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無機碳是什么? 土壤有機碳的測定方法有?
一、土壤無機碳是什么?
土壤無機碳包括固、液、氣三相。氣相指來源于土壤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液相指來源于 二氧化碳與 水反應生成的碳酸根和碳酸氫根溶液;固相指碳酸鹽,來源于成土母質、含有碳酸根的地下水、動植物殘體和人為帶入等,主要來源是石灰性母質和風積灰塵。作為干旱半干旱地區主要碳庫形式的無機碳庫,一般比該地區有機碳庫大 2.0~2.5 倍。潘根興曾算出我國土壤無機碳約為 60 Pg;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得出中國土壤 0~100 cm 深度總碳庫為 161. 7 Pg,無機碳庫為 77. 9 Pg,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華北。
二、土壤有機碳的測定方法有?
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具體測定方法:
1.稱過2mm篩的風干土樣10g,
2.按水土比2:1添加蒸餾水,
3.在25℃下恒溫振蕩30min后,用0.45μm濾膜抽濾,
4.濾液直接在TOC-1020A有機碳分析儀測定?! 「鞣N有機質的測定方法 (1)活性有機碳(CL):高錳酸鉀氧化法。秤取過0.25mm篩的風干土樣1.59于l00ml離心管中,加入333mM(或167mM、33mM)高錳酸鉀25ml(易氧化態碳),振蕩1小時,離心5分鐘(轉速2000次/min),取上清液用去離子水按1:250稀釋,然后將稀釋液在565nm比色。根據高錳酸鉀濃度的變化求出樣品的活性有機碳?! 。?)總有機碳:重鉻酸鉀氧化法?! 。?)非活性有機碳(CNL):總有機碳與活性有機碳的差值為非活性有機碳(CNL) (4)碳庫活度(L):土壤碳的不穩定性,即碳庫活度(L)等于土壤中的CL與CNL之比:L=樣本中的活性有機碳CL/樣本中的非活性有機碳CNL。 ?。?)碳庫指數(CPI)=樣品總有機碳含量(mg/g)/參考土壤總有機碳含量(mg/g) (6)活度指數(LI):碳損失及其對穩定性的影響,LI=樣本的不穩定性(L)/對照的不穩定性(L) ?。?)基于以上指標可以得到碳庫管理指數(CMI):CMI=CPI*LI*100 土壤活性有機質是土壤有機質的活性部分,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對植物養分供應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機質。土壤活性有機質在指示土壤質量和土壤肥力的變化時比總有機質更靈敏,能夠更準確、更實際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綜合評價各種管理措施對土壤質量的影響。土壤活性有機質還可以表征土壤物質循環特征,作為土壤潛在生產力和由土壤管理措施變化而引起土壤有機質變化的早期預測指標?! √妓衔锸峭寥乐凶钪匾?、最易降解的有機成分之一,其對氣候變化、耕作、生物處理等外界影響的敏感程度高于有機質總量。而且作為土壤微生物細胞必需的組成物質和主要能源,碳水化合物與土壤微生物存在密切的關系。 按Grandy 等的方法測定,操作過程為:稱取一定量的風干土(根據有機質含量而定) 加入去離子水(水土比為10:1) ,在85℃下培養24 h 后用孔徑為0.45μm的玻璃纖維濾紙過濾,將慮液按1:4的比例進行稀釋,然后吸取5 ml 稀釋液放入比色管中,再加入10 ml 蒽酮溶液,最后在625 nm 處進行比色測定,其含量用葡萄糖表示。
三、土壤碳氮比測定意義?
