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立項在前還是環評和安評在前?
就大多數項目來說(備案類的),需要先立項,再環評,再土評,再規劃,再安評。甚至有的項目(核準和審批類),環評還在立項之前。所以,一般來說,環評是相當前置的手續,比安評要靠前的。不過事有特殊,有的項目并不需要安評手續。
危廢資質是如何在省環保廳備案的?哪位前輩知道的話,請賜教!!
首先得具備處置能力,也就是說得先有場地、廠房、處置設備,辦理環保、工商、稅務、安全等各種合法手續,明確能夠處置哪類危廢。然后逐級向環保部門申請,當然主要還是省環保廳最終確定才能發放危險廢物處置證書。
如何根據項目性質具體區分是核準還是備案?
政府投資是審批,在目錄里的項目就是核準。目錄以外的項目就是備案。主要是一般工業項目。
但是實際有的時候真的不容易拿捏的準。因為目錄里面也還有……等項目的說法啊。讓人頭痛。
現在正在進行審批制度改革,很多也沒有個配套實施細則。加之現在環保、安全生產等規定更嚴了,不同部門對政策的理解也不一樣。地方文件、部門文件時有沖突。
看到你說同事的事,在單位上也真是經常碰到。我也只是自己總結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請教一個問題,危險廢物處理費用屬于安全投入嗎?如果屬于,有沒有法律法...
可以算是安全生產費。
危險廢物處理屬于安全費用投入中的評估、整改、監控重大危險源。
《安全費用的投入范圍》:1、安全設備維護、保養檢測的支出,2、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及維護、保養的支出,3、安全工程費用(包括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支出具有潛在危險的工藝改造費用安全警示裝置、標志、器材費用臨時性安全防護設施費用),4、評估、整改、監控等費用(評估、整改、監控范圍包括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危險因素等),5、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安全文化產品開發及安全活動費用,6、勞動防護用品與職業健康費用,7、日常安全管理費用(包括安全生產檢查、獎勵等)8、事故應急救援與調查分析,9、安全生產管理績效評估和獎勵,10、新建、擴建項目安全生產“三同時”的組織實施,11、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費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