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地鹽堿化治理的案例,1500呢大家誰有啊,謝謝了!
正好我的畢業論文就是土壤改良劑,最近也就是研究這些東西了~
樂陵市土壤鹽堿化現狀及改良方案
樂陵市地處德州市東北部,耕地面積8.1×10hm,占總面積的81.2%,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土壤由于受地形、地貌、母質、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潮土、鹽堿土兩大土類,其中以鹽堿土為主,占耕地面積的40%以上。面對人口的持續增長,單位面積糧食產量的繼續提高面臨多重限制因子,化肥的投放對增產的作用已日趨減小,使得糧食生產面臨嚴峻考驗。因此,對樂陵市占耕地面積4o%以上的鹽堿土的開發利用成為必然。本文分析了該地區鹽堿土的形成原因,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改良方案,以期為該地區今后的鹽堿土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1土壤鹽堿化的成因及特性
樂陵市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季風影響比較大,冬季盛行偏北風,降水稀少,寒冷干燥。春季交替出現西南風和偏北風,風日多而風速大,干旱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風,氣溫高而濕度大,降水集中,雨熱同期。秋季是從夏季風向冬季風過度的時期,氣溫下降,降水減少,秋高氣爽。年平均降水量590.1mill,多集中在6~8月份。年水面蒸發量2046mln,是降水量的3.5倍。該地區氣候干旱、少雨。由于地面蒸發作用,使含鹽地下水隨土壤毛細管作用升到地表層,水分蒸發后,鹽分留在土壤表層,聚積而形成鹽堿地。
為摸清該地區土壤鹽堿化狀況,特在鹽堿地上進行了試驗。本試驗取了7個不同位置的土樣,每個位置取500個試樣。土壤的各鹽分含量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土壤具有典型的鹽堿特性。土壤中氯化物、硫酸鹽、重碳酸鹽和碳酸鹽類等易溶鹽類及鈉離子在土壤表層的含量已嚴重危害作物的生長發育,使其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同時這類土壤濕時粘重,土溫較低,干時堅硬,物理性狀極差。
2 鹽堿地開發治理技術
根據樂陵市鹽堿地成因、地形、氣候及土壤的化學成分,在試驗和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如下改良方案:
改良方案:
2 . 1 挖溝開渠
根據鹽堿地的分布特點,進行劃區分塊,溝渠相間排布,相互連接,并與河流的主干線相連。利用夏季雨水季節的自然降水,以水帶鹽把鹽分排出,淡化土層和地下水。這樣可以降低土層的含鹽量,達到植物正常生長許可的鹽分濃度的要求。同時,在少雨季節可以引用河水進行灌溉,既可以用來壓鹽,又可以緩解旱情。
2 . 2 麥秸還田
鹽堿地的土溫較低,不適合種子的萌發和植物的生長,尤其是對越冬期的小麥。在冬小麥播種之前,麥秸通過曬干碾壓后,均勻地撒到地表,經過翻耕,埋人土壤內。既可起到提高地溫,保證種子的正常萌發,又可減少雜草和肥料損失。
2 . 3 種植耐鹽的農作物
本地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適合種植兩季。秋季可以種植耐鹽堿的冬小麥品種,如德抗961等,夏季種植大豆或者高粱。實踐證明,豆科植物和高粱有較好的耐鹽堿特性。豆科植物還具有固氮作用,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還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2 . 4 添加改良劑
試驗證明,將磷石膏、糠醛渣、沼氣肥等添加到鹽堿土上,能改變土壤結構,降低土壤pH值,調節土壤供肥能力,提高養分有效率,使作物明顯增產,同時也可起到保護周邊環境不受污染的目的。試驗同時驗證了多種改良劑搭配使用的改良效果明顯優于單一改良劑。農民可以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合理選擇搭配改良劑,以達到更好的改良效果。
2 . 5 深耕。 平整土地
鹽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況為地表層多,經過耕翻,可把表層土壤中鹽分翻壓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 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
2 . 6 技術指導
各級政府應該建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做好土地的治理規劃和土壤鹽堿性的監測,制定行之有效的鹽堿地改良規范、指南,并派遣技術人員實時進行改良知識宣傳和技術指導,并輔以相應的獎勵措施。
3 小結
改良鹽堿土是一項復雜、難度大、需時間長的工作。每一種措施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同時各級政府應該建立相應的責任部門,做好監測和治理規劃,出臺行之有效的改良規范、指南,強化指導服務職能。法律、法規部門也應出臺相應的條例,遏制濫用資源導致的鹽堿化現象,促進鹽堿地改良的穩步推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