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來個土壤改良劑產品介紹吧,有哪些推薦?
這個得看你土壤來選擇,土壤調理劑的分類大致分為三類:礦物源調理劑、土壤調酸、調堿劑和疏松劑或免深耕劑三類。
1、以天然礦石為原料(如鉀長石、石灰石、白云石、麥飯石、沸石、磷礦粉等)
2、以貝殼為原料的(牡蠣殼高溫煅燒的居多)
3、以工業副產物、廢渣或廢液為原料的(如堿渣、味精發酵尾液、鋼渣等)
還有一些未取得登記,但廣泛在添加使用的,化學類的如聚丙烯氨酰胺(松土精),有機類的如腐植酸、黃腐酸等,值得提倡的是經活化后礦物源的腐植酸類產品,在國外已廣泛應用,在歐美等國家將腐植酸歸類為生物刺激素,對于土壤修復和刺激作物生長都有不錯的效果。
相對于有機肥、微生物肥,土壤調理劑登記的企業并不是太多,這與農業部對土壤調理劑嚴格的審查制度有關。土壤調理劑雖然對土壤有改良和調理作用,但選用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是針對哪類土壤的,有些是針對堿性土壤,有些是針對酸性土壤。
選擇土壤改良劑時,一定要針對土壤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有些是針對堿性,有些是針對酸性土壤。根據土壤真實情況選擇改良劑才是關鍵!!
目前土壤調理劑主要分為礦物源調理劑、土壤調酸、調堿劑和疏松劑或免深耕劑三類。還有些沒有登記,但在廣泛使用,化學類的如聚丙烯氨酰胺(松土精),有機類的如腐植酸、黃腐酸等,對土壤修復和刺激作物生長都有不錯的效果。
有機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養分,改善土壤結構,并能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作物病害的發生。
所以,建議使用合格的有機肥料。只要是合格的,都可以達到效果,可以根據你的區域環境和實際情況、供銷渠道來定。
土壤ph值5左右用什么方法提高PH值?
土壤PH 值在5左右屬于酸性土,PH值低于5就屬于強酸性土了。酸性土對農作物的危害是很明顯的,在這里就不多說了。提高酸性土的PH值,我認為主要通過合理調酸,合理施肥兩方面綜合改良土壤,才會有好的效果。我分開具體說一下。
一,合理調酸。我使用的方法是生石灰調酸,生石灰調酸要時間方法用量都正確才會有效果,一旦施用不當,不僅不能調酸,還會破壞土壤結構。
合適的時間:一般在秋末冬初,最晚到第二年解凍前。
合適的方法:把生石灰過篩撒在土地表面,然后翻進泥土大約30厘米左右,生石灰不可以連年施用,不能把生石灰和有機肥攪拌在一起使用,也不能與銨態氮肥和水溶性磷肥混合用。
合適的用量:生石灰的施用量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土質不同的酸化程度用量也不同。沙質土少用,酸性弱的土少用,反之則需要多用。
二,合理施肥。首先就是減少氮肥施用量,過量使用氮肥是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再就是增施優質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特別是生物菌肥,生石灰會殺死部分有益菌,用生石灰調酸后增施生物菌肥尤其重要。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測土施肥,看看土壤到底缺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才是最科學的方法。
總結:PH值在5左右的酸性土壤,只要通過合理的調酸施肥很快就能提高PH值,另外,在調酸的同時也要注意灌溉方法,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也是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
對于酸性一般的貧瘠土壤,我們可以每年每畝施入20至25千克的石灰,且施足農家肥,但是不要只施石灰而不施農家肥,這樣土壤反而會變黃變瘦;對于酸性較強(pH5.5以下)、土質粘重、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適當增施石灰,一般每畝基施50~100千克左右,每隔2~3年施用一次;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千克,中和土壤酸性,更好的調節土壤的水、肥狀況。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播種前1-3個月施用,避免對作物萌發及生長造成影響。
當然如果想要土地能循環利用,減少土壤酸堿度對作物的影響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護土地,增強土壤的緩沖性。土壤緩沖性與土壤中腐殖質含量密切相關,腐殖質含量越高土壤的緩沖性能也就越好。而腐殖質主要來源于有機質,因此,在農業生產中我們必須強調增施有機肥。這也是是調節土壤酸堿度最根本的措施。
另外合理施用化肥也是關鍵。一般說來,酸性土壤,選施碳酸氫銨等堿性肥料,磷肥則選施鈣鎂磷肥。尿素屬中性有機態氮肥,酸堿土壤都能施用,但施后隔3~5天再進行灌水,以防止流失,提高肥效。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