太高,會引起大棚內蔬菜,對于根系吸收養分能力減弱。使用底肥時,可以用接近于中性的商品有機肥,也可以大量的使用稻殼雞糞混合土壤,降低土壤的堿性。
為什么大棚內土地容易鹽堿化,如何避免鹽堿化?
近年來蔬菜大棚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其中溫室大棚的一些問題也逐漸的顯露出來。其中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中的土壤更容易出現鹽堿化這種問題,而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溫室大棚土壤鹽堿化的原因和避免或者改善土壤鹽堿化的一些措施!
大棚土壤鹽堿化的原因:
1、溫室大棚種植茬口多且容易出現連作障礙
和露地栽培相比,溫室大棚種植基本上不存在歇茬的情況,基本上就是上茬作物剛扒園,下茬作物就要跟著種植了,加上溫室大棚經常連續多年種植同一種作物,吸收土壤的養分也大多相似,很容易造成土壤內營養物質出現失衡狀況造成土壤鹽堿化。
2、大量施用化肥
由于種植比較頻繁,土壤本身的肥力無法支撐作物的生長所需,所以大多數種植戶都會大量施用化肥。而化肥施用過量或者是無法被作物吸收的部分殘留下來,就會留在土壤之中引起土壤鹽堿化。
3、澆水次數頻繁,強度大
溫室種植澆水次數一般都比較頻繁,很容易導致棚室土壤的結構遭受到破壞形成板結。一旦土壤受到破壞,通透性就會變差,鹽分無法及時滲透到土壤之中,只能在土壤表面積累形成鹽堿。
4、棚室內溫度較高
溫室大棚是封閉條件,溫度相對外界比較高,水分蒸發也比較大。隨著水分的增發,土壤深處的鹽分隨著水分順著毛細管上升到地表,并在地表積累形成鹽堿。
如何防治和改善土壤鹽堿化
1、深耕土壤及時松土:受到種植模式的影響,很多大棚種植戶對于溫室大棚的土壤耕作并不在意。但是土壤鹽堿化往往就是因此引起的,所以及時疏松土壤耕作層,破除土壤板結,打破土壤的毛細現象,可以有效阻止土壤返鹽。
2、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施肥的時候要講究科學施肥,配方施肥,而不是盲目的大量施肥或者偏施肥料。尤其是施肥的時候可以配有有機肥共同施用,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和有機質,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環境結構。
3、灌水排鹽:通過對棚內灌水浸泡或者在雨天揭開棚膜,讓雨水沖刷地表的方式達到排鹽、降鹽的效果,可以排除土壤中的一些鹽分,但這種方法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4、地膜覆蓋、輪作輪休:地膜覆蓋種植能有效減少雜草的發生、保水、保肥,同時也有降低土壤鹽堿化的效果。而根據地塊情況和季節環境合理的輪作換茬、休閑土地,更是有抑制土壤鹽堿化的效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