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重土壤改良方法是什么?
黏重土壤改良黏土因含黏粒多,孔隙度小,空氣和水在土壤中不易流動, 變化慢,尤其是重黏土,含黏粒高,收縮大,遇干旱龜裂,使根 拉斷或暴露在空氣中,對果樹根系生長發育不利。改良的中心工 作是摻沙,深翻壓埋有機物,多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措施,改 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透水透氣的能力。
甜櫻桃的土壤改良都有哪些方法?
??
甜櫻桃的土壤改良方法如下:
(1)深翻擴穴
在幼樹定植后的頭幾年,從栽植坑的外緣開始,每年或隔幾年向外深翻,直到株行間的土壤全部翻完為止,這種改土方法叫深翻擴穴。春、夏、秋季均可進行。最好結合秋施基肥時進行,遇有樹根時,先把樹根下的土挖空,然后從樹根上面翻土,使上部土壤落到下邊挖空的地方。
??挖出的樹根,立即用土覆蓋,避免風吹日曬。翻出的表土和新土,要分別堆放。對損傷的粗根,要剪平傷口,促使愈合,以利分生新根。覆土時要打碎土塊,拌腐熟的有機肥。覆土后踏實土壤,充分灌水,以促進傷根的恢復,提高深翻效果。
(2)中耕松土
甜櫻桃對土壤水分很敏感,既不抗旱,同時又要保持土壤通氣。
??因此,要求灌水后或雨后一定要中耕松土。一方面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保蓄水分;另一方面可以消滅雜草,減少雜草對水分的競爭,改善土壤通氣條件。中耕深度以10厘米左右為宜,中耕次數視灌水和降雨情況而定。
最近幾年,有些地區的大櫻桃園在每年的夏、秋季節,櫻桃樹即出現大面積的黃化落葉現象,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殺菌劑噴施不及時或不對癥用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土壤管理欠缺。
??由于6~7月份雨水多,土壤濕度大,8~9月份干旱,造成土壤板結,缺乏氧氣,根系生長受阻,樹勢衰弱,葉片葉柄部產生離層,即導致葉片黃化脫落。低洼地、黏重土壤上發生嚴重。因此適時地中耕松土與及時排灌水非常重要。
(3)地面覆蓋
覆蓋地膜常用在栽苗期和溫室櫻桃升溫至采收期。
??栽苗期地面覆蓋地膜的目的是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以利于苗木成活;升溫至采收期覆蓋地膜的目的是提高地溫,降低棚內空氣濕度,減少病蟲害發生及防止裂果。生產上不少管理精細的露地櫻桃園也進行地膜覆蓋,目的是增溫、保濕、抑制雜草生長。
覆蓋地膜應在中耕松土后進行,否則,會因土壤含水量過多,土壤透氣性降低而引起根系腐爛。
??為了保證根系的正常呼吸和地膜下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地膜覆蓋帶不能過寬,降雨后注意開口放水。為提高覆膜后的土壤透氣性,在膜下覆草是最好的辦法。
覆蓋地膜時,還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而選用不同類型的地膜。無色透明地膜不僅能很好地保持土壤水分,而且透光率高,增溫效果好。
??黑色地膜比較厚,對陽光的透射率在10%以下,反射率為5。5%,因而可殺死地膜下的雜草;增溫效果不如透明膜,但保溫效果好,在高溫季節和草多地區多使用此種地膜。銀色反光膜具有隔熱和反射陽光的作用,其反射率達81。5%~91。5%,幾乎不透光,因此,在夏季可降低一定的地溫,也有驅蚜、抑草的作用。
??但主要是利用其反光的特性,在果實即將著色前覆蓋,以增加樹冠內部光照,使果實著色好,提高果實品質。可控光降解膜是在樹脂中加人光降解劑,當日照積累到一定數值,會使地膜高分子結構突然降解,成為小碎片或粉末狀,不需回收舊膜,防止了土壤污染,其增溫、保墑效果與透明膜接近。
??
(4)種植綠肥與行間生草
幼齡甜櫻桃園可進行行間間種。但間作物必須為矮稈、淺根、生育期短、需肥水較少,且主要需肥水期與甜櫻桃植株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錯開,不與甜櫻桃共有危險性病蟲害或互為中間寄主。最好不間作秋菜,以免加重大青葉蟬為害及引起甜櫻桃幼樹貪青。
??最適宜的間作物為綠肥,可以翻壓,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成齡甜櫻桃園亦可采取生草制,即在行間、株間樹盤外的區域種草,樹盤清耕或覆草。所選草類以禾本科、豆科為宜。但由于所播草類生長發育需大量水分,因此實行生草制的甜櫻桃園必須有方便的灌水條件,并在草及甜櫻桃樹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及時補肥、澆水,及時刈割覆于樹盤,割后保留10厘米高。
??長期生草后易使草根大量集中于表土層,爭奪養分、水分,因此,幾年后宜翻耕休閑一次。
我國常見綠肥作物種類繁多,達40余種,可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常用的有紫花苜蓿、白三葉、草木樨、雜豆類等,生長季刈割覆于樹盤,亦可翻壓。
也可采取前期清耕,后期種植覆蓋作物的方法,即在甜櫻桃需水、肥較多的生長季前期實行果園清耕,進入雨季種植綠肥作物,至其花期耕翻壓入土中,使其迅速腐爛,增加土壤有機質。
??因此,是一種較好的土壤管理方法,在夏季雨水集中的北方地區值得采用。
(5)改良鹽堿土壤
很多果農都想栽種甜櫻桃,但苦于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鹽堿,若不經改良,難以保證甜櫻桃樹體良好的生長發育。
??有效的改良方法:①定植前挖溝,溝內鋪20~30厘米厚的作物秸稈,形成一個隔離緩沖帶,防止鹽分上升;②大量施用有機肥,降低土壤pH值;以硫酸鉀作鉀肥,硫酸銨作氮肥;③勤中耕松土,切斷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從而減少鹽分在土表的積聚;④采用地面覆草、地膜覆蓋、種植綠肥等方法,均可有效改良鹽堿土壤。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