碳氮比,是指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如蘑菇培養料的碳氮比為30-33:1,香菇培養料的碳氮比為64:1。適當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發酵分解。
耕層(上部15CM)土壤有機質C/N比通常變動在8:1-15:1,中問值在10:1-12:1之間,在同一氣候條件下,C/N比變化很小,至少在同樣管理的土壤中是如此。
C/N比的變化一般而論與氣候條件相關。如干旱地區比濕潤地區土壤的C/N比低,在氣溫大致相同條件下,如果年降雨量大致相同,那么較溫暖地區的土壤,C/N比較寒冷地帶土壤為低,C/N 比底土層一般比表土層底。
微生物發酵中培養基的碳氮比:
由于碳源和氮源在生物生長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分析營養源對重組大腸桿菌生長的影響時,人們在碳氮比以及碳源和氮源濃度對發酵過程的影響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發現,碳氮比過高和過低都不利于細胞生長和外源蛋白表達和積累,過低導致菌體提早自溶;過高導致細菌代謝不平衡,最終不利于產物的積累。
即使碳氮比處在合適水平,碳源和氮源濃度過高和過低也不利于細胞生長和外源蛋白表達和積累,濃度過高,細胞在發酵過程后期生長緩慢,代謝廢物產生較多,最終使得菌體代謝異常,影響外源蛋白合成;濃度過低,培養基所能提供的營養物質有限,影響細胞的繁殖。
四、土壤ph測定方法?
測定土壤PH方法:使用試紙進行測量,保證土壤干燥,稱取1克重干土,放入試管中加水5毫升,充分晃動,待溶液澄清后,用PH試紙測定。
例如:將酸性溶液滴入石蕊試液,則石蕊試液將變紅;將堿性溶液滴進石蕊試液,則石蕊試液將變藍。
五、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測定方法?
1.3 土壤微生物區系測定
細菌、真菌、放線菌采用平板培養法。細菌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放線菌采用改良高氏1號培養基,真菌采用馬丁氏培養基。
1.4 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標測定方法
1.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測定:采用氯仿熏蒸—0.5mol (L-1K2SO4提取法,TOC自動分析儀測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測定:采用熏蒸提取一開氏定氮法測定微生物生物氮量。
1.4.2 土壤氨化作用強度、硝化作用強度分析:土壤氨化作用測定采用土壤培養法,用半微量開氏定氮蒸餾法測定NH4+-N的含量;土壤硝化作用測定采用溶液培養法,用比色法測定NO2-N的減少量。
六、土壤水溶性碳的測定?
1.稱過2mm篩的風干土樣10g,
2.按水土比2:1添加蒸餾水,
3.在25℃下恒溫振蕩30min后,用0.45μm濾膜抽濾,
4.濾液直接在TOC-1020A有機碳分析儀測定。
各種有機質的測定方法
(1)活性有機碳(CL):高錳酸鉀氧化法。秤取過0.25mm篩的風干土樣1.59于l00ml離心管中,加入333mM(或167mM、33mM)高錳酸鉀25ml(易氧化態碳),振蕩1小時,離心5分鐘(轉速2000次/min),取上清液用去離子水按1:250稀釋,然后將稀釋液在565nm比色。根據高錳酸鉀濃度的變化求出樣品的活性有機碳。
(2)總有機碳:重鉻酸鉀氧化法。
(3)非活性有機碳(CNL):總有機碳與活性有機碳的差值為非活性有機碳(CNL)
(4)碳庫活度(L):土壤碳的不穩定性,即碳庫活度(L)等于土壤中的CL與CNL之比:L=樣本中的活性有機碳CL/樣本中的非活性有機碳CNL。
(5)碳庫指數(CPI)=樣品總有機碳含量(mg/g)/參考土壤總有機碳含量(mg/g) (6)活度指數(LI):碳損失及其對穩定性的影響,LI=樣本的不穩定性(L)/對照的不穩定性(L)
(7)基于以上指標可以得到碳庫管理指數(CMI):CMI=CPI*LI*100
土壤活性有機質是土壤有機質的活性部分,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對植物養分供應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機質。土壤活性有機質在指示土壤質量和土壤肥力的變化時比總有機質更靈敏,能夠更準確、更實際的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綜合評價各種管理措施對土壤質量的影響。土壤活性有機質還可以表征土壤物質循環特征,作為土壤潛在生產力和由土壤管理措施變化而引起土壤有機質變化的早期預測指標。
七、土壤呼吸強度測定方法?
