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農村有30畝山地,土壤比較硬含石子問種植什么品種的果樹好?
有那么多山地,地質又差最好是杏子還可以吧,因為杏子抗旱好,不怕風沙打,收成又高,杏子又是醫食兩用的果食。經濟價值是可以的。
不適應栽水果樹,適應栽干果,核桃,板栗。
櫻桃怎樣在丘陵山地建園?
大家好.我是王校長,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對于櫻桃園的選址要找一個不容易受凍害的山坡地段,那對于比較黏或者是很貧瘠的土地都要把它改良一下,櫻桃的品種也要盡量選擇耐寒的,還要盡量栽植三個品種以上,這樣能夠提高果子的產量。
你選好地址后就可以大量種植了,不通路就要修路。方便以后采摘。
我是 那些雞毛蒜皮的鄉愁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我的故鄉就是盛產櫻桃的地方。
1、土壤條件
櫻桃是喜光、喜溫、喜濕、喜肥的果樹,適合在年均氣溫10-12℃,年降水量600-700mm,年日照時數2600-2800h以上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日平均氣溫高于10℃的時間在150-200d,冬季極端最低溫度不低于-20℃的地方都能生長良好,正常結果。若當地有霜害,櫻桃園地可選擇在春季溫度上升緩慢,空氣流通的西北坡。考慮到櫻桃根系分布淺易風倒,園地以在不受風害地段為宜,土壤以土質疏松、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為佳。
2、地形地勢條件
在山地或丘陵地區建櫻桃園有其優勢,櫻桃果實往往色澤好, 品質優。但山地丘陵地區的地形復雜,土壤肥力和土層厚薄、降水 量、氣候、植被等自然因素有較大的差異。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小氣 候建櫻桃園。坡度角在5度以下的緩坡地帶,5° ~20°的斜坡地帶, 都是發展櫻桃園的良好地帶。小區面積一般以幾道梯田或3333 ~ 6667平方米為一小區。小區間的干路可寬4米,小路可寬2米。
3、水分條件
櫻桃喜水又怕澇,一般適宜在年平均降水量 600800毫米的地區生長,雨水較多的地區,根系容易受澇害,引起爛根和地上部分流膠,甚至導致樹體死亡。年降雨量大的地方, 櫻桃園應有相應的排澇設施。
4.光照條件
櫻桃是喜光性強的樹種,枝條向心生長能力較強,樹冠容易郁閉,若光照不足,植株生長發育不良,花芽不易形成或質量差,果實品質低劣。遮光背陰的地方,不宜建園。
5.有無風害
櫻桃一般根系分布淺,易受風害而倒伏;花期易形成大風的地方,授粉受精受阻,影響坐果。因此,園地宜選在不易遭風害的背風地段,并重視防風林的營造。
6、交通條件
櫻桃成熟期集中,不耐貯運,要求園區交通便利,但注意遠離交通要道(距離公路50100米以上),防止廢氣污染。
總結:結合以上6個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山地丘陵,地形復雜,小氣候資源豐富,可以充分利用向陽坡地建果園栽培櫻桃。這些地段積溫高,不僅可以使櫻桃提前成熟,而且還可避免晚霜的危害。
山地桔園地膜覆蓋能提高抗旱能力嗎?蓋什么類型的膜比較好?
