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如此嚴重,卻還向國外大量輸出豬肉,這會不會有問題?
管他有問題沒問題,這是做生意。答應讓他拉過來,有多少要多少,價格必須低。自裝自卸自運輸,漂洋過海一萬里。到碼頭后,弄半扇豬化驗化驗,就說有問題,有毒不能吃,我們不要了,讓他拉回去,不想拉倒進太平洋喂魚!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卻還向國外大量輸出豬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美國經濟,而中國進口4萬噸豬肉是在是在信守承諾!疫情當前,美國農業經歷危機隨著全球疫情的發酵,以及特朗普政府的甩鍋不作為,截止到今天,美國確診病例累計突破154萬,死亡人數增加到9萬多人。受疫情的影響,美國國內經濟崩潰,失業率大增,各個行業完美停業,特別是農業方面,由于出口受阻,正在面臨著嚴重的危機。據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天,因為工人確診,訂單縮減等因素,全美已經關停了20家肉類加工廠,每天約有70萬頭生豬被迫實施安樂死。一邊是因為疫情停工停產,一方面是零售市場豬肉供應不足,美國民眾因為買不到豬肉而大發牢騷,而不少農場主因為豬肉賣不動不得不在網上低價大甩賣,可以說美國生豬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買家簽訂40200噸豬肉訂單根據美國媒體最新報道,截止到5月2日,中國買家向美國豬肉出口商發布了40200噸豬肉訂單,據悉這是本年度以來最大的購買記錄。除此以外,我國還加大了美國大豆,棉花等農產品。一石激起千層浪,自中國買家向美國發出4萬噸豬肉訂單發布以來,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表示疑問,現在美國疫情泛濫,死亡人數大幅增高,國內經濟崩潰,豬肉積壓嚴重,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現在我們加大進口美國豬肉,豈不是幫了美國一個大忙,救他們于水火之中?也有網友發出疑問,自新冠疫情出現以來,美國政府不但沒有向我們伸出援手,反而一直瘋狂甩鍋污蔑我們,打壓中國發表不友好的言論。這樣的國家根本不值得我們幫助。疫情當前,為什么還要大規模進口美國豬肉?真的是為了拯救美國?我們不是美國的救世主,沒有拯救美國的義務個權利。當前之所以加大進口美國豬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因為履行我們之前和美國簽署的訂單。之前由于我國生豬養殖遭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國內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供給不足,豬肉價格一路暴漲。而豬肉作為國內第一大肉類來源,如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勢必是不利于國內經濟的正常發展。為此,我國為了快速的穩定國內豬肉價格,除了取消生豬禁養區域限制,放寬生豬養殖條件,鼓勵農民養豬恢復產能以外。也加大了國外豬肉的進口力度,而美國由于生豬養殖發達,豬肉價格低廉,一直是我國豬肉進口的主要國家。而為了保障國內豬肉供給,更是在今年1月份和美國簽訂了擴大豬肉進口協議。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豬肉進口量為95.1萬噸,同比增加184.5%,其中進口美國豬肉為16.8萬噸,同比增長640%,是去年同期的三倍還多。加上近期的4萬多噸,這些都是我們正在履行的相關協議,是在信守承諾,和拯救美國沒有多大關系,這是一個互惠互利雙贏的局面。總得來說,現在美國疫情這么嚴重,我們還能放下己見加大進口美國的豬肉,對于美國生豬行業確實是一件幸事。不像有的國家不但不會給予幫助,反而還會落井下石。希望美國民眾這次能夠認清形勢,不要再做那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那么,美國一豬肉廠爆發聚集性感染 進口肉制品還安全嗎?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多地已經開始逐漸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對比之下,境外疫情卻在加速擴散,尤其美國疫情不斷加劇,已經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作為普通消費者,除了每天關注境外疫情的最新進展,國外疫情似乎和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關系,但近日,一條美國大型豬肉加工廠出現集中感染的新聞,讓不少網友產生了疑問,豬肉加工場疫情擴散,那么進口豬肉還安全嗎?美國豬肉加工廠現最大規模聚集性感染據美媒報道,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在南達科他州蘇瀑市的豬肉加工廠暴發聚集性感染事件,截至當地時間4月15日,與該工廠有關的644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是美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聚集性感染事件。進口豬肉制品還安全嗎?美國豬肉加工企業頻發聚集性感染,其實更擔心肉類安全的是美國消費者。針對這一問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尚不能確定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為一種食源性的疾病,沒有證據表明食品或食品的包裝與新冠病毒的傳播有關。FDA方面同時表示,人們須對食物進行清潔、分離、燒煮、冷藏,只要遵循這些關鍵步驟就可以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指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針對食品是否傳播病毒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總顧問陳君石表示,過去的研究表明,SARS和MERS等冠狀病毒在低溫條件下能夠活比較長的時間,但一般食品的加工、生產、制作過程可以殺死病毒。一般家庭和餐飲企業,在加熱、熱處理的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都可以把病毒殺死,所以不必擔心食品里還有活的病毒。曾任武漢大學醫學部第二臨床學院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感染科戴永安教授也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在一般物體上不會停留太長時間。進口食品經過了長時間的運輸,傳播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豬肉消費量為5595萬噸,而進口量為119.3萬噸,豬肉進口量在國內總消費量中的占比僅為2%左右,即使近兩年進口豬肉數量大幅增加,豬肉進口量在國內總消費量中的占比也很難超過10%。所以,綜合以上信息,消費者不必為進口豬肉制品的安全性擔心,只要做到減少聚集、出門戴好口罩、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大可不必過分擔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