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土壤檢測標準,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一級花壇土:有機質≥30g.kg-1;容量≤1.00M.gm-3。二級花壇土:有機質≥25g.kg-1;容量≤1.20M.gm-3。一級花境土:有機質≥25g.kg-1;容量≤1.25M.gm-3。二級花境土: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
一、種植土壤檢測標準
1、土壤質量要求
(1)如果是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應滿足園林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條件,不應混入各類侵入體。
(2)對含有侵入體物質的土壤應采取客土、改良等措施,不能出現肉眼可見的侵入體。
(3)園林綠化種植土壤土層下應沒有大面積的不透水層,否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其底部采取有效的排蓄水措施。
(4)污泥、淤泥等不適合直接作為園林綠化陸地的種植土壤。
2、土壤的檢測標準
(1)一級花壇土:PH值6.0-7.0;EC值0.50-1.50mSqcm-1;有機質≥30g.kg-1;容量≤1.00M.gm-3;通氣孔隙度(%)≥15;有效土層≥30cm;石礫粒徑≥1cm;含量%(w/W)≤5。
(2)二級花壇土:PH值6.0-7.0;EC值0.50-1.50mSq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0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30cm;石礫粒徑≥1cm;含量%(w//W)≤5。
(3)一級花境土:PH值6.5-7.5;EC值0.35-1.20mSq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5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50cm;石礫粒徑≥3cm;含量%(w/W)≤10。
(4)二級花境土:PH值7.1-7.5;EC值0.35-1.20mSqcm-1;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通氣孔隙度(%)≥5;有效土層≥50cm;石礫粒徑≥3cm;含量%(w/W)≤10。
(5)樹壇土(喬木):PH值6.0-7.8;EC值0.35-1.20mSqcm-1;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通氣孔隙度(%)≥8;有效土層≥100cm;石礫粒徑≥5cm;含量%(w/W)≤10。
(6)樹壇土(灌木):PH值6.0-7.5;EC值0.50-1.20mSq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5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80cm;石礫粒徑≥5cm;含量%(w/W)≤10。
(7)行道樹用土:PH值6.0-7.8;EC值0.35-1.20mSqcm-1;有機質≥25g.kg-1;容量≤25M.gm-3;通氣孔隙度(%)≥8;有效土層長寬深≥100cm;石礫粒徑≥5cm;含量%(w/W)≤10。
(8)草坪土:PH值6.5-7.5;EC值0.35-0.75mSqcm-1;有機質≥20g.kg-1;容量≤1.30M.gm-3;通氣孔隙度(%)≥8;有效土層≥25cm;石灰反應10-50g.kg-1;直播進土塊分<2cm且不允許有石礫。
(9)運動型草坪:PH值6.5-7.5;EC值0.50-1.50mSqcm-1;有機質≥30g.kg-1;容量≤1.30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25cm;石灰反應<10g.kg-1。
(10)容器栽植土:PH值;EC值mSqcm-1;有機質≥g.kg-1;容量≤M.gm-3;通氣孔隙度(%)≥;有效土層≥cm;石灰反應10-50g.kg-1。
(11)通用的容器栽植土:PH值6.5-7.5;EC值0.50-2.00mSqcm-1;有機質≥50g.kg-1;容量≤1.00M.gm-3;通氣孔隙度(%)≥15;石灰反應<10g.kg-1;石礫含量%(w/W)為0。
(12)喜酸性的容器栽植土:PH值5.0-7.5;EC值0.35-1.50mSqcm-1;有機質≥50g.kg-1;容量≤1.00M.gm-3;通氣孔隙度(%)≥15;石灰反應為0;石礫含量%(w/W)為0。
(13)通用保護地栽植土:PH值6.5-7.5;EC值0.50-1.50mSq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20M.gm-3;通氣孔隙度(%)≥30;石灰反應<10g.kg-1;石礫含量%(w/W)為0。
(14)通用屋頂栽植土:PH值6.5-7.5;EC值0.50-1.50mSqcm-1;有機質≥25g.kg-1;容量≤1.00M.gm-3;通氣孔隙度(%)≥10;有效土層≥60cm;石灰反應<10g.kg-1;石礫含量%(w/W)為0。
二、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1、適當施用石灰
每年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每畝10-40公斤,直至酸性土壤變成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2、種植耐酸農作物
調節作物種植品種,例如種植綠豆、油菜、蕎麥、水稻等耐酸農作物。
3、增施農家肥
增施農業肥料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滲透性,提高根際微生物活性,將土壤中不溶性礦質元素轉化為可溶性養分,有助于培養土壤肥力。
4、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劑
該藥劑的見效周期雖然比較長,但使用效果很好。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劑(如腐殖酸、纖維素、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劑(如聚乙烯醇等)可以促進土壤團聚體的形成,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力,固定表土,保護土壤耕作層,防止水土流失。
5、實行水旱輪作
在酸性土壤(2-3年)進行旱澇輪作,可以改善土壤耕作和理化性質。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