6400 用二氧化碳液室 還有個用Ba(OH)2 的標準方法。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不過好像廢除了。八、土壤團聚體測定方法?
步驟1:將土壤樣品經風干處理后置于40℃的烘箱內一定時間,確保土壤各徑級團聚體初始含水率一致,得到烘干后的土壤樣品;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烘干后的土壤樣品進行不同破碎機制的預處理后,將土壤顆粒轉移到孔徑為0.05mm篩子中,浸沒在質量濃度為95%酒精中上下震蕩20次(振幅2cm);將保留在篩子中的土壤顆粒轉移至燒杯中在40℃溫度烘箱內烘40-50h,得到經過預處理的土壤顆粒;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經過預處理的土壤顆粒過孔徑為5mm、3mm、2mm、1mm、0.5mm、0.25mm、0.1mm和0.05mm篩,獲取>5mm、3-5mm、2-3mm、1-2mm、0.5-1mm、0.25-0.5mm、0.1-0.25mm和0.05-0.25mm徑級土壤顆粒含量;
步驟4:分別步驟3中對各孔徑的土壤顆粒加入雙氧水去除顆粒中的有機質,采用分散劑進行分散,確保所有土壤顆粒均處于原始顆粒狀態;
步驟5:將步驟4中經分散后的土壤顆粒在酒精浸沒條件下過相應孔徑的篩,將留在篩網上的土壤顆粒在40℃溫度下烘干,分別獲取各徑級中土壤原始顆粒含量
九、土壤鉀的測定方法?
土壤中鉀的測定 土壤全鉀含量一般在1~2%左右,其中結構鉀(土壤礦物晶格或深受結構束縛的鉀)約占90一98%,紛效鉀占2—8%,速效鉀占0.1—2%。 根據鉀的存在狀態和植物吸收性能,可將土壤鉀素分為四部分:土壤古鉀礦物(難溶性鉀),非交換性鉀(緩效性鉀),交換性鉀;水溶性鉀。后兩種鉀為速效鉀,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用1N中性醋酸銨提取的速效鉀與鉀肥肥效相關性良好,特別是旱地土壤。待液中鉀的測定,有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比濁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現在多采用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因為它們既快速、簡便,又靈敏、準確。 (一)1N中性醋酸銨提取—火焰光度法或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測定原理 以lN中性醋酸銨溶液為浸提劑時,NH4+與土壤膠體表面的K+進行交換,連同水溶液K+(二者合稱速效鉀)一起進入溶液。浸出液中的鉀直接用火焰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簡稱AAS)測定。 (二)主要儀器和試劑 往復振蕩機;火焰光度計或AAS計。 2. 1.0 N中性醋酸銨溶液稱77.08克醋酸銨(NH4OAC,三級)溶于近一升水中,用稀醋酸或氫氧化銨調節至PH7.0,用水定溶至1升。 3.鉀標準溶液 稱取0.1907克氯化鉀(KCl,二級,110℃烘干2小時)溶于1N醋酸銨溶液中,并用它定容至1L,即為含100ppm鉀的醋酸銨溶液。用時分別吸取此標準溶液2,5,10,20,40毫升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1N醋酸銨定容,即得2,5,10,20,40ppmK標準系列溶液。 (三)操作步驟 1.稱取風干土樣
十、無機物可以做碳14測定嗎?
無機物不含碳,不可以做碳14測定。
因為碳十四是在生物圈里循環的。例如:當植物活著時,植物和大氣通過呼吸交換碳元素,植物體內碳十四的濃度是一定的。但當植物枯萎了,即不再和自然界進行碳元素的交換時,植物體內的碳十四濃度將有序的慢慢減少。這樣就可以推算出它活著時的年代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