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qū)鹽堿地適合種什么高粱品種?
用如金土壤調節(jié)劑改良鹽堿地,不管種什么高粱品種都是非常不錯的。
鹽堿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鹽量高和離子毒害。當土壤的含鹽量高于土壤含鹽量的臨界值0.2%,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植物根系很難從中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引起“生理干旱”和營養(yǎng)缺乏癥。另外鹽堿地的土壤酸堿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性降低。
改良的技術措施有:
①適時合理地灌溉,洗鹽或以水壓鹽。
②多施微生物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偃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結構,提高土壤中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性。
③化學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的團粒結構和保水性能。
④中耕(切斷土表的毛細管),地表覆蓋,減少地面過度蒸發(fā),防止鹽堿上升。
堿地棉花出苗少怎么辦?
1、秋翻冬灌:秋天采花后,要及時犁平土地。冬季灌溉要均勻,以達到更好的洗鹽效果。對于鹽度較重的農田,應先松50 ~ 55厘米深,再進行犁耕灌溉,灌溉面積每英畝土地達到180多立方米,積水時間超過24小時,洗鹽效果顯著;對于重鹽堿地,冬季灌溉后,水層應保持在20厘米左右,2-3天以上,以達到浸泡鹽和洗滌鹽的目的。
2、選用良種,適期播種:選擇高產、優(yōu)質、抗病、耐鹽的棉花品種。合理播種是鹽堿地全苗播種的關鍵。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棉花幼苗播種后7天左右在鹽堿地播種,種子在土壤中停留時間短,發(fā)芽快,開挖快,受鹽堿地危害小。對于鹽堿地,選擇最佳播期,推廣干播和濕播技術是關鍵。
3、早封洞補水:棉花萌發(fā)時的耐鹽堿性最差。對于棉田按需上膜,如果洞內沒有密閉,膜內的水分很容易蒸發(fā),在洞內形成鹽沉積,影響苗期出苗。因此,播種后要及時封孔。棉花幼苗不能正常萌發(fā)和生長,容易猝死的病機是土壤滲透壓高于種子和棉花幼苗,阻礙細胞正常吸水,影響新陳代謝。因此要求播種后及時檢查水分,補水,對水分缺乏的棉花田,應及早補水,每畝滴水量7 ~ 8立方米為宜。
4.節(jié)水灌溉:滴灌技術具有可控性強的特點,少量的重復滴灌可以有效地起到洗鹽的作用。在加壓滴灌的整個生長期,10 ~ 11次滴水,灌溉量為300 ~ 320立方米/畝,所以土壤始終保持最優(yōu)含水量狀態(tài),這不僅保證棉花幼苗的正常發(fā)展,也避免了深鹽與水和棉花根系環(huán)境惡化。
5.科學施肥:鹽堿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低,土壤理化性質差。每畝增加約2噸有機肥,可以緩解鹽堿危害,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水分和肥料保有量。鹽堿地pH值高,磷、鋅等元素利用率低。此外,增加土壤改良劑和酸性液肥的施用,對改善鹽堿地土壤理化性質,促進棉花發(fā)展,提高棉花產量也有顯著作用。
土壤中硫如何降解?
如果不是工業(yè)污染造成的硫含量高是輕微的硫含量超標,可以加石灰來改良,或者小蘇打,一般加石灰的比較普遍,這個主要是利用酸堿中和的原理,另外現在有賣土壤改良劑的,主要是提高土壤腐殖質,吸附各種陰陽離子,從而降低土壤中游離離子的含量,平衡土壤酸堿度,降低土壤鹽堿危害。
另外您可以測一下土壤的酸堿度,然后種植一些能適應這個酸堿度的農作物,比如菠蘿,茶樹,是喜酸作物,可以忍受ph4.5的土壤,但是如果超過ph6.5就會有危害,但是水稻就不一樣了,可以耐受ph4.5至ph7.0的土壤。
如果硫含量超標比較高是會對地下水和植物都有一定的污染的,這種情況多是工業(yè)污染造成的,解決起來需要做土壤改良,可是這樣很費錢的,一般都難以實施,很多這種地都是污染企業(yè)亂排放造成的,因為處理難度大很多都放棄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