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金EM菌應用鹽堿地改良是怎樣的
鹽堿地由于鹽分多,堿性大,使土壤腐殖質遭到淋失,土壤結構受到破壞,表現為濕時黏,干時硬,土表常有白色鹽分積淀,通氣、透水不良,嚴重的會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爛根死亡,所以必須對鹽堿地進行土壤改良。改良鹽堿土的原則是要在排鹽、隔鹽、防鹽的同時,積極培肥土壤。下面是如金EM菌種應用于鹽堿地改良的具體措施?! ←}堿地改良具體措施:
1.排水洗鹽。排水洗鹽就是把水灌到鹽堿地里,使土壤鹽分溶解,通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堿排到深層土中或淋洗出去,側滲入排水溝加以排除。
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
3.深耕深翻。鹽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況為地表層多,下層少,經過耕翻,可把表層土壤中鹽分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層,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弱土壤水分蒸發,有效地控制土壤返鹽。鹽堿地翻耕的時間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鹽較重的季節。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殺死病蟲卵,清除雜草,深埋根茬,加強有機質分解和遲效養分的釋放,所以值得提倡。
4.適時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的作用。耙地要適時,要淺春耕,搶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濕。
5.增施如金菌發酵的生物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鹽堿地一般有低溫、土瘦、結構差的特點。如金菌生物有機肥經如金菌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能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并可和碳酸鈉作用形成腐殖酸鈉,降低土壤堿性。腐殖酸鈉還能刺激作物生長,增強抗鹽能力。腐殖質可以促進團粒結構形成,從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強,有利于鹽分淋洗,抑制返鹽。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機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堿性,另一方面可加速養分分解,促進遲效養分轉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生物有機肥料是改良鹽堿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6.施用如金菌。一般鹽堿地土壤環境惡劣,會滋生許多有害菌,是土壤形成惡性循環。通過施用如金菌一方面可以抑制有害菌,并可以釋放土壤中養分,豐富土壤營養成分等,另一方面可以將土壤中的鹽分吸收轉化為有機物質,并中和土壤堿性,從根本上解決土壤鹽堿化問題。
總之,鹽堿地改良需要多管齊下,同時,配合使用如金菌,才可以提高鹽堿地改良速率及質量,才能使土壤形成良性循環,從根本上解決土壤鹽漬化問題,才能促進農業健康有效并且可持續的發展。
可以通過什么辦法改良高鹽堿性及高酸性的土壤?
算了吧,我是學環境科學的,真正了解之后才知道,改良土壤不是說說就行的,也不是理論成立就可以實現的,能重的植物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耐酸耐堿,但那也不能是高鹽堿地,所以基本起不到改善作用,看看大慶,如果能改善的話,大慶也不會那么多高鹽堿地,土壤一旦被破壞是基本不能恢復的,所以,對于土壤來說,保護是最重要的,所謂的治理,不過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例如,把不好的土壤像炒菜一樣翻到地下,那有什么用呢?自欺欺人罷了。
怎樣改良堿質土壤
1、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銨、硫酸銨、氯化鉀、硫酸鉀等;2、施用酸性肥料中和,如過磷酸鈣,由于該肥料的生產工藝,其游離酸含量高的接近5%;3、多施有機肥,緩解危害;4、增長灌溉量,溶解與洗脫部分鹽堿;5、深挖農田排水系統,降低農田地下水位,減少因蒸發而進一步鹽堿化的可能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