地膜覆蓋栽培的最大效應是提高土壤溫度,春季低溫期間采用地膜覆蓋白天受陽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層內可提高溫度1-6℃,最高可達8℃以上。進入高溫期,若無遮陰,地膜下土壤表層的溫度可達50-60℃,土壤干旱時,地表溫度會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蔭時,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蓋時,土溫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濕時土溫還會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夜間由于外界冷空氣的影響地膜下的土壤溫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蓋的增溫效應因覆蓋時期、覆蓋方式、天氣條件及地膜種類不同而異 。
由于薄膜的氣密性強,地膜覆蓋后能顯著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使土壤濕度穩定,并能長期保持濕潤,有利于根系生長。在旱區可以采用人工造墑、補墑的方法進行抗旱播種。在較干旱的情況下,0-25厘米深的土層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隨著土層的加深,水分差異逐漸減小。
地膜與地表之間在晴天高溫時,經常出現50℃左右的高溫,致使草芽及雜草枯死。在蓋膜前后配合使用除草劑,更可防止雜草叢生,可減去除草所占用的勞力。但是,覆膜質量差或不施除草劑也會造成草荒。覆蓋地膜后由于植株生長健壯,可增強抗病性,減少發病率。覆蓋銀灰色反光膜更有避蚜作用,可減少病毒病的傳播危害。
但是地膜覆蓋栽培中相應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如多年覆蓋地膜,殘膜清除不凈,造成土壤污染,由于蓋膜后有機質分解快,作物利用率高,肥料補充的少,使土地肥力下降或因覆蓋膜的管理不當也會造成早熟不增產,甚至有減產現象。在旱沙地、貧瘠土地、重粘質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因為旱沙地蓋膜后土壤溫度在中午時易產生高溫,在干旱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反而會造成減產。在貧瘠土地上,覆蓋膜后不便追肥,播種時施用基肥不足,覆蓋也不能增產。重粘質土地在干旱時坷拉多,整地時難以耙碎,蓋膜后很難與地面貼緊,刮大風時地膜容易吹破,刮跑。因此,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必須掌握一定條件才能達到早熟高產、穩產的目的。
農業生產都要用到農業生產資料,其中有一樣,農民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地膜。地膜看起來是很薄的一層,其實作用真不小,這層薄薄的地膜不僅能提高地溫,還能有保水、保土、保肥的功效,并且還能提高肥效,滅草,防治病蟲害,抗旱防澇等等作用,運用得當的話,還可以在近地面改進光熱條件,這對于種子出芽保芽來說,是一種促發芽,促生長的好事。
地膜的使用尤其是在中國的北方低溫、干旱地區,貧瘠土地上有著很強的實踐意義。在南方種植二季水稻的育秧上也有著針對性的用處。
說起地膜使用的歷史,這并不是我國發明的,而是一個純正的舶來品。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時候,我國就開始用廢舊的地膜進行研究,不過那時候因為技術和經濟條件,并沒有得到推廣。直到1978年,日本的一套地膜覆蓋技術開始引入中國,幾年后,這一舶來品就快速的和中國傳統的農業耕種技術結合,開始推廣起來。1980年時候,地膜覆蓋機面世,到了1984年,地膜覆蓋機已經發展出了60多種型號。到了1985年,我國的地膜使用覆蓋面積開始占據世界首位的位置了。
有數據顯示,地膜用得好,可以讓農作物普遍實現增產30%-50%的目標,讓作物的經濟價值增值40%-60%。
地膜好處這么多,可市場上地膜產品如此多,質量也有高有低,怎么能買到最實用的地膜產品呢?在使用地膜的時候,又應該注意哪些事呢?
第一,低于0.008毫米厚度的地膜,是禁止使用的,雖然越薄價格越便宜,降低了成本的同時卻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我國的地膜厚度規定是這樣的:地膜厚度是0.014毫米,微膜0.008毫米,超微膜0.005毫米。
第二,盡量不要對地膜反復拉拽。比較好的地膜,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上的受力都比較好,一般兩個方向拉伸延長2-3倍是沒有問題的,也不會斷裂。質量好的地膜在冬季時候,柔軟性依舊不錯,當保溫性、拉伸性都不錯的地膜被拉伸時候,受力拉伸的地膜部分會變白,在變白的地方反復拉拽,會變薄且透明。
第三,用手對地膜掏個窟窿,可以判斷地膜質量。掏窟窿后,如果窟窿是圓的,并且有毛邊,那么這個地膜的縱向以及橫向拉力會顯得一致。把地膜卷起來用手捏一捏,看整卷地膜的松緊,如果整卷地膜松緊一致,就表明地膜的薄厚比較均勻,覆蓋后的拉力也一致。
第四,覆蓋地膜的地塊要提前算好用量,長了、短了,寬了、窄了都不行,要根據自己的種植方式,算出用量,這樣可以避免浪費。
最后說一下各個種類的地膜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