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地有什么方法可以培養肥力?
我們家小菜園新菜地經過很多辦法改造,才有現在的豐收成果。
剛開始雜草叢生,磚頭瓦塊。我們將雜草,磚頭清理干凈。然后從大田地拉了一車腐熟土壤,又從鄰居家拉了一車兔子糞。再將麥秸及麥糠深埋到土壤,讓它自然漚肥發酵。
經過這些年土壤改造,我們家小菜園種啥長啥,并且十分高產。
每年種菜之前再施足底肥,包括各種餅肥,豆餅,油渣,煮熟黃豆。現在基本變成了肥沃土地,種啥菜都長的十分旺盛。
對新菜地肥力不要看的云淡風輕,菜地不像糧食作物僅以收獲籽實對肥力要求不嚴格。蔬菜多樣化種類和品種,對肥力條件要求高。
總之說,要求菜地土質肥沃,耕層疏松,pH值在4~7之間。輪作新菜地與栽種不同性質不同作物有利于防土菌病害,還可以充分利用吸收土壤各種營養。新開墾生地土菌少,但土壤中某些養份肯定欠缺。在培養肥力上實行有機肥做基肥,氮肥與磷、鉀肥配合進行培肥,增加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以滿足蔬菜生長的要求。酸性大土壤,可施入畝50Kg~100Kg石灰或碳銨50Kg(栽種前2o~30天撒施)進行中和。
根據不同作物對肥料要求差異,茄科、葫蘆科類需肥量大,生產5000Kg番茄,要從土壤中吸收氮18Kg,磷(P2O5)5Kg,鉀(K2O)25Kg。其比例為1:0、3:1、4。667m2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5000Kg做基肥為宜。十字花科類需要氮肥多些,還需要磷、鉀肥和鈣鎂等微量元素。粘性菜田增施有機肥增促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根系發育。對砂性菜田,除增施有機肥外,還需加入一些河泥土,以便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物理性狀。
長期來,人們片面認為肥多菜多,拼命施用含氨態氮肥,往往造成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氨和銨根離子,不但影響了蔬菜根際微生物活動,而且影響土壤肥力,抑制了鉀的吸收。在莊稼醫院蔬菜專科門診中常有菜農捧著焦狀病株問診,號脈出氨氣造成肥害,不合理用肥,菜金變菜土。
所以,在露地或保護地種植蔬菜,培養菜田肥力很重要,但要根據土壤性質,蔬菜種類對肥料的需要量和肥料種類等綜合因素,來確定肥料的用量,培養新菜地肥力離不開有機肥、生物肥、腐殖酸和黃腐酸復合肥。同時,要經濟、科學用肥。
鄉下田地改為菜園,需提前做些什么工作呢?
鄉下田地改成菜園,需要準備什么時候呢?
菜園是種菜的地方,農村都有自己的土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菜園子,方便又健康。
那么要用田地改菜園注意怎么呢?
一,在農村每家都會養一些雞鴨牛羊家畜,所以圍欄要做好,把菜園子圍起來,留一個門就行,這樣就可以省不少麻煩事。
二,菜園子要好排水溝,還要有水源,便于每天給蔬菜澆水。
三,菜園子要遠離污染源,要選擇在無污染的環境,盡量不要施農藥,保證蔬菜無污染,原生態,更安全更放心。
田地要改造成菜地,在我們這的水稻田,想完全改造成像周圍的菜地,一般得幾年的時間。因為水稻田大都粘性大,改成菜地后非常容易板結,可說每次大雨過后就會板結一次。因此,想比較快的將田地改造成菜地,就得多種方法同時進行。
一、多開廂以利排水。
田地要改成菜地,第一步肯定得先疏散水源,不能讓來水有積留的現象,可將整塊大田地分割成無數十幾二十平米的小塊廂地,并深挖引水溝渠。
二、多施有機肥。
在開廂的過程中,同時將農家肥,特別是像豬圈牛圈秸稈混合成的有機肥等混合滲入田地中,也可去山中樹邊尋找一些比較松散的混有雜枝雜葉的土來加入其中,其效果也非常好,這樣才能使粘性田地比較快的疏松起來。
三、夏曬冬耕。
在以前,農村有挖伏土的習慣,其方法是待三伏天到來的時候,因菜地中有些作物基本收割完了,那農民就會利用這爆曬的天氣,將土壤深翻過來,這對粘性田地的改造特別有效,然后冬季再深耕一次。土壤就能改良大半了。
四、田土與菜土混合。
這方式雖說有點笨,但還是特別有效。當然,再好是田地的附近本就連接有自家的老菜園,不然就不好施行了。
五、燒火土灰。
燒火土灰是以前農村最常用的改造粘性菜園的方式,特別是在我們南方,粘性土壤特別嚴重,既便是經常種菜的,也會因管理問題再次變成比較容易板結的粘性土。因此,每到種植蔬菜的時候和蔬菜完全收獲后,農民就會將所有雜草菜枝,混合鋤草帶來的表層土壤堆砌到一起,再燒制成火土灰,燒完后再又全部散開到菜地上。
最后就是還可使用如土壤改良劑、微生物菌劑等這些新方法,特別是微生物菌劑對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可是最好的了。當然,還另有許多該注意的事項,如澆水時不能大水漫灌,種植過程中得勤于松土,種植的蔬菜品種得經常變換等,都是田地改菜地中得注意的問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